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1 / 2)
这次的天幕不一样,天幕中出现了一个短头发的女子。
没等开始播放,一些食古不化的老学究开始纷纷跳脚,气急败坏道:“这后世女子短发,伤风败俗,有辱门楣啊!”
也有闺阁女子看着天幕中女子的服装,好奇道:“这服饰好生新奇。”
{汉字简化始末
其实汉字已经简化过好多次了,有些成功了,有些失败了。最轰轰烈烈的应该就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那一次。}
【现在用的简体字,大部分在古代就有】
“汉字?”汉朝历代皇帝都注意到了“汉”这个字。
{当时部分知识青年发起了反对封建主义的思想解放运动,提倡白话文,一些比较激进的还提倡废除汉字,改用拉丁文,说“汉字不灭,中国必亡”。
汉字是愚民政策的利器,说“中国文字既难传载新事新理,且为腐毒思想之巢窟,废之诚不足惜”。还说“汉字既然不能不改革,尽可直接的改用拉丁字母了”。}
【汉字就是中华民族的图腾】
【没有汉字,中华以何延续?】
【我觉得钱玄同就是故意这么说的,为了折中】
【上下五千年,一脉相承,秦时的文字现在人还能看得懂】
具有敏感度的帝王们第一想法就是:究竟发生了什么,会让后世人认为必须自断文脉?
至于反对封建主义和愚民政策嘛,那所有封建大家长都背后一身冷汗,当做没看到,毕竟他们也不能拿后世人怎么样,不能拿天幕怎么样。聪明人自然知道,这种事情需要顺应时代的洪流。而处在历史这艘大船行驶路上的风尖浪口的皇帝们,只能气急败坏地下令,不让民众看天幕。
但是天幕,不可能如他们所愿。只要是华夏人,一心向着华夏的,只要天幕在播放视频,只有一直闭着眼睛,才能看不了。哪怕在屋里,也能看到!
大部分朝堂上的人精也认为,钱玄同是故意说的,中庸之道刻在华夏人的骨子里,如果大部分人不会同意,那么只要先提的方案够极端,大部分人都会退一步,从而接受相比之下不够极端的最终目的。
同时,明清时期的腐儒们怨声载道地吆喝道:“祖宗之法不可变!这要求废除汉字的人简直是其心可诛!”
{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为了国家进步,一部分人产生这样先推翻再重新建设的想法也是能理解的。
不过改用拉丁文还是遭到了大部分人的反对。
当时的一些语言文字学家就提出了简化汉字的主张。带头就是钱玄同,他提出了《减省现行汉字的笔画案》,在当时获得了通过。后来还有《太白》主编陈望道联合上海的文字改革工作者,组织简体字推行委员会在一些刊物上直接开始使用起了一批简化字。
在这些人们的推动下,1935年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就公布了《第一批简体字表》,里头有324个简体字,并且规定凡小学,短期小学,民众学校各课本,儿童及民众读物均应采用部颁简体字。这获得了当时很多教育界和文化界人士的支持,认为是有利无害,可以省学习之人的脑力,增加识字的人数,写字刻字也都会更加方便。但是呢,这项举措也受到了保守人士的强烈反对,国民政府迫于压力,第二年就把改革停了。民国时候的汉字简化就这样夭折了。其实后来1952年我们台湾也提出过汉字简化,只不过又因为很多人反对,所以没推行下去。}
“增加识字的人数?”有文人看到了这一点,表示诧异。
{再之后就是我们最熟悉的那一次汉字简化,1956年的时候国务院公布了《汉字简化方案》。而在这之前,汉字简化计划已经经过了很多年的酝酿。
1951年教育部就拟出了《第一批简体字表》,1952年的时候呢,中国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的语言文专家们在这基础上进行增删,拟定了第一稿,收简体字700个,后来经过一年年的讨论修改,在1954年的时候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第五稿,于次年在报刊上发表,向全社会征求意见。}
“后世的皇帝官员竟然会向社会征求意见吗?”这是大部分普通人的第一反应,对于古人来说,尤其是普通人,是不可能有识字机会的,所以对于汉字简化的想法并不多,但是看到这里,内心深处隐隐地有了盼望。
同时,贪官污吏和王公贵族也发出了抱怨的声音,只有他们自己知道,鄙夷不屑的背后是不知道为何而来的不寒而栗。
明朝赵王朱祐椋满不在乎地说道:“向社会征求意见?嘁,那群泥腿子能知道什么?”
{5个月收到意见5167件,97%表示赞成。然后到了1956年,国务院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公布汉字简化方案的决议》。建国后第一次汉字简化正式开始推行开来,慢慢在我们心中扎根,也是因为这一次绝大多数的简化都是比较科学的,符合汉字规则的。
比如这次很大的一项工作就是整理了大批的异体字、俗体字。
什么是异体字呢?顾名思义,就是一个字的不同写法。比如泪字之前就是有淚和泪两种写法的,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文化就会发展出不同的写法。
那俗体字呢?就是古代流行于民间的通俗字体,古人也嫌有些时候写字麻烦嘛。那么使用中就会产生一些节省笔画的俗体字。明朝诗人吕留良就曾经说,“自喜用俗字抄书,云可省功夫一半。”只不过在古代,这些字并没有被官方扶正认可。
那这次汉字简化就把一部分俗体字扶为了正体字,同时把异体字也都规范了。除此以外呢,当然也按一定的规律自创了一些简化字,比如用造字规则构成新的形声字会意字,如草书楷化,比如在保留大致特征轮廓的基础上做节省,一些特殊字实在没办法了,就换用简单符号代替等等。
然后就出现了我们熟悉的易于书写的简体字。
不过,有些人可能知道,这并不是我们建国后的唯一一次汉字简化。后面还有一次,1977年的时候,《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公布。因为经过第一次简化后,很多人认为汉字还是不够简单,最好再简单点,笔画不要超过10画,那学起来不是更方便吗?二简不是简化新的字,而是把一些已经收录的常用字再简化一遍,比如一些难写的字就改为同音的简单的字,如鸡蛋的蛋当时就写成了元旦的旦,泰国也变成了太国,太阳的太,然后又把一些复杂的偏旁删去简化,或者换成了新的写法,比如雄,当时是成了这样,只留了左边部分,还有餐,只留了左上角。
不过,第二次汉字简化发布几个月后,胡愈之、王丽、周有光的23人就联名写信给有关部门,要求不要采用二简草案的简化字。这些制定“一简字”的老一辈专家们认为,二减字简化的非常不妥,有一些字根本就是生造,也完全失去了汉字的美感。
写完这信的第二个月,国家教育部、中共中央中宣部就分别发出内部通知,在中小学课本、教科书和报纸、刊物、图书等方面停止使用二简字。}
教育部,中宣部。到底是什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