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1 / 2)

加入书签

当发生系统性风险的时候,全球各个国家唯一想到办法就是放水,

08年的2月份,时任美利坚的总统宣布了一项168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的计划,一方面依然是给市场提供流动性进行缓冲,另外一方面则是继花旗,摩根大通,美林,还有瑞银相继宣布第四季度损失持续增加的财报,对华尔街的投资人是又敲了一头的闷棍。

其实到目前来看,美利坚的跌幅在经过头部的时候,陷入到了震荡的感情之中,今天跌一下,明天又涨一下。

作为全球经济的领头羊,美股表现得还是比港股或者其他市场都稳健的。

可是随着华尔街的投行纷纷宣布亏损加剧的时候,一件让人很不安的事情又在美利坚的土地上发生。

如果说北岩银行是次贷危机的第一个机构受害者,花旗集团的总裁是第一个下台的金融界的大人物的话,贝尔斯登就是第一个次贷危机下的牺牲品。

在08年2月到3月期间,贝尔斯登股价直接下跌了20%,市场上的传言似乎渐渐变成了事实。

贝尔斯登的资金链已经紧绷到了一个极致,在股价下跌的过程中,贝尔斯登原本拥有着180亿的储备现金,可是就在3月10号以后,仅仅只有两天时间,180亿的储备现金就被投资者兑付得只剩下2亿美金。

在次贷业务上,贝尔斯登也算是奋起直追的先驱者了。

贝尔斯登不但拥有着规模庞大的次级贷款,它同时也和市场上的超过5000名交易对手持有着近75万份衍生品合约。

一旦贝尔斯登资金链断裂,这超过75份的各种各样的衍生品合约就会相继违约,这可是美利坚财政部不愿意看见的。

所以眼看着自己的资金已经见底了,贝尔斯登不得不找传统的商业银行来借贷20亿美元,试图补充自身的流动资金。

然而贝尔斯登却被无情的拒绝了,因为对方认为贝尔斯登压根儿就没办法还清这笔钱。

纵然贝尔斯登依然握有着大规模的债券和衍生品合约,但金融的基石本质上就是信用,在贝尔斯登的危机中,没有人愿意当这个冤大头来陪着贝尔斯登一起玩这场游戏。

在求助无门以后,贝尔斯登不得不向美利坚的财政部门求救。

时任美利坚财政部部长的保尔森一看贝尔斯登的惨状,也是一个头两个大。

保尔森曾经是高盛的主席和首席执行官,当然知道贝尔斯登这种情况,最好的办法并不是让他破产,而是让其他大银行收购贝尔斯登,再把贝尔斯登的业务转嫁到大银行之中。

这种做法有点像银行的坏账划走的操作。

所以保尔森联系了摩根大通,希望摩根大通能够直接收购掉已经无法在市场上融资的贝尔斯登。

可是人摩根大通也不傻,在精算师对贝尔斯登全方位的审查了一遍后,开出了2美元一股的收购方案。

俗话说得好,光脚的不怕穿鞋的,贝尔斯登一旦宣布破产,就能引起大量衍生品业务的违约,对美利坚的金融市场将产生更进一步的攻击。

摩根大通一看贝尔斯登的管理层还不乐意?所以想转身拍拍屁股就走。

还是保尔森把双方拉回到了谈判桌上,终于在墨迹了一个星期后,摩根大通宣布以十美元一股收购贝尔斯登,总价11亿美元。

要知道在几个月前,贝尔斯登可还是百亿美元市值的五大投行之一的啊。

在这件事尘埃落定了以后,贝尔斯登的股东高兴的拿着钱跑了。

其实也不怪他们高兴,因为贝尔斯登的资产大部分都是高风险资产,它实际上是被自己给玩死的,如果没有美利坚财政部牵头,摩根大通也不会捏着鼻子将它给收购了,而等待贝尔斯登的只有破产这一条路。

而有了摩根大通接管贝尔斯登,很多交易对手和一些投资者都松了一口气。

危机暂时被缓解了。

在5月,保尔森宣布经济已经回升,金融市场即将再度迎来繁荣。

可是保尔森在贝尔斯登上的这一手操作,却给了市场一种极其不好的信号,那就是有问题别慌,咱们财政部会救你们的!

这也让贝尔斯登过后,各大投行失去了清理自身不良资产的动力。

如果自身不良资产清理多了,那对市场的影响也就少了,到时候自己会不会被美利坚政府放弃?

这种拷问存在于当时的每一个大型机构掌权者的心中。

而这种心理最重的,就属于雷曼兄弟了。

因为行业地位摆在那里,雷曼兄弟同样是五大投行之一,既然贝尔斯登可以被美利坚财政部救活,为什么自己雷曼兄弟不可以?

所以在意识到自身情况不妙的时候,雷曼兄弟并没有大规模的行动起来,尽量减轻自身的劣质资产,相反的还抱着一种你怎么着也得救我吧?我倒了会很麻烦的破罐子破摔的心理。

负债超过6000亿美元,你说麻不麻烦?

用200亿美元的实有资产,玩了一出30倍杠杆的衍生品游戏。

可是事情的走向并没有如同雷曼兄弟打得如意算盘那样,美利坚财政部开始了整顿金融行业的动作。

08年6月中旬,房屋贷款的违约率持续上升,房屋拍卖的数量较前一年同期上升了50%。

在行为金融学里面,有一种模型是某个标的不断上涨,投资者买入的意愿会随着标的上涨而越来越高,反应的是投资者本身的预期一次又一次的被刷新,也在内心中一次又一次的自我怀疑后,将会给这个标的设立一个比一个高的目标。

以上的情况其实也反映在下跌的过程里面,当一个标的持续不断的下跌,民众对于它的心理预期也会一步一步的下降。

这在楼市和股市上都十分普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