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初涉武学(1 / 2)

加入书签

得益于母亲柳夫人的暗中斡旋,萧阑赢得了提前习武的时间。

一想到至少可以习得基本的气学傍身,萧阑顿觉心里有底了不少。即便打不过对手,也能勉强靠真气护住要害,进可以赢得一丝反击的时机,退可以寻到逃跑的空隙。

……

结果,武学开课第一天就哭了……

疼哭了……

确切来讲,是被授课师父揍哭了……

授课师父是谁?

这偌大的萧府,敢惹萧阑的还能有几个,但是,敢揍萧阑的,只有一个人。

“身为萧氏子弟,第一天练武就敢偷懒。为父责罚你是为了让你记住,武学世家子弟,素来为攀登武学巅峰而活,这其中的艰辛非常人所能忍受。你不是普通人家的孩子,你是萧氏子弟,是萧氏子弟,就不能有任何懈怠,就要付出比别人更艰辛的修炼!”萧阑跪在祠堂,萧廷律手持家法。

萧阑挨了一顿家法,疼肯定是疼的,但他不是疼哭的,是气哭的,不是气父亲的责罚,而是气自己废物。

萧阑啊萧阑,心心念念想学武,总算如愿了,却丢人现眼,以后还怎么在萧家混。

“萧氏武学,讲究心恒道正,厚积薄发,方可真气循环,发力磅礴。恒心、和毅力是武学成才必不可缺的素养,这一切,都得从年少的苦修开始。从今往后,文课前,医课后,早晚各一次,都是武课时间。不可懈怠、不可畏难,更不可偷懒。听清楚了吗?”萧廷律很少对这个儿子发这么大的火,萧阑一声不敢吭。

“父亲责罚的是,孩儿谨遵父亲教诲。”

“人人都说你天赋异禀百年奇才,你母亲恨不得把你捧在手心,你就这么做天才的?我萧氏百年武学世家,如果武学不能传承下去,你有再多聪明才智,有再多发明创造,只会被人说懂些奇技淫巧,终非正途。回去好好反思,明日继续练功。”

“是。孩儿知错了,父亲息怒,孩儿退下了。”萧阑耷拉着脑袋退了出来。

刚迈出门,被柳夫人一把抱在怀里,心疼万分,上上下下左左右右仔细看了半天。

“阑儿你怎么样?父亲用家法了?打哪里了?打坏没有?”

“母亲,孩儿没事,父亲责罚得对。”

“老爷真是的,孩子还小,下这么狠的手。走,去我房里,我给你仔细瞧瞧。”柳夫人硬是把萧阑给拽走又检查了一下萧阑的屁股蛋,确认了萧廷律收了寸劲打的,没有大碍,才放萧阑回屋。

“夫人,小少爷习武不是正老爷同意的吗?按理应和其他族内孩子一样,由负责武课的廷寺老爷分派教官,怎么到咱们家小少爷这里,就改成老爷亲自授课呢?”柳夫人的陪嫁亲随甄嬷嬷一边给柳夫人卸妆一边跟柳夫人嘟囔着。

“正老爷子这是不放心,我倒认为这个安排还是妥当的。萧氏家族并没有外人看着那么心齐,哪一支哪一脉,跟外族,跟京都,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里面有多少是可靠的,有多少是眼线,有多少是暗桩,正老爷子也不很确定。与其冒这样的风险,还不如交给咱们老爷。虽说并非亲生父亲,但他是阑儿生父的亲兄长,感情深厚,交给老爷,正老爷子才能放心。”

柳夫人一直觉得正老爷子,不光武学天分世间罕见,为人处事也能细致周密。

“不过这个主意,我猜应该是师爷出的。单从武学看,老爷不是最佳人选,肯定还有其他原因。”柳夫人说的师爷,是萧家的智囊,行事作风严谨又大胆,严谨在于做事周全考虑细致,大胆在于着眼长远,不计较眼前得失。

“我们老爷虽说因为年轻时候经脉损伤不能登上武学巅峰,但依然是当今武学高手,教小少爷那是杀鸡用了牛刀才对。”甄嬷嬷是柳家老人了,也见识过萧廷律年轻时候的实力。

“我父亲曾说过,老爷武学前途被阻未必是坏事。他说,整个萧家,咱们老爷是适合领兵打仗的将才,只是时机未到。以老爷这些年的历练,无论文修还是官场,无论余州还是京都,哪一样都是出类拔萃的。”柳夫人想起来早年自己父亲的话,也许正老爷子这么安排,不仅仅是为萧阑考虑,也是在为萧廷律考虑。

柳夫人说的并不是没道理。

萧氏一族,要说武学,那可以说人才济济,萧廷律甚至排不进前十,说不定,连子侄一辈的高手,都能压萧廷律半头。但要说文武双全,文韬武略,萧氏一族恐怕无人出其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