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窑湾古镇(2 / 2)

加入书签

  现在,有的还动不动生吃牛肉......太崇洋媚外了吧?

  吃饱喝足,又散步消了一会儿食,几人就上路了。

  沿着古镇大道,一路向西,跨过沂河,一座美丽的新城跳入眼帘。

  窑湾到了。

  窑湾古镇被现代化的新城包围着,毗邻京杭大运河。

  在景区管理人员的引导下,陈凡把车停在停车场,这里的车也停满了。下了车,走向古镇门楼。

  早有随身人员安排好了金牌导游。

  “云小姐、魏小姐、陈先生,您们好!我是您的导游,我姓程,您叫我小程,或程导就好。欢迎来到千年运河第一古镇——密湾.....”

  走过玉水石拱桥,穿过门楼,时光仿佛倒转,一座明清风格的小镇子展现在面前。

  “您瞧这青砖黛瓦,既有着北方民居的稳实厚重,又兼具南方建筑的灵巧雅致.....窑湾古镇迄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了,它兴起于京杭运河的开挖,鼎盛于漕运的发达。到了明清时期,不大的镇子,商贾官宦穿梭其间,达官贵人招摇过市,会馆和商铺云集、钱庄和茶楼林立,庙宇和教堂并存,窑湾古镇曾经有江西、山西、山东、河南、河北、安徽、福建、浙江等八省的商会会馆。古镇的典当银票可以全国十八个省的钱庄兑换现银……真可谓市井繁华,人气旺盛......”

  跟随导游的介绍,几人来到望衡亭。

  “我们看这亭上的这幅对联:地维天柱此孤石;岳色江声翠一亭。楹联是清代湘潭县一位书生何衢所撰......我们站在壶山低头俯瞰,下面有一个深不可测的潭,叫陶公潭。相传陶侃曾在此垂钓。有人说,它与韶山下的潭相通,有人说它可以通到鄱阳湖的铁水坝......”

  听到导游的介绍,陈凡忽然间想起了前天夜里从藏兵洞落入湖底的事。

  难道那马陵山的底下泉流通云龙湖?通东海龙宫?通南海龙宫?

  不然怎会有如此奇遇?

  “程导,你好,你说这窑湾名字是怎么来的?“来一个地方旅游,首先要了解当地的文化。

  程导一双美丽的大眼闪烁着,眼里透过一丝精明与可爱,看着陈凡,“光看字面意思,这个地方是不是逛‘窑子’的‘窑’?作这样的联想,一点也不奇怪。历史上,湘潭是湘江上最大的物流集散中心,商业繁荣,第三产业发达。‘劝君莫向湘潭往,江燕含泥婉解人’。就足以说明湘潭歌妓太多,莫把少年带坏了  。民国以前,湘潭的‘窑子”主要集中在雨湖周边,而不是窑湾。‘窑湾’得名于清代,这里出现很多烧砖的砖窑,砖窑遍地,遂有窑湾一说......”

  陈凡也只是出于对当地文化的了解,没想到让人误以为他想的偏了,难为情地看了看魏莹莹、云梦瑶,脸上微微觉得出火。

  几人驻足停留片刻。

  大运河里,水波荡漾,船来船往,好不热闹。

  那一列列载着货物的驳船,压着很深的吃水线,见证着大运河的变迁、窑湾古镇的兴衰荣辱......

  眼睛看向远处,有个沙洲。

  导游很会理解人,不愧为金牌导游,不是照本宣科的去讲,而是时刻注意服务的对象,达到情感彼此相融共通。

  “那叫杨梅洲。那里有近代史上着名的湘军船厂......是满清当年与太平军作战时造船的地方......这吴家大院是窑湾古建筑中的代表,始建于清康熙年间,距今三百多年历史,是古镇保存最完整的古宅大院......现在咱们就去逛一逛窑湾的古街古巷,品品古镇的古色古香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