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种业界的轰动(1 / 2)

加入书签

金秋十月,当张掖的制种户忙着和制种公司对账、结尾款时,一大批执法人员涌入乡村庭院。

    时常能引来群众的围观。

    红满镇,黑云村。

    “张婶,跑那么快干啥去啊?”一位正在清理玉米秸秆的农户问道。

    张婶停了下来,用夸张的语气说道:“执法队来了,听说正在查粒粒金公司。”

    “啥事啊?”

    “就掏地沟那事呗,偷繁天玉1号,被发现了,好像王成东也被查了。”

    “嚯哟,大喜事啊,我也看看去。可惜最多罚点款,很难抓进去啊!”

    “罚款就够他喝一壶了,早就看他不顺眼了,以为靠偷繁搞了点钱,就是天王老子了”

    等两人到时,王成东不知去向,但粒粒金的小院子里围满了人。

    平时人模狗样的李耀祖被执法人员围着,院子里停了辆车,车上装满了散装的玉米。

    而更里面,穿着制服的人员正一袋袋的清点种子数量。

    很快,就有人来回报。

    “高队,300多吨种子,经过初步验证,外观颜色等和天玉1号完全相似。”

    李耀祖还不服气的想挣脱包围,“天地良心啊,我们这是自己培育的金玉2号。”

    “就凭一个外观相似,就要抓人,你们这是滥用权力。”

    卫关也在现场,只打眼一扫,种子的数量就对不上,顿时凶狠得像头饿狼一样盯着李耀祖,李耀祖瞬间就不吱声了。

    高队蔑视的看着他,“种子全部查封带走,等基因对比结果出来。”

    看着种子被一袋袋的装车,李耀祖欲哭无泪,不断的叫嚣着。

    “我要去投诉你们。”

    “等着你投诉。”

    无论李耀祖怎么投诉,执法人员都不为所动,天禾的打点也是到位了的。

    之后的基因对比结果也没出乎众人的预料,还真就是换了皮的天玉1号。

    一桩桩侵权的案例不断被揪出来,天禾也完全是高调形势的模样。

    跟随执法人员大摇大摆进村,随时还有记者跟着,记录着一幅幅模样。

    张掖近期的报纸电视上也全都是打击种子套牌的新闻,引来一大片吃瓜群众。

    宁小婧穿着凸显身材的半身裙推开门,走进了郭阳的办公室。

    “老板,张掖又打掉一个侵权基地,查获了300多吨种子,但卫关说有一批种子被转移到蒙省了,他跟着就赶过去。”

    “卫关给我打电话说了。”

    粒粒金种子有限公司确实是条大鱼,完全可以竖立成典型。

    通常套牌只能以植物侵权的名义进行起诉,也就是说只能行政处罚,不能入刑。

    而且贩子往往是分批出货,量不大,即使抓住了也是不痛不痒的经济处罚。

    对于假冒伪劣犯罪分子,10次造假抓住了9次,只要有1次没抓住,就能牟取百倍乃至千倍的暴利。

    套牌种子打不绝,这是业内的共识,其根本原因还是相关制度出了问题。

    但郭阳偏不信这邪。

    卫关去蒙省追查粒粒金,郭阳则带队开始了和兵团某师,以及冠农股份的谈判。

    直接退一大步。

    嘉禾只收购罗钾10%的股份。

    但条件是某师要协助嘉禾对套牌种子进行打假,某师答应了下来,嘉禾对罗钾的持股也达到了21.8%,成为仅次于国开投的二股东。

    冠农股份也很满意,能收获一大批现金,改善经营状况,消息一传出,当天股票就涨停。

    某师原本也挺高兴的,但随后嘉禾的操作,让其感觉被摆了一道。

    某师师长大骂道:“娘希匹,打击套牌打到我们地盘上来了?”

    “是,现在那批种子已经被封锁到仓库了,正在进行基因对比测试。”

    “是哪个的地盘?”

    “A团下面职工建立的企业,以及C团的团属企业,还有个制种基地也被种子站给查封了。”

    师长忍不住又骂了起来,“娘希匹!”原地赚了两圈,道:“中院那边怎么说?”

    “法院那边也在问我们,他们提了条法律建议,查扣涉嫌侵权的大额种子时,可以要求企业提供担保金。”

    “担保金多少?”

    “按这次的量,最高可以要求提供2000万元担保金。”

    师长讶异了一瞬间,又立马拿定了主意,“好,让嘉禾提供担保金,看看他们的决心。”

    但让师长没想到的是,面对巨额的担保以及可能的风险,嘉禾的领导层竞没有丝毫的忧虑。

    2000万保证金几乎是瞬时到账。

    将打假进行到底!

    同时上层的压力也传递了下来。

    师长气的咬牙切齿,恨不得将相关人员生吞活剥。

    但事情到这一步,双方都有背景,而且证据确凿,他不可能冒着风险去干预法院。

    “职工企业和制种基地直接放弃,C团的企业让他们自己去和嘉禾谈判和解。”

    在很多种企眼里,打击套牌侵权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尤其是京城德农,其旗下的郑单958深受套牌的危害。

    德农也在年复一年的维权打假,但从品种审定就出了问题,相关制度法律也存在漏洞。

    让套牌的人总能死灰复燃。

    成本与收益更是难以对称,有次德农费尽周折的打赢了官司,却只获赔1.5万元。

    然而,天变了。

    一条新闻在种业界引起了震动。

    在可克达拉,天禾种业掌握重大线索后,在种子站执法人员的配合下,与侵权方达成和解,对方赔偿500万元。

    与其并列的,还打掉了一家套牌企业和一个制种基地,回收了1000多吨玉米种子。

    天禾在伊犁的维权行动,重新燃起了种业人的信心,种业人打假的士气高涨。

    玉米、水稻、食葵、棉花,皆是被套牌侵权的重灾区,一时之间打假行动此起彼伏。

    一些套牌种企气焰开始收敛。

    但天禾的行动远没有结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