赌坊君子戏粉郎 (五)(2 / 2)

加入书签

  白天,人最多的地方,一是马市,一是赌坊,当然,到了饭时,饭庄跟酒馆儿准是座无虚席。

  到了夜晚,人最多的地方,除了赌坊之外就是土窑子了!

  不得了,只一掌灯,那一带的土窑子进出的人就多了起来,越来越多,甚至还有聚集在门口等的,等得不耐烦,心头、小肚子两处火烧,忍不住踹门,挤胳膊打架的事常有,就算白刀子进,红刀子出,溅血丧命也不稀罕。

  这儿没有南国红粉、北地胭脂,好在来的这些人也都是大口吃喝,狼吞虎咽,从不品味儿的,本来嘛,一年到头跟牲口为伍,不是东奔西跑,居无定所,就是日夜面对一望无垠的空旷草原,一旦有这么个机会上这儿来,老母猪也成了貂蝉了。

  同样的,这儿的姑娘们(姑娘是通称,其实这儿的窑姐儿,年岁最小的也快卅了,过了五十,脸上抹一层厚的胭脂粉,掩盖皱纹的都有。

  本来嘛,年纪轻的,细皮嫩肉,没经过大风大浪,谁经得起这些野兽似的粗人的摧残了),看在潮水似的往门里流,往腰里钻的白花花银子份儿上,也都能忍,日久便习惯了牲口的腥膻味儿了。

  饭庄、酒馆儿,人一天三顿,总得吃喝,花在这儿的不多,算不了什么。

  最厉害的“销金窑”就是赌坊跟土窑子了!

  辛苦了一年,好不容易挣这么几个,何苦?

  可是,这些人,没家没累,没儿没女,两条腿扛一张嘴,光杆儿一个,挣那些苦哈哈的血汗钱,又是为了什么,他图的就是那一时之快,不让他往这儿来,又让他上那儿去?

  别说那些有家有业,大买卖的老爷们啦,“绥城”的赌坊跟土窑子,两处是看不见他们的人影儿,他们做完了生意,腰缠万贯,马车一坐,上“北京城”钻进“八大胡同”去了!

  他们不敢在这儿多时,一刻也不敢。

  那些偷、扒的小角色虽近不了他们的身,可是那些既要钱,弄不好连命也要了去的黑道大角色却吓破了他们的胆。

  这会儿是大白天,也不到饭时,窑姐儿们正在蒙头睡大觉,养精蓄锐,等待着又一个夜晚的来临。

  饭庄、酒馆儿还没有人,愿意老实待在客栈里的人少之又少,该去马市的去了马市,那些没去马市,又不愿老实待在客栈里的,全涌进了几家赌坊。

  “绥城”的几家赌坊,最大的一家叫“盖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