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6 章(1 / 2)

加入书签

江、云二人走后,唐老头带着儿子们跟着里正走了,唐小四留在堂屋收拾茶碗。

唐老大去请郎中来瞧瞧自己的闺女。

然后门口就剩下唐糖还在原地思考问题,冷不丁听到声音,吓了她一跳。

转头一看,是一位约莫三十多岁的妇人,脑海中的记忆翻涌,好一会才找到这么一到身影。

“是秀花嫂子啊,江叔他们有事先回去了,留下一架马车晚点要带着东西回去呢!”

江掌柜和云酒生一起先回去了,留下的一架马车是云酒生的。

他想今天先带回去一些虾,等村民捞够了,直接让车夫拉回去。

“是这样啊”,秀花挽着手中的竹篮子向前两步,“糖糖,啊,嫂子听说你家在卖甘脂,我来买两块,晌午添个菜。”

一听买甘脂,唐糖笑意加深,“秀花嫂子,我娘已经去镇上卖甘脂了,家里也没留下。你既然是晌午用,我这就让我爹再做些,中午给你送去,你看成不?”

莫氏在谭氏烧了开水后,就带她去镇上了。

这是昨天说好的,今日带她去卖甘脂。

而且,昨天唐糖才让唐根子去宣传,早上来了里正爷孙俩,这会子竟然又来了一个,对这个效果,唐糖是满意的。

正好,她手里的石膏没有全给她娘,再做一次还是够的。

唐糖说的中肯,秀花点头:“倒是不用送,晌午我再来拿,嫂子先走了。”

“好,那嫂子慢走。”

送走秀花,唐糖转身去寻唐老头。

醉云楼的马车还在等着,里正急着去组织人手捞虾,云、江二人走后,里正和村长就让围观的村民喊人去里正家集合了。

她只要去里正家就行,她爹他们说不定还在集合呢。

唐甜甜记忆里去里正家的路有些模糊。

若不是平日里里正喜欢串门抑或是雪灾的时候经常去各家各户查看情况,唐糖都怀疑她是否会记住里正。

记忆模糊没关系,唐糖在路上见到不少人匆忙赶往一个方向,她机灵的顺着他们的方向去。

“甜甜啊,听说你家来了大马车,是谁啊?”

一个老大爷弯着腰慢慢走过来,眼神非常好使的认出了唐糖。

唐糖看着他的脸,不是很确定他是谁。

不过,老人问话,不回答太过没礼貌,唐糖心里一动,笑就对了。

于是,她笑道:“是好事呢,这也是里正爷爷和村长叔喊大家去的原因,我就不告诉您了,还是等着里正爷爷他们给您惊喜吧!”

老大爷翘起胡子,也没打算追问到底,反而打趣道:“哟,你这丫头还学会卖关子了啊!”

“嘿嘿……反正吧,是给咱们村子送银钱来的。”

后面跟上来的一对夫妻中的妇人眼睛一亮,快步凑过来,“甜、糖丫头,这话怎么说的,好端端的咋送银钱给咱们?”

又是一个不认识的,唐糖继续笑:“因为他们让咱们做活啊!活还简单,所有人都能做的那种。”

可不是,割茅草、编草帽小孩、女人、老人都做得来。

附近听到话的人,具都加快脚步,甚至还小跑着向前呢。

“这么好?那嫂子也能做吗?”那妇人伸手挽住唐糖的胳膊,连带着唐糖的速度都快了许多。

原来喊嫂子的,唐糖心里想。

飞快的瞄了一眼她强有力的胳膊,点点头:“可以的,不过,我可不能告诉嫂子是做什么,总之不是力气活,手巧就行。”

最先问话的老大爷此时也被一汉子扶着向前走,闻言,问:“甜丫头小嘴还怪紧的,这把木爷爷的心都快吊出来了……”

听到他的自称,唐糖从善如流,娇声道:“木爷爷,人家现在改名叫糖糖了,不叫甜甜……”

一群人说笑着,没多久就到了里正家。

里正家一水的青砖瓦房,门外有课歪脖子大柳树,大柳树下有许多光滑的大石头。

此时,已经有很多人聚在大柳树这里了,有的坐着板凳,有的坐着大石头,还有的站着说笑。

唐糖一眼就看到了跟里正等人坐在大石头上和人说话的唐老头,立刻穿过人群去找他。

唐老二话不多,跟唐老三站在一起,唐糖一来他就看到了,“小妹,你咋来了?”

里正面对着唐老头,听到唐老二说话,一抬眼也见到了唐糖。

他往旁边挪了挪,空出一点石头,拍着道:“糖丫头来了,来,坐爷爷这儿。”

“闺女,你咋来了?”唐老头此时也回过了头。

只不过他有些奇怪,先前他们从家里离开时,问过他闺女要不要一起,她说不来的。

唐糖上前,再次挂出笑容:“里正爷爷,我就不坐了,村子里有人去我家买甘脂,我来喊二哥、三哥回家做甘脂的。”

里正还没说话,村长旁边一个坐在石头上的老大爷就问唐老头:“金宝,你家真的在做甘脂啊?昨儿就听狗娃子在说,还以为孩子瞎说呢!”

附近一位包裹着淡蓝色头巾的妇人笑道:“哪能胡说呢,我们在集上可是见到莫大妹子卖甘脂呢!”

“了不得了啊,金宝娃子!”

听到这个称呼,唐糖使劲低着头憋住笑意,艾玛,叫她爹娃子。

噢,天呐!她心里的小人已经笑疯了,有木有?

“豆伯,您来啦,快来坐。”

“豆爷爷,您慢些。”

“豆太爷爷,您坐这儿!”

周围一连串的问候声,换回了唐糖沉溺于内心的狂笑。

抬眼望去,一位须发皆白的老人杵着拐棍慢慢走过来,他旁边还跟着两个汉子扶着他。

他走过的地方,村民自发让开一条路。

这位老者,唐甜甜认识。

村子里最长寿的老人——唐大豆,已经七十九岁的高龄了,连唐老头都得叫他一声爷爷。

人生七十古来稀在这个年代可不是说说而已,医疗水平、生活条件等多方面都限制了人的寿命长短。

这位老爷子能算得上远山村的村宝了。

这不,老爷子一来,立即有人从里正家搬来了椅子给他坐,旁边还有人送上了一碗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