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色:字体:[很小标准很大]

第262章 谋臣对决,长安异动!(2 / 2)

加入书签

        而精神的消耗,是需要补充的。

        恰恰军中几乎断水,司马懿此刻口中亦是干涩得很,喉咙像是要着火了一般。

        <div  class="contentadv">        加上数个时辰被诸葛亮的擂鼓、喊杀、马蹄声的魔法攻击,现在的司马懿,只想好吃好喝一顿,然后好好的睡一觉。

        至于计策

        平舆被攻下,新息打不下来,还有什么计策?

        只能是将平舆往死里的打!

        同时

        后路的问题,也该提上日程了。

        魏军在汝南一败,虽然很是丢脸。

        然而他们非是魏军主力,等魏王将魏军主力带到汝南之后,这汝南的归属,尚未定呢!

        乾坤未定,他何必打生打死?

        因为名誉之事便恼羞成怒,甚至想要一死了之。

        司马懿只能用一个字来形容这种人:

        蠢!

        此战一败,他风评确实会不好,但只要他能一直受到魏王重用,这一败,又算得了什么?

        事情的轻重缓急,他可是分得很清楚的。

        另外一边。

        褒信城中。

        诸葛亮正在堂中查看褒信城的户籍文册,对城中上下官吏,都重新做了一番了解。

        仅昨夜闲暇时间,他便将褒信城内外官吏召见了个遍。

        其中擢升五人,罢黜七人,起用十人。

        用一夜的时间,便将褒信城内外的情况,掌握在手了。

        “军师,那魏军缺粮又无水源,白白放其离开,实在是可惜了。”

        庞德看着面前这羽扇纶巾的中年文士,心中除了佩服之外,那还是佩服。

        这是铁人啊!

        通宵干事,仅仅用一夜的时间,便将褒信城的内外情况都摸得一清二楚。

        并且下放政令,安抚民心.

        每一个环节都被他考虑到了。

        难怪其被称为当世管仲、乐毅。

        盛名之下无虚士啊!

        “可惜?不可惜!”

        诸葛亮挑眉望了庞德一眼,说道:“我军能攻下褒信,本就是弄险了,焉有余力前去阻击司马懿万人之军?”

        庞德却不这般认为。

        “褒信城中,也有万余兵丁,倾巢而出,难道不是魏军敌手?况此时敌明我暗,应是有机会的。”

        诸葛亮没有否认,只是笑着说道:“机会自然是有的,那也仅仅是机会而已。而风险更大,我等倾巢而出,万一褒信不保了,那该如何?剿灭魏军重要,还是守住褒信重要?”

        剿灭魏军重要,还是守住褒信重要?

        庞德沉默了。

        而诸葛亮的话语,却是没有停下来。

        “我军是有万人以上,然在慎阳盘桓的魏军,加上司马懿这支,也有数万人,人数比之我等,更多,甚至,因张苞兵行险招,导致太子骑军损失惨重,而虎豹骑可还在,人数我们比他们少,骑兵他们比我们实力更强,人数更多,孰胜孰负?”

        听诸葛亮这番话,庞德便更是沉默了。

        “我军粮草不济,在汝南的兵力并不多,现如今虽然已经占据主动,然而这个主动却需要用兵力去维持,若伪王曹丕亲至,带着十数万魏军主力过来,我等可有主动?”

        荆州久战之地,元气都没怎么恢复过来,便又兴大战。

        粮草供应不足啊!

        即便是从江东那边敲了竹杠,但粮草还是捉襟见肘。

        至于通过商盟,从魏国转运粮草过来,这还需要时间。

        而现在.

        汉军可就差这点时间。

        差这点时间,无法将荆州的大军调度过来,差这点时间,他便只能谨慎行事。

        魏军可一败再败,但其主力过来,汝南局势便又会再变。

        除非刘禅能够解决粮草问题。

        然而.

        要经略汝南,便要稳住徐州,因粮于敌这个计策便不成立。

        毕竟是要徐州民心的。

        当然

        即便是不想着汝南的民心,想要在徐州因粮于敌,那也不容易。

        魏军前方苦战,汝南的粮草都被消耗得差不多了。

        百姓都成穷鬼了,榨不出多少油水出来。

        这因粮于敌,也得敌人有粮草才行啊!

        敌人无粮草,那还因什么粮,于什么敌?

        “军师.我,是末将鼠目寸光了。”

        论起嘴皮子,这个世道,怕是少有人能够跟诸葛亮争锋,譬如现在的庞德,八尺大汉,此刻低着头,就像是大只鹌鹑一般。

        “平舆如今被我军攻下,我等也应该进入下一步了。”

        守住平舆?

        这是在赌。

        赌赵云的守城能力。

        但.

        这种赌还是太冒险了。

        刘禅与诸葛亮,都没有将所有的希望放在赵云身上。

        或者可以换句话说说,要想守住平舆,仅凭赵云一人还不行。

        得让汝南动起来,得让江东动起来,得让徐州动起来。

        魏国这只大老虎,现在爪牙尽在,要想与之正面交锋,还是为时尚早。

        起码现阶段的汉军,面对魏军主力,在整体上,只能采取守势,而非是攻势。

        最起码,今年不行。

        明年不一定行。

        后年有一定希望。

        三年后,便可正面与之为敌。

        然而.

        现在的机会太好了,以至于让汉军更早的参与其中。

        既然是过早的参与与魏作战,那自然要有多一点的准备了。

        不准备多亿手,他诸葛亮不放心啊!

        与此同时。

        远在数千里之外的关中。

        长安城中。

        一身官袍在身的钟繇,面色很是难看。

        他的眉头深锁,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眼神充满焦急和忧虑,脸色变得苍白,额上青筋暴露。

        而原因,正是因为手上的这一张军报。

        军报中的内容很是简单,领军函谷关的一支魏军,擅离职守,朝洛阳进发。

        这支魏军,恰巧,便是之前被曹彰带出去的那一支嫡系部队。

        一股不祥的预感,已经在钟繇心中升起了。

        一想到某种可能,他仿佛触电一般,整个人一个激灵。

        魏国!

        魏国难道要有变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