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2章 言为心声(醉爱哥基打赏加更)(1 / 2)
孙策将虞翻绘制的地图仔细看了一遍,与自己印象中的地形相对照。
他倒不是担心国运,以目前的形势而言,十年之内也许就可以统一天下,秣陵终究只是临时都城。他担心的是地理导致的疾疫。江南卑湿,丈夫早夭,在医学技术尚不发达的时代,前期防范非常重要,如果秣陵从地理上就不适合作为大都市,那就不能勉强。
隔三岔五的来一次大疫谁扛得住?
虞翻指着地图,又道:“秣陵周边虽然有不少良田,但不足以自给,还需要从吴会运粮。如果用海船运,则需要绕行出海。用河船运则需到京口转运,否则河船受不得风浪,有沉没的可能。臣与袁敏商量,看看能否挖一条河,直达秦淮水,只怕会影响风水。且秣陵南有一道高岗地,需要筑堰,工程量不小。”
孙策直起身。“建城是百年大计,这事马虎不得,要谨慎一些。仲翔,你可有什么更好的方案?”
“主公说得对,其实也不用急。”虞翻收起地图,将那石头拿在手中把玩。“如果臣所料不错,主公这几年怕是都不能住在江东,臣可以慢慢斟酌,也许能找到解决之道。天下没有十全十美之地,子纲先生选秣陵的理由还是充足的,只是他时间紧,难免有些疏忽。”
“你还支持抹陵建都的方案?”孙策笑了笑,未免有些诧异。他还以为虞翻又想提议阳羡呢。
“至少推翻的理由尚不充分。”
孙策很欣慰。虞翻也许自负,也许有点本土意识,但他有分寸,够大气,很好。尤其是最后一点。
孙策把幽州的情况大致说了一遍。半路上,他已经收到太史慈的消息,刘备和袁谭结盟,简雍离开刘备,转投太史慈麾下,牵招却成了刘备的部下。这些消息都不是什么好消息,尤其是张则离开幽州,将半个幽州留给刘备。
这让他有些郁闷。怎么刘备总是遇到这样的事?打仗不行,却总能躺赢。赤壁之战,周瑜拼了老命才夺了个南郡,结果刘备不声不响了收了江南四郡,然后又把南郡借走了。现在也是,为了一个涿郡,他和袁谭拼了几个月也没得手,结果张则一甩手,扔给他半个幽州。
这就是虞翻说的“木秀于林,风必催之”,出头的椽子先烂,我实力增长太快,其他人都有压力了,要合起来对付我啊。
很好,我正好看看谁是真朋友,谁是笑面虎。
虞翻随即又报了一笔帐。中原今年无事,收成比去年略好一些。江南屯田已见成效,粮食比去年增加了两成。采用了麋竺的递进收税法之后,商税总额有所下降,但幅度还不小,接近三成,可是反响很好,受到了中小成本的商人的一致欢迎,尤其是那些将家里剩余的农产品拿到集市上出售,换点零花钱的百姓。按照以前的税法,只要是去卖东西都要抽税,还要被市吏刁难。现在好了,只要他们不主动惹事,没人找他们麻烦。
听着一个个数据,孙策很有成就感,觉得这几年没白辛苦。
——
是否在秣陵立都尚有疑问,却不影响孙策停驻休息。
秣陵、湖熟靠得很近,如果在要秣陵建都,湖熟必然被划入其中。孙策在虞翻的陪同下,查看了附近的地形。眼前的景色与他印象中的南京大相径廷,虽然也算是人烟稠密,毕竟不是后世的大都市,到处是森林,绿化率极高。
站在秣陵城北的一座小山上,看到大片大片的原始森林,孙策又有些怀疑虞翻的说法。按理说,森林有助于降温,后世南京就是通过增加绿化面积摘掉了火炉的帽子,可眼前的森林这么多,夏天怎么可能闷热?难道是虞翻闷热的标准不同?他家住在海边,气候比秣陵要凉爽得多,也许只是他不适应呢。
这件事还得从长计议,多征询一些意见,最好是能安排几个专业的医学大腕来考察一下。他不想怀疑虞翻,却也不能轻信虞翻。虞翻通医术,但他毕竟不是专业人士,考虑得未必周全。
“仲翔,秣陵景色不错。”孙策环顾四周,心情舒畅。
“这儿还不算最好的。”虞翻从衣袋里取出两块石头在手心摆弄着,指指东北方向。“主公来得迟了些,若是再早一个月,那边山上枫叶正红,才是真美,如漫山云霞一般。不过冬天也有冬天的好处,明天臣陪主公去汤山,那天有天然热汤,这种天气泡泡热汤最舒服了。”
孙策还没说话,郭嘉先乐了。“有热汤可泡啊,那可太好了。仲翔,你在那边有没有精舍?”
虞翻哈哈大笑。“去了你不就知道了。”
郭嘉心领神会,放声大笑。孙策也笑了。虞翻和郭嘉算是臭味相投,两人都是不肯亏待自己的人,只要条件允许,不介意让自己享受一下。有温泉这么好的去处,虞翻自然不会放过。不过这也是人之常情,只要他不挪用公款,做得太过份,也不必太计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