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3章 风云起(1 / 2)

加入书签

夜色深沉,一支队伍沿着渚水南岸急行。

队伍很长,前面看不到头,后面看不到尾,却很安静,除了脚步声和马蹄声、车轮声,几乎没有其他的声音。每一个将士口中都衔着一段树枝,战马和拉车的牛则被套上了笼头,免得发出嘶鸣。整支队伍中只有几盏灯,上面也罩了黑布,只能看到脚下的一圈,大部分士卒都只能跟着前面的同伴,摸着黑向前走。

关羽勒着坐骑,回头看看,非常满意。

在山里这几个月没有白辛苦,至少夜间行军的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这要感谢太史慈。当初与太史慈一起作战时,他没少向太史慈请教山地作战的要领。太史慈在江东作战时积累了丰富的山地战经验,尤其擅长夜间行军。这次潜伏在赞皇山,关羽考虑到夜间行军的可能性很大,便趁着有时间进行了集训,还想办法采购了一些中原新出的马灯。

关羽曾在太史慈的军营里看过这种马灯,以琉璃为罩,不惧风吹雨打,尤其适合野外使用,绝非火把可比。他当时就非常喜欢,只是没好意思开口讨要。当他在太行山里遇到北上的中山商人,发现他们有这种马灯时,他立刻全部买了,即使那些商人要价一千钱一盏。

贵是真贵,值也真值。关羽看着周仓提在手中的马灯,心中得意。

这次一定要让逢纪那书生大吃一惊。关羽捏着怀中逢纪的亲笔书信,暗自发誓。

逢纪给他写了一封亲笔信,说明此战的方略,用辞虽然客气,关羽却从中读出了一丝担心。逢纪觉得他孤军深入,兵力又不足,未必能完成所有的目标,希望他自行斟酌,不要勉强。有什么好勉强的?不就是奇袭柏人,生擒袁谭么。既然袁谭病了,精锐中军又被袁熙带走,身边只有三千多中军步骑,有什么好担心的。

逢纪的担心激起了关羽的傲气,也让他更加小心。作战不利也就罢了,被逢纪笑话却不行。接到命令后,他反复研究了附近的地形,又难得的招夏侯兰商量军事。夏侯兰虽说是逢纪派来的人,毕竟是赵云的故交,负责斥候营数月,熟悉地形,为人又谨慎,有他协助参谋,可以避免出现重大遗漏。

绕道渚水之南,就是夏侯兰提出的建议。渚水在柏人南三十里,沿岸大部分地区属中丘县,中丘县的县城就在北岸。袁谭就算警惕,派斥候四处打探,也会因为中丘县城的存在而对这个方向有所放松,以便将更多的人手安排到泜水沿岸。穿过中丘县境,虽然多走了三五十里路,却可以在不惊动魏军斥候的情况下尽可能接近柏人。

现在看来,夏侯兰的分析是对的,他们已经通过了中丘县,很快就要进入柏人县境,还没有遇到魏军的斥候。再向前走四十里,大概明天黎明时分,他们就可以看到柏人县城。

关羽抬头看了看夜空的星斗,咧了咧嘴。

前面传来轻快的脚步声,越来越近。关羽收回心绪,凤目微眯,看向脚步声响处。一会儿功夫,夏侯兰的身影出现在关羽马前。关羽吃了一惊,连忙翻身下马。他身材高大,如果坐在马背上和夏侯兰说话,太不礼貌。

“子清,出了什么事?”关羽心跳有些快。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夏侯兰不会亲自来汇报。

“君侯,情况可能有变。”夏侯兰喘息着,脸上全是汗。“刚刚收到消息,柏人县北的白石津有大军通过的踪迹,魏军主力可能没有北上,至少没有全部北上,有相当多的兵力还在柏人附近。”

关羽大吃一惊,心头疑云大起。逢纪的书信中说得很明白,他会设计引袁熙北上,怎么魏军的主力还在柏人?这次袁谭北上会盟,总共只带了张郃、高览两部中军,大约两万人左右,要对付刘备率领的中山中军并非易事,理应尽可能的多带一些兵力走。袁谭住在柏人县,三千人守城足矣,留再多的人也没用。

除非是另有所谋。

“消息准确吗?”关羽提高了警惕,问道。他潜行而来,斥候打探消息的同时还要尽可能地掩饰行踪,行动受限,打听到的消息零碎得很,有所误判也很正常。兵不厌诈,各种情况都有可能发生,也不排除袁谭故布迷阵,至于是针对他,还是针对正面的刘备,那就不好说了。

也许是袁熙与刘备已经接触,作战不利,开始回撤。为了这次战事,刘备调来了张飞和田豫,再加上牵招所领的中军骑兵,可谓是精锐尽出,袁熙不敌也是很正常的。

“目前还不能断定,只是属下以为,君侯当停止前进。如果情况属实,柏人不止三千人,我军就算到达柏人也没有意义,根本不可能破城,反倒有可能中伏。”

关羽沉吟不语。他有五千人,训练有素,装备也不错,夏侯兰又安排了细作进城,在袁谭没有防备的情况下,里应外合,有机会夺取柏人。可若是柏人城内不止三千人,又有了防备,凭他这五千人,连攻城器械都没有,指望蚁附登城,机会实在太渺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