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大儒离心,赵喆起誓(1 / 2)

加入书签

第134章、大儒离心,赵喆起誓

“宋大儒,赵无极还是我儒道之人,我观此人,怎么越发疯魔!!”姜冲虚对着宋之问开口抱怨道。

而此话,他也只敢在赵无极不在的时候说出来。

“无极真的触摸到八品的门槛了。”宋大儒看着赵无极离去的背影,陷入了沉思。

良久,宋大儒才开口道:“这是好事,由他去吧。”

刚才宋之问发动了“三缄其口”,封锁了此间发生的一切消息,但是唯独赵无极不受限制。

这意味着,赵无极是和他同境界的存在,才不会受到限制。这也就意味着,赵无极之前说的都是真的。

他真的触摸到了八品的门槛,甚至有可能半只脚,都已经踏入到八品的境界。

有八品大儒问世,对儒道而言,绝对是好事。

现在大离需要顶级战力,越多越好。

这样一来,就有人可以帮他分担压力,与他而言,也是好事。

“宋大儒,您难道要眼睁睁的看着那个疯子搅动这一切,甚至将您苦心经营的大离朝廷搅乱吗??”李江川此时也是忍不住开口说道:“若是如此,您的一切苦心全部都白费了,一旦得罪王公,之后我儒道的处境将极为艰难。”

“况且,今日方易说出了这么一番话,足以见得此子心生反骨,早晚也是祸患,而且他这一番话,若是那个疯子将之传出去的话,我们大离学宫的那些天才学子势必会遭到打击,甚至一蹶不振!!”姜冲虚此时也是开口说道。

“姬月痕,萧铭,这些天才若是折戟沉沙,进入魔域一去不回,那么我大离学宫那些学子,就是未来儒道的希望,但是现在,方易摧毁了那个希望,这些学子将来若是一蹶不振,甚至转修武道,道门,我们儒道将来可就真的后继无人啊!!”李江川此时和姜冲虚一唱一和,誓要逼迫宋大儒作出一个意见。

但是此时,不等宋大儒开口说话,赵喆却是先开口了:“两位大儒言重了,方易是我的徒弟,两位大儒说方易心生反骨,都不背背人吗??”

“赵喆虽然不是八品大儒,但是在七品巅峰已久,若是两位大儒再这么说我的弟子的话,赵喆第一个不答应,赵喆也想试试,圣人世家的大儒,到底是否有传闻之中更强大的战力!!”

赵喆这话说出来,两位大儒都是一怔,旋即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了。赵喆在十大顶级大儒之中,排名第三,仅次于赵无极和许守诚。

可赵喆平素里极为和善,从来没有什么过激的言论,此番能让一向平和的赵喆大儒用如此激烈的语气说出这番话,足以见得,赵喆大儒已经是怒极了。

“赵喆大儒息怒,老夫不是那个意思。”姜冲虚登时见好就收,连连道歉道:“可是方易今日之所作所为,有些不妥,老夫觉得,此事应该好生商量一番。”

“行了。”宋大儒一句话压下了两人的对话,他斟酌片刻,开口道:“赵喆大儒,姜冲虚大儒,李江川大儒,此番你们尽快回到东海督战,后续的事情,你们不要再参与了。”

姜冲虚和李江川微微一怔,宋之问现在将他们赶到东海是什么意思??

“此间后续的事情,由守诚大儒全权负责。”宋大儒继续开口说道:“无极那,我自然会去劝说,若是劝说不动,老夫就请大先生出手,为我们开辟战场,我帮助无极消消怒火。”

“王公那里,由王世重大儒做好解释,去稳住他们,多事之秋,不可出现内讧。”宋大儒再度看了一眼剩下的两位大儒:“夏宇大儒,无涯大儒,负责护送学子前往魔域,负责协助打开魔域封印,送这些学子进入到魔域之中。”

很快,八位大儒的分工便是分好了。

姜冲虚和李江川的脸色这才缓和了许多,他们听明白了宋大儒的意思,宋大儒不想在这个关键时刻出现其他干扰,他说让姜冲虚和李江川和赵喆一块前往东海,是怕赵喆出手,也怕他们和赵无极相遇,出现不必要的麻烦。

他们和赵喆一块回东海,既可以监视着赵喆,也可以遇到任何事情都及时向宋大儒禀告,一石二鸟。

王世重去稳住那些王公,是因为宋大儒担心方易的那几句话,传到那些王公的耳朵之中。至于让夏宇和萧无涯前往魔域,打开魔域封印,则是因为这两人实力足够强大,而且他们也没有站队选边,一直都保持着中立的态度。

另外一点,还考虑到夏宇和赵无极同样都在蜀中学宫,也怕夏宇协助赵无极,所以赶紧给他分个活干干。

至于许守诚,他是大离学宫的第一大儒,本来就是他全权负责巅峰赛的,他继续负责后续的事情,也是应该。

而宋大儒最为关键的表态,则是他要出手。

他要出手的意思就是,他不会让赵无极去向其他学子索要大儒之宝,若是关键时刻,他也会动手。

有了宋大儒动手,一切都不是问题了。

“东南海域,是我负责的领地。”赵喆大儒听到这番话,也明白了宋大儒的意思,他叹息了一声,开口道:“我若是死在东海,死得其所,今日回去,我会按照宋大儒的意思,守护好我的一亩三分地。”

“方易是我徒弟,他要去魔域,我很为他骄傲,去魔域的计策是我提出来的,我理应为之负责,他去,我也支持。”

赵喆此时一字一句的开口说着:“若是东海局势稳定,亦或者,方易死在了魔域之中。”

“赵喆对着四圣起誓,我将再来大离学宫一趟,替方易讨要个公道,若是诸位不肯给,赵喆当一回“疯子”又如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