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灾民(1 / 2)
萧明烛知道黎淮音虽因病弱足不出户,但此前两人谈论时事,黎淮音均能给出让她眼前一亮的见解,所以被否决也并不生气,反而虚心求教:“那淮音之意是?”
黎淮音:“银米兼赈。”
萧明烛听完笑着反驳:“淮音,你这取巧之法可不能算技高一筹,萧瑞提放银,我提放粮,你却说既要放银又要放粮,这怎么能让人信服?”
黎淮音不以为意,淡声问:“那殿下的顾虑是什么?”
萧明烛正色道:“百姓受灾,饥者无数,所需者在粮。一则开放粮仓是最直接有效的救济之法;二则发放银两比赈济粮食更容易滋生贪腐,难以监管;三则……”
萧明烛看了眼谢清棋,压低了一些声音:“萧瑞也知道开仓放粮更好,却坚持要折成银两,我怀疑这里面另有隐情。”
“银米兼赈并非是要花费双倍财力,反而是比你们的方法都要节省。”黎淮音捏起杯子,在桌上倒了几滴茶水,食指勾勒,她不紧不慢边画边讲:“鹤州小范围受灾,但周围州县和城镇市集还有粮可买,灾民获得银钱立刻能解决燃眉之急。
且荒年时期,灾民对粮食口感要求更低,如果折发银钱,他们就能买到更多的粗粮糊口度日。”
见萧明烛神情稍缓,黎淮音蘸水的食指画完最后一笔,勾勒出一副水图,示意萧明烛仔细看。
萧明烛凝神片刻,道:“这是……鹤州的大致地理位置。”
“没错。鹤州地貌独特,外有山河天险屏障,内有山脉盆地纵横,地理条件很不适宜粮食的运输转送,散赈银两反而方便节省。
等到来年春夏,正值青黄不接,那时放赈粮食才是最为急需。中间这段时间还可以招募灾民,修建粮仓,给他们提供一份养家糊口的工作。”
萧明烛眼前一亮,起身赞道:“此法甚好,因地制宜,治标治本!明日朝堂辩论,我一定拿到此次差事。”
“至于赈银的贪腐问题,”黎淮音看向萧明烛,“想必对殿下来说不难。”
“自然,我回去立刻让人草拟赈银方略,到时和地方官员在大庭广众之下点名发钱,必不会让那些蛀虫趁机染指。”
等到萧明烛离去,谢清棋才发出了疑问:“不是说灾情严重,灾民都跑到城外了吗,你刚才怎么讲鹤州是小范围受灾?”
黎淮音给自己倒了杯水,轻抿一口,挑眉笑道:“一向‘今日会酒,明日观花,闹市寻欢楼’的京城世子也开始关心普通百姓的生活了?”
谢清棋被她说得面上一讪,无奈道:“以前尽结交了一群狐朋狗友,所以不学无术。如今跟着京城第一才女,见识自然不同了。”
黎淮音白她一眼,也不做声,只管悠闲喝茶。
谢清棋讨饶:“我是发自内心夸你,绝无半点讽刺之意!”
黎淮音看她着急,方解释道:“若是灾情真严重到如此地步,当务之急必然是开仓放粮,萧瑞又怎么敢向圣上提出只发放赈灾银两?到时接了差事,饿死那么多百姓,他也难逃其咎。”
谢清棋不解:“那京城外的灾民?”
黎淮音:“灾民在京城外闹事,是谁去处置?”
“我父亲?”
“对,是定安侯。侯爷刚被免了对禁军的辖制权,现在又被调到城外,谁是最大的得利者?”
谢清棋思索片刻:“萧瑞?”
黎淮音没有否定,谢清棋醍醐灌顶:“他手下的人接替了禁军统领之位,但我父亲还有武卫营,若是现在安置灾民不力,圣上怪罪,对我父亲失去信任,他就能趁机接管皇城乃至京城的军队。”
“圣上多疑,不可能将兵权交给萧瑞。”
谢清棋心里刚刚放松一些,就听黎淮音话音一转:“不过,随着灾情扩大,城外灾民越来越多是一定的,萧瑞不过是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谢清棋闻言默默叹气,问道:“有什么是我能做的吗?”
黎淮音盯着她片刻,清眸微转,眼神中带了些谢清棋看不懂的笑意。
谢清棋被她看得心里不安,讷讷道:“不会是……让我散尽家财吧?”
黎淮音眼中笑意加深,意味深长道:“你先养好身体再说。”
谢清棋头一耷,庆幸的是,还好她刚才没当着萧明烛的面问那些问题,不然就丢人了。
不过两日,萧明烛被任命去鹤州主管赈灾一事。
半月后。
谢清棋的伤大好,已经能下地走路。
她这些天一直惦念给黎淮音治病的事,心想现在是时候了。
午后,两人均在看书,竹月站在谢清棋身后,红莺与青榕站在黎淮音身后。
谢清棋余光只顾着看黎淮音翻书,自己那本一页未动。
她不断做着心理建设,告诉自己这只是正常的问诊流程。
须臾,安静的房间里响起一声突兀的声音:“把脉吗?”
黎淮音手上动作一顿,被翻了一半的书页停在空中,左也不是右也不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