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4 章(1 / 2)

加入书签

第六十四章

鲍步起身,右脚后外刃滑行,左脚一蹬、冰刀齿点冰,起跳,高高跃起,画出一道优美的抛物线,几乎飞出半个冰场。

是后外点冰四周跳4t

身体自然而然收紧,轴线一丝不歪,双手高举,这是举手跳。

继四周跳后,又一次难度升级,四周举手跳,

稳稳落冰,身体自然前倾,双臂展开,迎接了浪潮般汹涌的掌声。

四周跳,举手难度,这难度完全不亚于一个新的四周,举手跳需要从一周开始重新训练,重心、用力方式跟不举手差别极大,甚至可能影响原动作的完成度。为什么别的选手不用举手跳呢,因为这投入产出不成正比,远不如练一个新的四周跳。可她既然敢在赛场上挑战四周举手跳,为什么会不加分呢

技术分实时刷新,飞速上涨。

这次的短节目,零失误,算是梅叶少有的,难得连旋转都没出错,她喘息着向四周鞠躬,谢幕。全场起立鼓掌,热情地扔下大熊猫,掌声夹杂着欢呼声。

会有什么样的得分呢所有人期待着。

这次,光论动作难度,参加女单比赛已经完全是降维打击,在其他人为一个高级三三而焦灼不已时,她已经安排上了3a、4z3t和4t,这里面的每一个动作,一向都被认为是女单不能碰触的领域,终于被这位天才选手一再打破。

坐到等分席,胸口的起伏还没停下,梅叶抹了一把汗,紧紧盯着打分板,屏幕忽然一跳。

总分10101

技术分5326

节目内容分4775

干得漂亮,短节目破百,破了她自己保持的世界纪录。

这一年,短节目世界纪录从90以下,一跃跳到了100,这一切,都来自于同一个选手。

梅叶兴奋地挥了挥拳,转头拥抱还在发愣的教练。

短节目能破百,分和t分都在不断上涨,可以说,裁判如今给梅叶的分已经手松了不少,打分标准已经基本跟男单接轨。男单选手可以因为优秀的西周跳而在节目内容分拿到更宽容的打分,为什么她不可以呢更何况,她已经展现了这样的实力,难道因为竞争对手低了一线,就必须压低她的分数吗

经历一场又一场的比赛,在裁判眼中,梅叶已经不是“一位花滑女单选手”那么简单了,而是“那个正不断创造历史、创造奇迹的选手”。

他们终于认可,压分已经完全不能压制她的成绩,反而会招来更多对裁判的批评,是一种伤敌一百自损一千的举动,终于,他们放弃了。

不被压分时,她能拿到怎样的成绩,短节目10101,这就是一份完美的答卷。

既然她注定要登上最高的领奖台,没有人可以阻拦,为什么要做又臭又硬的拦路石呢

短节目成绩一出,选手活动区忽然陷入一片寂静,静止了几秒,不知道是谁先叹了口气,几位尚为上场的选手你看我,我看你,突然都笑了。

原本的硝烟味散得一干二净。她们算是明白了,梅叶早已锁定终局,光是短节目,就能拉开10分的差距,连自由滑都没什么看头。她们要争的,只有那个银牌和铜牌而已,众人心态突然佛系。

花滑就是这样的一项运动,虽然有很多人被统称为世界一线选手,但其实实力并不平均,从第一名到第十名,分数可以拉开20分以上。

有的人,能把所有人扔在身后,只能望着他们的背影,职业生涯达成破纪录大满贯世界排名多年连续第一的成就,这就是所谓的超线选手。

而在他们之中,偶尔会出现一两名天才,以一己之力打破天花板,带领所有人进入另一个时代。

欢呼声也不能表达他们的兴奋,观众们为自己见证了全新历史而不断尖叫,几乎要掀翻体育馆的天花板。

像一个大功臣一样回到队内,等待梅叶的是所有人的拥抱,认识的、眼熟的、陌生的,不断有人向她涌来。

“看来得给梅叶请保镖了。”刘教练笑得见牙不见眼。

“一个可不够。”姚英闲毫不见外地开口,把手搭在主教练肩膀上,倒也没人计较他没大没小的模样。

梅叶赛后拿到自己的小分表,格外的干净,零失误的感觉真好,难得还有不少e3的动作,一时有些不能适应裁判组这么大方的态度,她甚至怀疑国家队是不是跟国际滑联有什么不可见人的交易。

“早说了,你只要滑好你自己的就可以了。”姚英闲仍是一脸笑意,难以收敛。

梅叶单刀直入发问“你给isu钱了”

“噗”姚英闲一时不能适应这种说法,整张脸嫌弃得皱成一团,“什么叫给钱我们在isu也不是完全没人的好吗只是引领一下,不要过分压分,没想到,效果不错。”

好吧,难怪,这么顺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