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谈话(1 / 2)

加入书签

大唐,东部海域

  打捞沉船不是一个简单的活,非常的复杂,而且耗资极为巨大。

  茫茫大海,没有各种高科技的设备,如何确定沉船之地?难道就靠各种典籍里的丁点记载吗?

  当然不是,他们有自己的办法,先是通过查找资料,确定各个时代的航线,大部分船只都是依靠成熟航线跑船的,乱跑,那是会死人的。

  其次则是通过各种资料划定区域,比如某某船从某某地出发,经过了几日沉默,然后估算其航速,再划定区域。

  这样就可以尽可能的减少搜索区域了,再之后就是笨办法了,也就是派人潜入海底,一点一点的寻找。

  普通人能够憋气一刻钟(十五分钟)已经是极为厉害的人了,但是对于武者来说,就是小儿科了,尤其是练脏以上,淬炼了肺部的武者,憋气三五时辰跟玩一样,比氧气瓶牛逼多了。

  不过即便如此,这个项目的开支也高得吓人,方浩辉从大汉带来的十万两银子经费,也就一个月的时间就花光了。

  之后方浩辉传信回大汉,请求增加经费,却被拒绝了,艰难之际,汉王夏侯浩自掏腰包,捐助了一百万两银子,但汉王也不是白给银子的,他要求打捞的物品,大唐多拿三成。

  方浩辉气得大骂,急忙写信回大汉,引起诸多文人的愤慨,大汉的文人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不少人已经颇具身家,很快就凑足了一百万两银子,要求打捞物品和之前一样,五五分账。

  “快,快,快,把泥土刨出去”

  “加油干····”

  某处海域之中,十几艘大船停泊在那边,吃水极深,因为每一艘船都栽了大量的沙土,甲板上都有三脚架,有铁链垂入了海中。

  随着船上的力工将沙土推进海里,铁链很快就绷直了,这是在利用浮力打捞沉船。

  数个时辰之后,一艘快要腐烂的海船浮出了水面,很多人都发出欢呼声。

  方浩辉带着诸多专家上了沉船,在里面搜集东西,很多东西在海底太久,一打捞出来,就要进行处理,要不然很快就会氧化掉。

  “让本王看看”

  夏侯浩也急忙上前,花了这么多银子,这么多精力,总要有一点收获吧。

  ········

  大唐,大方岛

  大方岛虽然是大唐的京都所在,但也是一个岛,资源有限,诸多物资都需要从其余地区运输,所以大方岛的港口显得极为的繁荣。

  大方岛有港口七个,其中一个在京都东部,又叫做东门港。

  此时的东门港之中,活跃着大量的力工,他们依靠给船只搬货卸货为生,生活清苦,但却又是很多贫苦大众赖以为生的工作。

  一个中年壮汉结束了一天的搬运工作,肩上扛着一根棒棒,来到了一个小摊上,要了一碗杂粮米饭,要了一碟小咸鱼和几样腌菜,最后又要了一碗粗劣的米酒。

  在力工之中,这种伙食已经算好了,不过也就是一些单身力工能够这么吃,要是拖家带口的,可不能这样。

  大唐虽然富裕繁荣,但毕竟社会生产力在这里,大部分人还是在贫苦线上下生活,这是谁也没有办法的事情。

  男人吃得很慢,小口小口的吃着,看起来有一股子优雅的气息,可要是没有那粗陋的衣服和浑身的汗臭味,或许就是一个贵族做派。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