第87章 少年志(1 / 2)

加入书签

面馆里。

    陆汉斌将韭菜、蒜泥、卤子、油波辣子调制而成的配料,加上炒好的辣椒西。

    搅拌一番,只几下,一碗面便被一扫而空。

    “这面吃得可真过瘾呐,老板,再来一碗!”

    郭阳也搅拌着,手工制作的面条韧性十足,轻易扯不断,心里也渐渐明悟过来。

    河西走廊现有的沙化土地中,具备治理条件的还有近2亿亩。

    如果按现有的治理速度,需要几十年、上百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完成治理。

    急什么啊!

    得紧跟着政策来。

    现阶段沙化速度已经减缓,二十年后的民勤绿洲依然存在,蚂蚁森林也在这里建立了多处梭梭林。

    这说明水源的问题是有了解决的途径。

    不会像现在,农民、学生、志愿者、干部群众年年压沙种树,却年年死!

    水源的问题得有时间过程。

    但想着陈教授说的,年轻人不要气盛。

    他却不敢苟同,不气盛那还叫年轻人吗?

    伟大的计划胎死腹中,那就只能先承包个几万亩沙漠玩玩咯!

    有种子商店的存在,高产量品种培育+高抗性的沙生植物培育+节水灌溉技术。

    沙产业照样也能玩出花来!

    念头通达,郭阳也学着陆汉斌的模样,几下就将一碗面吃完。

    “老板,给我也再来一碗……”

    1月20日,大寒,离农历新年还有10来天。

    苜禾农牧的分公司:民勤沙海农牧注册成立,和县里也达成了投资意向。

    大哥郭山死活不肯入职公司,却愿意加入沙海公司还没踪影的压沙植树队伍。

    又从本地招了几个员工,苜禾和天禾也在临时抽调人手过来。

    加上外部团队辅助,人员暂时足够了。

    经过陈教授团队的初步勘察,结合过往的数据,在腾格里沙漠边缘蕴藏一定的地下水资源,地下水深1~3米。

    其中的扎子沟、马岗岩、小盐池3处水源地,开采条件下地下水补给量为1.75亿m,在保护生态环境下,允许开采量为1亿m。

    依此,沙海农牧将会在腾格里沙漠的边缘,青土湖的东北方向,发展沙产业,以开发促治理的思路进行防沙治沙。

    沙产业的概念由钱老提出。

    按照他的想法,要利用各种前沿高新技术,在‘不毛之地’的沙漠、戈壁上开发出新的、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农业,并预言其为‘第六大产业革命’。

    沙海农牧也想从沙漠里挖出金疙瘩来,但具体种什么,众说纷纭。

    除了荒漠化治理外,苜禾农牧也在积极争取石羊河流域治理,以及沿途退耕还林还草的项目。

    接连的大手笔投资,郭阳早已成了省里的香饽饽。

    部里的目光近来也频繁投向陇省大地。

    但省里也怕啊!

    二十万亩盐碱地,良种扩繁基地工厂,河口村5000亩制种基地,辣甜椒育苗基地,三万亩辣甜椒示范基地。

    现在又多了个沙海农牧。

    省里还真担心郭阳资金链断裂,留下一堆烂摊子。

    所以在退耕还林还草项目上,给足了苜禾农牧支持。

    冷风掠过,残留的枯黄树叶旋舞着落地。

    陆汉斌风尘仆仆的向办公区走去,脸上止不住的疲惫,但想到此行的经历,嘴角微微一笑。

    腾格里沙漠腹地,风沙从春刮到冬,方圆几十里没有人烟。

    但往扎子沟一带走,由于地下水位的提升,在绿洲边缘形成了一条积沙带。

    民勤积沙带的植物普遍不健康,但也生长着大量的野生动植物资源。

    其中也有一些优势植物。

    这些都是沙海农牧发展的基础,农大的团队已经据此提出了一些发展思路。

    如在绿洲边缘弃耕的沙荒地上种植梭梭树、怪柳等乡土植物,再接种肉苁蓉,或者间种牧草,既能治沙,也有经济效益。

    也可以进行人工草地建设,发展舍饲畜牧业。

    此外,锁阳、枸杞、沙棘、甘草等也具有开发价值,加上被誉为‘沙漠人生’的肉苁蓉,一条补肾壮阳的中药材产业链似乎也有了雏形。

    楼道口,碰到两个熟悉的身影走过来,苜禾农牧招采部的同事。

    “汉斌,长期在沙漠里跑不容易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