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热病论篇第三十三(1 / 1)
黄帝问:有的温热病人,出汗以后又发热,脉象急促躁进,病情不但没有因为汗出而减弱,还出现了胡言乱语、饮食不下等症状,这是什么病?
岐伯说:这种病是阴阳交,是死症。
黄帝说:希望您能讲讲其中的道理。
岐伯说:人出汗依靠的是水谷进入胃里以后化生出了精微之气,水谷精气充盛,就能战胜邪气而出汗。如今邪气和正气在骨肉之间相争而出汗,表明邪气衰而正气胜,正气胜病人就能进饮食,并且不再发热,复发热是邪气遗留未尽,出汗是精气胜邪,如今汗出后又立即发热,是因为邪胜正衰。饮食不下,精气就得不到充养,而邪热留滞不去,将危及病人的生命。 《热论》中也说过:汗出而脉象躁进急促,则预后不良。现在脉象和汗出之后的情况不相符,表明精气无法胜过邪气,死亡的征象已十分明显了。而且语言狂乱是神志失常的表现,神志失常则必死。现在已出现三种死症,而毫无生机,尽管疾病可能因汗出而稍微衰减,但这只是暂时的,病人迟早会死。
黄帝说:有的病全身发热、汗出、烦闷,烦闷感不能因为汗出而得到衰减,这是什么病?
岐伯回答道:汗出而全身发热,是因为受了风邪的侵袭;烦闷而不得缓解,是因为下气上逆,这种疾病叫风厥。
黄帝说:希望您能详细地讲一讲。
岐伯说:太阳经为诸阳主气,主一身之表,因此太阳经最先遭受风邪的侵犯。少阴和太阳互为表里,外表有病,内里必然与之相应,少阴受太阳发热的影响,其气也随之上逆,上逆就是厥。
黄帝问:如何治疗?
岐伯说:治疗时应针刺太阳、少阴表里两条经脉,刺太阳来泻除风热之邪,刺少阴来降上逆之气,同时还要饮服汤药。
黄帝问:劳风的症状是怎样的?
岐伯说:劳风病的病位通常在肺下,发病时人会感觉头项强滞,头晕目眩,视物不清,唾出黏痰如鼻涕状,怕风而且浑身战栗,这就是劳风病的症状。
黄帝问:如何治疗?
岐伯说:首先通畅胸中的气道,使呼吸顺畅。其次是借助服药引太阳经的阳气,以解郁闭之邪。经过适当的治疗,肾经旺盛的青年人,三天即可痊愈;精气稍减的中年人,五天即可痊愈;精气已竭的老年人,则需要七天才能痊愈。如果病人咯出青黄色黏痰,好像脓一样,或者凝结成块,像弹丸那么大,应该使之从口或鼻中排出,假如痰不排出,就会损伤肺脏,肺脏受到损伤,就会死亡。
黄帝说:有的肾风病病人,面部浮肿,说话时气息打结、易激动而往往发不出声音,这种病可以针刺吗?
岐伯说:这种病属于虚症,不能用针刺法。如果不该用针刺而误用针刺,就会损伤真气,使肾脏气虚,五天后,邪气会再来,使病情加重。
黄帝问:邪气到来时的情况是怎样的?
岐伯说:病邪到来时,病人一定会感到气短,时而发热,并常常感觉热从胸背蔓延到头顶,并出现出汗、手发热、口渴、小便色黄、眼睑浮肿、腹中鸣响、身体重滞难以行动的症状。而妇女则会出现月经闭止、心中烦闷、不能进食、不能仰卧、仰卧就咳嗽加剧的症状。这种病就叫风水, 《刺法》中对此进行了详细论述。
黄帝说:希望您能讲讲其中的道理。
岐伯说:邪气能侵袭人体,是冈体内的正气先虚弱。肾是阴脏,风为阳邪。肾脏亏虚,风阳就会趁机侵入,因而会呼吸气短、时时发热、出汗。小便颜色发黄的是因为腹中有热邪;不能平躺仰卧的是因为体内水气上乘至胃,导致胃中不和的缘故;仰卧就会使咳嗽严重的是因为水气上逆迫肺的缘故;患了水气病的,一定是目下部先微有浮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