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人鼠大战(求订阅!)(1 / 2)

加入书签

五原,友联村。

    杨小兵很庆幸赶早买了猎豹拖拉机,草原里闹了鼠害,连带着地里也遭了殃。

    合作社的6000多亩进行了土整,他再用大马力拖拉机一深翻,藏在地下的老鼠都无所遁形。

    撒上药品,就能播种了。

    有些村子就没这么幸运了,县里已经征调了他的拖拉机去帮忙。

    驾驶着拖拉机,到了地里,见许多人正在挖老鼠洞。

    那鼠洞,触目皆是,硕大的洞旁,是一堆堆浮土。

    算上消耗掉的,总共为种子商店积累了1302点能量。

    东和农机展现了强大的组织能力,自有大马力拖拉机,有实力的农机合作社,超300台拖拉机聚向草原。

    自然能量迎来了井喷。

    郭阳承认他酸了。

    妇人一把躲过铁锨。

    “国家退牧还草工程的资金90%用于草原围栏建设,仅有10%的资金用于草原补播改良。”

    有妇人问:“后门在哪儿?”

    轮拖显得势单力薄,履带式拖拉机却能适应特使的山地丘陵地貌,深翻平稳性好,深度也更深。

    这都是用环境修复换来的,顿时,郭阳成就感满满,环保大使不得给我整一个?

    只是现有的自然能量使用,还得从长计议,最好是能结合各子公司现有的业务。

    “那我找华夏一拖了,马力虽小,但也够用。”

    各地都急忙采取了措施,

    谢时杰拿着汇总的信息,找了郭阳,递上。

    “还能咋办,都这样了,只能二次播种了。”

    郭阳说道:“苜禾1号也防不了老鼠,别看老鼠只有两三寸长,繁殖能力却惊人,俗称‘一公加一母,三年二百五’。

    “同时捕鼠天敌狐狸、老鹰、蛇、狼减少,鼠类泛滥。”

    20万亩盐碱地是新改良的,经历了大开大合的工程措施,老鼠没有生存的土壤。

    斯琴巴图急的慌,

    “嘉禾能生产履带式拖拉机吗,我向上面报,再买几十台,需要加紧赶制。”

    “县里要调用合作社的拖拉机,翻地,然后撒药。”

    而在另一边。

    桑科草原,因九曲奇绝的黄河源头闻名遐迩,因《天下无贼》而家喻户晓。

    飞机一个架次装药800公斤,每天防治5万亩,10天也就50万亩。

    “等人等机器呢,得村里来人安排怎么弄,现在就把地翻了,农民闹怎么办。”

    这事情,可做,也可不做。

    没一会儿,又来了几台拖拉机,村里分配了活儿,给村民做了思想工作,翻土就开始了。

    妇人挖一掀土,正准备堵上,一肥大老鼠迅速溜出,妇人一铲子砸上去,落了空,老鼠趁机又溜进洞里。

    果然,还是得积攒久了再看。

    ……

    郭阳摇了摇头,又笑道:“鼠害爆发了,还好一些。”

    郭阳咬咬牙,却也不敢答应,这事真会要命,技术倒是其次,主要是产能不够。

    巴盟下了决心,除了毒饵和药品,还要动用飞机和拖拉机帮助灭鼠。

    时不时地,就响起惊咋咋的声音,一群人忽而过去,忽而过来,撵老鼠。

    “蒙省有9800万亩草原遭灾,巴盟就有800多万亩,希望我们协调拖拉机深翻草场。”

    蒙省草原站植保科的副科长斯琴巴图虎着张脸。

    他还遇到了杨小兵,在四处翻地,惠民合作社种的天麦1号,鼠害也同样控制了下来。

    他从拖拉机上下来,吼道。

    杨小兵神气的指了指不远处的猎豹,威猛雄壮。

    省里已经预订了一架大型飞机,检修了20余台机械,拨付了50万资金。

    如今攒了1年时间了。

    有人问:“打死了几只。”

    想来是金塔的20万亩盐碱地彻底得到控制,其余项目环境修复项目也在推进,各有收获。

    苜禾在甘南的桑科草原有个草地退化治理项目。

    “没鼠疫的话,都能吃,一鼠顶三鸡呢。”

    “成了成了,都跑出来了,后面弄上毒饵和药品就行了。”

    草原的农场里,停满了各种大轮拖,有进口的,也有猎豹,郭阳还看到了东方红和雷沃。

    目前苜禾1号已经完成播种,浅浅的嫩芽也发了出来。

    杨小兵笑道:“那血,和老鼠粪便,比啥肥料都好,长出的麦子又长又壮。”

    老鼠没惹我,你惹我了啊。

    兜兜转转,

    到处都是老鼠洞,马上去很容易摔倒。

    “现在甘南草场上有数百名草原工作者,几十只灭鼠队,上万牧民,身背弓箭,手提矛铲,捕捉害鼠。”

    谢时节问:“嘉禾要做什么吗?”

    说我怂球样,今天就让你见识见识我怂不怂,有猎豹拖拉机,周围的地都得仰仗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