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搬个家也能有绯闻啊?(1 / 2)
陆渊在花园里绕了两圈,在终于走到了王府大殿,里面董卓和一众现在在洛阳的西凉军高层已经开上了小会。
董卓远远瞧见陆渊,亲切的大嗓门变嚷了起来:“陆仙师!如何迟来?应当罚酒三杯才是!”
陆渊:“董公恕罪,诸位恕罪。实在是董公的新宅子太大,接应的军士又都喝醉了,贫道只好自己寻来,这才来迟。”
董卓哈哈大笑:“昨夜咱让将士们庆功,差人去你宅里寻你,无伤公公却说你已然睡了,便没好叫你。
这帮腌臜得了咱给的赏钱,闹的欢了一些,这会子还没醒呢。”
陆渊找了一处案几坐下,然后说道:“明公,洛阳城里虽比不得战场行军,但局势也波云诡谲,应当警醒些好。”
董卓立刻答应:“仙师如此说,那咱就得注意了,回头还得跟这帮小子们紧紧皮,别进了京城,全放羊了。”
那边李儒也打趣到:“是该警醒些,不过岳峙也莫要太过担心,丈人早年乃是名镇西北的悍将,如今更是久经沙场,膂力过人,寻常宵小,等闲近不了丈人的身。”
董卓:“此番请仙师过来,还是有要事相商。”
说罢董卓大手一挥,一个牙兵立刻给陆渊端上来一个大盒子,里面是一应印绶和一卷用锦帛制成的圣旨。
董卓:“昨日朝会,陛下对我等皆有重赏,救驾之功,岳峙你居功至伟,咱特地跟陛下请了一个议郎的官职。”
这官其实不大,只是光禄勋治下的一个比六百石的闲散官职,类似于宫廷顾问之类的职责。
但它却是京城官员的起点,当上了议郎,就代表今后确实入了汉朝中央的官场,当初董卓为了当上一个议郎,可是在西边边疆和羌人结结实实的打了三场大战,才如愿以偿的。
可见董卓为了招揽陆渊入伙,确实是用心了,此时更是不称呼陆渊为仙师,而是该叫陆渊的表字,这便是说我董卓可是拿你当自己人啦,你可要尽心为我做事呀!
陆渊便也改了对董卓的称呼。
陆渊:“明公,朝堂上的情况,烦请细说。”
此时的董卓话风一转,已然有了些严肃的样子:“却如岳峙所料,朝堂上的诸公,尤以太傅袁隗为首的,对我等确实不太友好啊。”
李儒接过话头,给陆渊介绍情况:“昨日朝堂之上,我等奏请的奖赏。
凡是财物军需,或是闲职散官,袁太傅一改不予阻挠,全都批复了下来,然而丈人所求的三公之位,却只说干系重大,还要再议。”
董卓闷声闷气的发牢骚:“再议再议,莫非要议到我董卓入土么?”
董卓现在就挂着一个并州牧的虚职,那前并州刺史丁原更不是好惹的,否则董卓当时得了并州牧的官,也不会一直不肯上任,带兵走到河东郡,便死活不动弹了。
毕竟他当时就带了三个营的西凉军,真进了并州,丁原能把他活吃了……
如果袁家一直阻碍董卓获封京官,那董卓便没有理由带着西凉军继续驻扎在城里,到时候便又回到了灵帝驾崩以前的窘迫局面。
陆渊对此做出总结:“财帛俸禄任你取用,实权一样不给,这便是将明公和咱们西凉军当成叫花子打发了。”
董卓冷着脸问陆渊:“如之奈何?”
陆渊:“咱们现在有多少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