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达到(1 / 2)

加入书签

郑山成啃着馒头,  想着在远处的郑山辞面上不由自主的露出一个笑。

        他们还有半个月的路程就可以到达新奉县了,正好是在新年的前半个月,  到了新奉县可以和郑山辞一起过一个好年。

        郑清音越在路途中越觉得自己的视野更加开阔,  他看见了许多不同人和不同的风景,郑清音笑了笑。

        今天运气不错,他们晚上到达了一个客栈。郑清音单独一个屋子,  郑山成跟林哥儿睡一起的。林哥儿洗漱后高兴的哼着水调,  面上总是带着笑。

        郑山成说道:“你这一路上一点脾气都没发,真是怪见。”

        林哥儿躺在枕头上,  舒服的扯上被褥:“你懂什么,  你到底知不知道县令的分量嘞,  我们以后就是县令的亲戚了,  还是最近的那种。以前我们在向家做侍从时,  只能低头看脚下的鞋子,  向家的公子还想强迫于我,当时所有人都没有理会我的求救,只有你冲了过来得罪了向公子。”

        就因为郑山成破坏了向公子的好事,  所以向公子就指使人冤枉郑山成偷东西,  把郑山成的腿给打断了。

        郑山成叹气:“谈这些做甚,  一切都过去了。”

        “你说过去了,  我还没过去。若不是你拦着我,我非要去向家讨要一个公道。你啊你,我知道你不想给郑山辞惹麻烦,  但为自己讨回一个公道怎地了,  我们又没有仗势欺人,  只是顺势而为。”

        郑山成:“你是不是在秋收我去集市卖粮食的时候,  又去看戏文了。”

        林哥儿嘟囔一句,  他拿被褥捂住郑山成的头:“不看白不看。”

        “睡了睡了。”林哥儿说。

        林哥儿长相并不是看一眼就会觉得惊艳的,他的长相清秀,身段极好,越看越耐看,眼睛很大,嘴唇薄薄的,笑起来还有两个小虎牙。

        郑山成第一次去向家做小厮在花园里看见林哥儿在裁剪枝桠,他便有些脸热,只有低着头跟着管事的人走了。

        想到两个人第一次初见,郑山成抱紧了林哥儿。

        ……

        郑家食肆还在赚钱,辣酱跟榨油坊也迈入了正轨。天气冷起来了,田地的土壤变成了冻土,郑山辞在县衙处理完公务,就会去抓一把泥土过来。

        县衙里的人去交接文书时,还能看见郑山辞在抓泥土,县衙里不时就传出了郑大人偏爱泥土。他测了测冬日的土壤水分,今年冬日雪多,对新奉县来说是一件好事。

        他已经把肥料的配方配出来了。在古代可以使用沤制草肥。这类肥料在是收集杂草,将其堆肥放在一个大桶里,压实一点,大概放过三分之二左右,之前郑山辞做实验放的太多了,差点没有从里面渗出来,等发酵后差点没让郑山辞变成落汤鸡。

        水,最好要是养鱼的水,要在太阳下晒三到四天,然后再把水加入桶中。水的位置占到桶的五分之四或者五分之二即可。然后就可以把桶压严实,郑山辞让朱典史找了一个厚重的木盖,然后凿出一个小洞作为排气孔。

        让几个衙役把木盖压上去。

        发酵大约需要一个月的时间,温度要在二十七度以上才行,四个星期左右就能成功。这样做出来的化肥是液态肥,需要兑水才能使用。这样的化肥用来浇灌幼苗。

        这类化肥制作比较简单,而且成本极低,浇灌幼苗最为合适。但想要更大的肥力还需要大粪。这个天气不适合再制作化肥了,等来年开春郑山辞打算试一试粪丹,这应该算是一种速效肥。

        把草肥做好了,郑山辞没有立马拿去使用,搁在县衙的院子里,走过的衙役都看见了那个大缸,他们目不斜视,觉得郑山辞现在做什么,他们都不稀奇了。

        这位大人把公务处理得很好,简短精炼,经常使用四个字就把问题概括了。郑山辞真的非常嫌弃汇报问题,还要在前面引据经典,然后说一些高深莫测的话,最后才提出问题跟自己的建议。在郑山辞的规定下,新奉县的官员们都下意识缩减了自己的字数,尽量以精简的文字写公文。

        郑山辞走出县衙,大街上已有卖棉衣的人了,郑山辞让人在一处空地制了一块告示栏,这个告示栏可以招租、招伙计,贴在上面的人需要经过县衙的调查,不管是找人的,还是想去做工的,这样双方都权益便有了保障。

        若是出现问题,他们也可在县衙里找人处理,在县衙的人员眼皮下定契书,县衙抽取一部分作为费用,全程有纠纷问题可以找县衙解决。

        此条例一出,朱典史想的是应当没有多少人会来这里定契书,结果来的人虽说没有很多,但每天都有人来写契书。朱典史想着他们这样又赚了一笔钱,郑大人果真对于敛财精通。

        郑山辞在街上看见朱典史,朱典史立马上前见礼。

        “你陪我去榨油坊看看。”

        朱典史应了一声,心里还有些欣喜。他算是看明白了,这郑大人是一个有本事的,被郑大人看重,朱典史心中也是受宠若惊。

        他忙不迭跟上郑山辞的步子。工房的人按照郑山辞的要求,把榨油坊修得又大又敞亮,看着就不压抑。榨油坊的人大多也是士兵遗孀跟农村百姓,榨油坊阔了一阔,大约有四十个人,除却工人的薪水和材料的开支,一个月一般能赚三十两银子。

        一个农户人家,一年到头顶多只能赚个三四两银子,开这个榨油坊,一个月的毛利有三十两银子,郑山辞已是满意。等天气好了,再把新奉县的花生油和大豆油卖到其他县城去,那么又能赚一笔钱。郑山辞对油的质量还是有信心的。

        郑山辞见有工人还是穿着单衫,心里留了一个心眼,走出去问管事:“你去问问,他为何只穿单衣?”

        他知道若是他过去问,百姓大抵是拘谨的,管事是他们相熟之人,这样过去问效果更好。

        很快管事的就过来说道:“郑大人,他们家里有九口人,舍不得用钱制棉衣。”

        郑山辞应了一声。他查看了新奉县的户籍知晓他们这里一户人家有很多人。一般情况下众人都不会选择分家,有言说选择分家就是家族衰弱的象征,一家人在一起才有力量,互帮互助,这也是在乡间通常里正跟乡老拥有极高的威严的原因之一。

        常年在同一个地方扎根,势力早就错综复杂了,牵一发而动全身。

        郑山辞想着棉衣的事,想着让人去买多件,给工人们都发两件,这样拿的货量大,商家也会便宜一些。郑山辞思忖着便没说话。他向来是把事情做好前不会声张。朱典史瞅了一眼郑山辞,不知道郑山辞在想什么。

        “我知道了,明天让工人们把下午的时辰空出来。”

        这是县衙开办的辣酱坊跟榨油坊,所以由县衙的钱来买。郑山辞说道:“我最近看了新奉县这里的地痞流氓基本上不会太猖狂,这都是你的功劳。”

        朱典史拱手:“大人,这都是我应该做的。”

        “你好好干。”郑山辞拍了拍朱典史的肩膀。

        朱典史把郑山辞送回去,他觉得他跟郑大人更亲近了。郑大人看着还是很温和的嘛,朱典史的内心有些偏向郑山辞了。

        今晚城中的大户高家找他去喝酒,朱典史拒绝了。高家有一门亲戚犯事了,落在县衙手中。这是带了礼来找他说情来了,其实并不是一个很大的事,朱典史还打算去的。结果走到半路上,他想到郑山辞今天突然找他一起去榨油坊,还对他说了那样的话,是不是别有用心。

        朱典史这般想着惊起一身冷汗,他连忙回去让人去告诉高家的人自己不去了,把高家给他带到礼也退回去了。

        这事郑山辞不曾知晓。

        翌日作为县衙的一把手,这事郑山辞一早告知了戚县丞,戚县丞自然没有意见,只是有些惊讶。

        “郑大人,还能注意到工人的这些事,郑大人太细心了。”戚县丞斟酌着字句说。

        郑山辞来多时,对他们的影响不是很大,郑山辞目前做的都是辣酱坊跟榨油坊这样的蝇头小利,对他们来说虽会损失,但不致命,就当是给新县令的礼。

        只要郑山辞不碰土地和私下贩卖盐这类事,他们的容忍很高,甚至乐于配合郑山辞。

        戚县丞老实的下去了,郑山辞喊江主簿过来:“最近来新奉县的人会多起来,你记得把关好通关文牒,若是身份有问题的人,千万不能放。”

        “下官明白了,郑大人。”

        把这些事情吩咐下去,郑山辞想马上就要过年了,郑家的人还会过来么,郑山辞没有收到从清乡村寄过来的信。

        ……

        榨油坊

        下午管事的人喊所有工人停下来,站成一排。工人们老实的站成一排,有几个人拿着软尺进来了,一个一个的量尺寸,把工人弄得怪不自在的。

        等把尺寸量完了,裁缝们记下每个人的尺寸,跟管事说了几声就离开了。

        “管事,这是做甚么?我怎地感觉自己像是过年杀猪一样,怎地要被宰了。”

        工人们哈哈大笑,管事的面容松了松,轻斥道:“说什么糊涂话!这是郑大人看你们穿的衣服太单薄了,让人量你们的尺寸去做棉衣。你们啊,就偷着乐吧,来这里做工不仅比外边的条件好,还有保障,现在又要白白领两身棉衣回去,郑大人昨天才过来在榨油坊看了,没有声张。瞧见你们有些人没穿棉衣,这就记挂上了。”

        工人们本来就是心里感激郑山辞的,管事的说了这样的话,他们心中更加感激了。这里大多的是士兵的遗孀,男的、女的跟哥儿做了分隔。他们各做各的事,还有管事的在,没什么问题。要是能赚钱补贴家用,甭管是不是出门抛头露面,再说在榨油坊里也没抛头露面,还是跟县衙里做事呢,对于家里的人来说是一种值得炫耀的事。

        有的男的来榨油坊,他们大多是早年从战场上退下来的,身体不行了,脚跛了,搬不了重物,早年去参军就是为了给家里拿点军粮跟银子,现在退下来了生活都很辛苦。你去找活时,谁会管你是怎么跛的,只知道你手脚不便,就不能做这样的活。不管说什么好话都没用。

        所以当穿着官服的小吏敲响了他家的门时,王全的心里就惧怕的,他们好多年都没有跟县衙里的人打交道了,战战兢兢的站在原地,就算他是上过战场的,在面对县衙的人时,还是有一种天生的害怕。

        小吏喊了他的名字说:“最近县衙要开一家榨油坊,郑大人说了优先给选你们这些身上有残疾的士兵、和士兵遗孀,我们好久就贴了告示。郑大人怕你们不识字,所以让我们一一找上来问一问你们的意思。”

        王全听了这话张了张口,他的父母跟媳妇还没有回来,家里只有他一个人,他有些局促,脸上还带着茫然。

        “我、我是一个跛子,我也能去么?”

        小吏打量了一下王全,他说:“你走走看看。”

        王全觉得有些窘迫,在这样强烈的视线下来展示自己的缺点,他心里羞耻又觉得自尊心有些受挫,但他还是在小吏的目光下走了几步,那几步走得王全满头大汗,仿佛走了大半辈子。

        小吏:“可以,还能走路就能干活。”

        “那我把你的名字报上去了。”

        王全全然忘记了之前复杂的心情,他飞快的点点头,心里涌现出喜悦。

        小吏记下王全的名字,他说他的大哥也是早年上战场手被砍断了,只要能保住性命就好了。

        王全听了这话心里最后一丝别扭也没有了。

        他把这事告诉了家里的人,家里的人都为他高兴。

        管事:“好了,都去做事吧。”

        管事的声音把王全拉了回来,想到这位还没有见过的县令,王全突然意识到当时让小吏去告诉他们这些事,特意选了家中有从战场上退下来的人,所以这样的人更能体谅、理解他们。

        是这样么?

        王全不知道答案,但他觉得郑大人会是一个温柔的人。

        ……

        郑山辞把明年开春需要做的事情列好了,明年开春要做的事情太多了,他心中也充满了期待。郑山辞在这边勤勤恳恳的办公,虞澜意又出门了。

        他跟徐哥儿在一起,虞澜意最近一直在书房里练字,好久没有出来了。天气愈发的冷了,虞澜意用披风把自己包裹好才敢出门。

        新奉县的冬天比京城的冬天要冷,虞澜意出门后走了一段距离,发觉自己的脚有些发冷,他心想应该穿两双羊毛袜子。

        虞澜意出了门,跟徐哥儿约在一个茶馆里。

        今天徐哥儿约他出来打叶子牌,虞澜意本不想出门的,他怕冷。但是他转念一想,他晌午用了午膳出门,到茶馆里打打叶子牌,到了时辰就去县衙里接郑山辞。

        郑山辞一定没想到。虞澜意踩在雪地上,他眯着眼睛,带着明亮的笑。

        程文跟着同窗刚从书店里出来,他们一路上说说笑笑的,明日书院放假,难得有时间可以休息了,他们约好了,明早去亭子里赏一赏雪景。

        “程兄,你的文章精彩极了,三年后在考场上定能取得一个好成绩。”同窗这般赞道。程文家世又好,祖父曾是巡抚。程文要是考上了进士,程老还有些人脉可以在朝廷中使,这便比寻常的子弟路走得更顺一些。

        程文正要谦虚,他看见了虞澜意。他是程家二孙子,之前程家长孙成亲时,他还在外跟着师长游历,这段日子才回来,他没有见过虞澜意。

        虞澜意今天穿着大红色的披风,皮肤雪白,面容明亮,是街道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很少有人会把红色的披风穿着这样好看,而且他真的长得好好看。

        程文心中想,注意到虞澜意跟徐哥儿走进了茶馆,他认得徐哥儿,虞澜意却是不认识。他想等明日去找徐哥儿打探一下消息。

        程文还未娶亲,他一直以来就是在读书,现在看见虞澜意心中一动,有一种想要接触到想法。除了大哥外,他是程家最受宠的小辈,看虞澜意身上的料子也不像是和他们程家不匹配的身份,程文心中一定。

        他这样的身份,婚事还是在长辈手里捏着,娶什么样的人,家族都有思量。

        虞澜意到了茶馆,徐哥儿还喊了两个哥儿一起来打牌。一位是程惠,他是程家还未嫁出去的小哥儿,模样好看,看见虞澜意便叫了一声虞哥哥。

        还有一位就是夏家长子刚娶的夏夫郎,这位夫郎是从徐州嫁过来了,家中跟夏家历来就是联姻,所以一直延续至今。

        夏夫郎也很年轻,捂着嘴笑:“虞少爷来了,快坐呀,我们叫了大红袍,不知虞少爷想喝什么?”

        虞澜意叫了绿茶。

        四个人各自坐在一方,开始打叶子牌。虞澜意在京城过年的时候陪着亲戚们一起打叶子牌从来没有赢过,这次来到新奉县,他觉得自己可以赢。

        虞澜意对此自信满满。

        结果现实把虞澜意打击了,坐在这里的三个人都是人精,还给虞澜意喂了不少牌,虞澜意总体上还是输了。

        夏夫郎的嘴角抽了抽,他从未没有遇见过牌技这么差的人。都放了水了,他感觉虞澜意还在海里扑腾。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