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迟无语凝噎(1 / 2)

加入书签

夏日荷池柳绿,一大片粉色荷花露出羞祛一角,莲藕深处漂来一艘孤舟,蓝天白云,青荷碧水,游波荡漾。

孤舟远处有一座八角凉亭,亭子雕栏玉砌,亭内摆放着石桌石凳,一个红衣小姑娘独坐其中,纤纤玉手把玩着桌上的点心,小姑娘的左侧佩着一把精致短剑。

风轻轻吹过,水里的红鲤争相嬉戏。

舟将近靠岸时,亭里的红衣小姑娘猛然起身,抽出锋利的短剑,足尖轻点,冲舟上垂钓者刺去,垂钓者一个侧身就轻松躲过。小姑娘踩在舟的边缘,手腕一转又一剑刺去,垂钓者终于有些不耐烦将鱼竿当剑来使与小姑娘打斗起来。

几十招后,垂钓者站立不动,等小姑娘的剑刺来时再快速闪身,抓住小姑娘的手,卸掉她手里的剑。

“你输了。”垂钓者抬起头,眼里少了战斗的煞气,满眼都是笑意:“小白的功夫比往日精进不少,前几天听闻你和二公子起了争执,宫人都传你摔坏脑子,如今看来谣言并不可信。”

姜小白望了眼垂钓者,笑道:“采和,我若是摔坏脑子就没人赴你的约了。”

她比她多活六年,掌权三年,带过兵打过仗,武功定然是有所精进的,不过再如何精进也只能在她手下多过几招。

周采和足尖轻点回到岸上:“听闻下个月京都天子盛哀帝二十及冠,诸国都会派人前去祝贺,虽然大盛一日不如一日,到底还是正经的天下之主,天子及冠君侯必然得隆重对待。我爹说,君侯会从你与诸位公子中挑选两人前往京都,可有此事?”

大盛六百年基业,传到盛哀帝已经只留一座都城与天子虚衔。其他地盘都在几百年来,以各种理由划分给各路诸侯。

大盛,名存实亡。

盛哀帝及冠,这时候燕珏已经是燕王。

“确有此事。昨日刚下的王令,派我和姜诛前去,七日后启程。”

“我爹说,你办事妥帖很得君侯看重。”周采和望着小白心中畅快,为自己好友受到重视而感到高兴。

“有吗?”姜小白的笑容渐渐变淡:“我父王不论对哪个儿女都很看重。”

放在以前,她当真就信了周采和的话,经历过父王的死与姜国内乱,她知道在父王眼里只有受宠的棋子没有喜欢的孩子。他最在乎的是自己的王座,否则他一命呜呼后也不至于内乱,一面重用儿女,一面又暗自提防,不立太子。上辈子,姜小白和姜诛就被派去参加盛哀帝及冠之礼,被诸子忌惮,一回来就被盛哀帝弄到他国为质。

不过也正因如此,她和姜诛才躲过姜国内乱,成为姜王室最后的血脉,顺利上位。

姜小白的人生经历还是很丰富的,十三为质,十五为王,十九身殒。

荷塘里数不清的小鱼游来游去,姜小白看眼荷塘,朝周采和笑道:“你今日约我出来所谓何事?”

“我……”周采和低了头,小声道:“我想你带我一起去京都。”

原来就为这事?

姜小白突然想起,上辈子周采和也把她约出来说过这事,只是那时随行名单已经定下,她就没答应。后来,姜小白处理了京都的事再回来时,才得知周采和已嫁人,嫁的是她的三王兄姜北。再后来她去别国做质子,半年后又得知周采和香消玉殒,这事一直成为她心里莫大的疙瘩、最深的遗憾。

“为何想去京都?”

“京都乃天子脚下,风景秀美,人杰地灵……”

姜小白打断:“说人话。”她才不信是这个原因,天子脚下的京都虽然繁华却也比不过其他诸国的主城。

“你三哥对我太上心,堂堂一个公子又不是我可以拒绝的,那惹不起总躲得起吧。”周采和无奈的叹口气。

“行,你回去就收拾行李,七天后城门口汇合。”姜小白拍了拍周采和的肩膀,小声道:“我三哥那人不宜嫁,资质平庸又最好女色,你多躲着他才好。”这样,你才不会早早而亡。

周采和明明是沙场的将才,偏偏就有不识货的将她拘在高阁。

周采和听到前面还兀自感动,再闻后面的不宜嫁,一脚就向姜小白踹去:“本姑娘可是要驰骋沙场的人,决不嫁人!顶多为后代着想娶一个将军夫人。”这一直是周采和的人生理想,她不想嫁人只想娶夫。

“有志气!姜小白在此恭祝周小将军早日如愿。”

到分别时,两人骑上不同的马驹,青山隐隐,远处的荷塘被甩在身后。

“喂!”周采和背对着姜小白,她一手勒缰绳,一手伸长臂膀朝身后挥了挥,大声道:“谢了啊。”很爽利的声音,正如她这个人一样。

姜小白知道她看不到,却还是笑了:“不客气。”

她骑在马上,望着周采和策马远去身影,心中有些泛酸。

姜小白从没见过周采和的背影,她们总是并肩前行。

周采和还没嫁人前,她就在想,像这样一个英姿飒爽的小姑娘,如果不入疆场终归遗憾了些。后来,她嫁人,她为质,连遗憾都麻木。最后得知她被困在姜国郁郁寡欢而死,心头只有堵闷的无奈。

她在她还很弱小的时候就死去,来不及等她变得更强大。

七日后,姜小白带人马去京都,走时与姜诛打了罩面。

姜诛穿着赤色锦服与她的红衣同样耀眼夺目,稳坐一匹白马之上,目视她时有居高临下之感:“王妹,你的马太慢,为兄先行一步,驾!”说完,他挥鞭而去。

跟着他的使臣们有些歉意的觑了这位女公子一眼,见她神色并无异样,遂快马扬鞭追了出去。

这日的天气很是晴朗,万里无云,姜小白抬头望眼天空,对自己人道:“我们也走吧。”

她没有骑马而是坐马车,骑马多累啊,天气又热,灰尘还大,也就只有姜诛那等不懂享受的才骑马。

姜诛也算天之骄子,虽然并不是嫡出,但他的生母却是姜宣王的白月光,奈何美人命薄很早就病逝,姜宣王爱屋及乌对他比对嫡子还要好,就是平日里有些娇纵。

姜小白习惯了上辈子姜诛懦弱无能的形象,倒是忘记他曾经也有意气风发的时候。只是,姜宣王表面看着宠他,事实上也不过是树个活靶子,既然有了两个随时可能上位的嫡子,不妨再立几个挡道的靶子,这样嫡子才不会把注意力放到王位上。

姜诛是靶子,姜小白亦是。

姜宣王不坐到老死是不愿意把位子腾出来的。

到了城门口,周采和果然背着个包袱如约而至。

姜小白伸出手,朝她一笑:“上来吧。”

日光之下,姜小白红衣灼灼,无比耀眼,就像周采和最喜欢吃的小辣椒,不知为何,她总觉得姜小白比以往的她多了五分气势,就像一夜之间突然长大。

姜诛觉得自己运气背,才刚走出城门不足二十里就遇到不怕死的匪徒,竟然敢拦截姜国使团,这还没出姜土呢。

姜诛带出来的人马把他团团围在中间,就怕匪徒伤了他们公子。

所谓的匪徒有两人,一人青衫一人蓝衫,两人都戴着鬼脸面具,浑身上下别无配饰。说实话,就这两人姜诛是不放在眼里的,方才他们挡住路口拦道时他连马都没停想直接闯过去,跳梁小丑不足为俱。

可事实证明,像这种两人上阵的匪徒,要么是初出茅庐没经验,要么是武功高强无所畏惧。

很不凑巧,姜诛遇到的就是武林高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