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章 对峙(2 / 2)

加入书签

“施允,你放肆!竟还敢吼朕!”

“臣,也不想这般对陛下,死里逃生,情绪难免有些激动,还请陛下恕罪!顺便,臣还想再问一句,陛下下次动手是什么时候?

毕竟,好运不常有,至少给臣一点时间,跟家人告个别。”

施允问完话,没有等来回应,只因,宣德帝被他们“气”晕了过去,也不知是真晕还是假晕。

温顺与施允眼神交汇后,背着宣德帝回了寝宫。

朝臣们目送他们离去,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心思,不想说出口,气氛很是压抑。

明泽问施允,“接下来该怎么办?”

“继续手头上的事,”施允调整情绪,回归到冷静状态,“咱们依着朝廷制度办事,陛下至少明面上挑不出个理儿。”

“那倒是,”明泽吐槽道,“大家这些日子都规矩些,也不知生死危机还会不会来,至少,咱们死后,不能被人扣上污名。”

这时有官员问道,“按照朝堂制度,我们还应该继续办理桑家冤案,可相关案宗已经毁于大火中,尤其是崇景帝时期的记录,烧了就没了。”

施允回道,“诸位不觉得有些字迹很眼熟吗?那都是咱们家中举的小辈誊抄的。因此案信息庞杂,小辈们都想帮忙,我怕他们添乱又不能打消他们的积极性,便玩笑话儿的,让他们将卷轴誊抄备份。

你们这些日子在暖阁中看到的,便是他们誊抄的书册,或许是觉得我给他们的任务太简单了,一群臭小子想显摆自己,又是模仿字迹又是做旧书页,瞧着手段虽然嫩了些,信息却无一错漏。

怕查案途中生变,我便留了个心眼,用上了他们的版本,那些原版,还在都察院中放着呢。”

“都察院?那可是温顺的地盘。不好!今日放火的就是他,以防他再次动手,咱们还是赶紧将证据取出来另放吧。”

案卷最后被搬到了刑部,督办此案的官员也一同转了过去,为防宣德帝丧心病狂再动手,施允下令,召集了武举中举学子,日日守卫。

加班加点的又过了六日,施允携带着最终结果,去寝宫面见宣德帝。

这六日间,宣德帝称病,再没有露面。

施允找上门时,宣德帝不想见他,并让温顺传话,“朕病了,没精力插手。”

温顺传话时,冲施允摇了下头,示意他宣德帝好得很,或许是心中憋着一口气,精神头竟然好了几分,当然,也或许是回光返照。

此事最后还得宣德帝定论,若直接用太祖秦章的空白圣旨,事后,容易被人诟病。这临门一脚,不得不踢呀。

温顺再次用眼神鼓励施允闯进去,施允瞪了他一眼,凑近小声问道,“可有皇子过来看他?”

“都来过,他不愿见,嫌闹。”

施允以为宣德帝知道自己时日无多,会在近期立下储君,可至今都没有动静,也不知这宣德帝究竟还憋了什么坏。

温顺回身进寝宫,施允瞅准机会,就从开着的门缝里挤入,温顺装作阻拦不及的样子,将人放进去了。

施允见到宣德帝时,他正捧着本佛经,挑眉见他进来,也没什么动静,极其淡定的将佛经又翻了一页。

施允跪地,捧出书册,“陛下,桑家冤案已有定论,其中明细,全在此书册中。”

宣德帝也没晾着他,开口之声比较平和,难不成,真是佛经的功效。

“桑家暗地里做了那么多的准备,朕不用看,就知他们成功了。朕已无力阻止,随你们吧。”

“陛下,程序中,还需您最后一审。”

宣德帝自嘲道,“有那个必要吗?那空白圣旨的公信力不是最大的?用它即可,何需我多此一举。”

“陛下,不合规矩,当朝事当朝结,这才符合办事的流程。”

“只是为了符合流程吗?”

“是。”

“呵!”

宣德帝放下佛经,“施允,若桑家归来,要诛杀秦氏复仇,你当如何选!”

“桑家的仇人早已经魂归地府,复仇一事,又从何说起?”

“朕这几日闲来无事,就看了看桑晴晓入城以来的行动轨迹,小姑娘不得了啊。当年构陷桑家之人,落马时,都与她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陛下,即便这些都是她做的,可您没有对桑家出手,您的后代也没有对桑家出手,又有何惧呢?”

“那我的几个儿子呢!贬了两个,病了一个,也与她无关?”

“陛下,您心里清楚,几位殿下的罪证是实打实的,都是他们咎由自取。”

“施允!你放肆!朕的孩子,也是你们的主子,怎可妄议!”

“陛下,您忘了我是什么人?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臣还曾亲手送亲儿子去刑场。错,就是错,若几位殿下不是皇室血脉,早就身首异处了,哪还能苟活到现在!”

“施允!你大胆……”

施允自己站起身,一腔孤胆,不吐不快,“臣,向来大胆!臣也希望用这大胆之言,骂醒您!

自大病一场后,您就变了,哦,不,应该说,自那次后,您贪生怕死,生怕大权旁落,患得患失间,渐渐展露本性。

可您想攥在手里的,却怎么攥也攥不住。大靖危机已现,您惊慌失措间,哪怕知道自己所行不当,却依旧不曾认错,不曾反思。

之后的行为,更是越来越荒唐。

臣,对您失望至极,今日当面质问您,曾经那个明理睿智的宣德帝,去哪了!”

秦穆徽被施允质问住了,罕见的没有发怒,侧头恰好看见了镜中的自己,被陌生的样子吓了一大跳,好半天才憋出了一句,“朕,没几日好活了。”

所以,内心茫然且急迫。

所以,自己过的不好,便见不得别人好。

所以,不想再收敛本性,万万人之上,为何不能肆意一回。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