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开设学校(2 / 2)
“保证他失意时能来学校,学校给他当庇护所。”
“或者交给他更高的技术,亦或者给他进入辅导班,专门辅导考科举!”
众臣点点头,不由得惊讶于沈旺想的周全。
刘广之却是不悦的问道:“大人,凭什么工人的薪酬,要比先生们的高,都是签订十年合同,一个年薪五十两,一个年薪八十两,凭什么?”
“凭什么那些工人,拿得比我们高贵的读书人要多?”
沈旺想冲上去,给这刘广之两耳光。
他想了想,忍住了,耐心说道:“因为那些读书后出来当先生的,他是批量化生产的!”
“他的任务,就是教导那些孩子,他付出的脑力!”
“而中高级工匠,不止要付出脑力,还需要付出体力。”
“明白了吧?”
“刘广之?”
刘广之撇着嘴后撤下去了。
朱元璋点点头,同意了这个策略。
刘伯温却是问道:“如此一来,岂非全国都在变动?这般变动,恐那些多年老吏承受不住啊?”
“承受不住,那就退呗!”
“他跟不上节奏,凭什么要别人跟不上节奏?”
沈旺刚刚说完,看到刘伯温神情,瞬间明白了什么。
他转身看过去。
发现朱标、朱元璋、太子妃三人,一脸诧异的看着自己。
再转过身来,发现文武大臣都一脸怪异望着自己。
沈旺心头暗叫不好,忘了一个事情。
封建王朝,向来是求稳,不希望民间有变革的。
因为民间没有变革,他们作为食肉者,就可以一直安安稳稳坐在高位上,不需要考虑太多。
甚至有时,为了遏制民间变化,如清朝等,甚至推出三十三两银的制度,就是要竭尽全力的压制百姓精力和脑力,让其没有空闲时间提升自己,自然就不会引起变革和动荡。
这是所谓愚民策略,很有效的。
在没有外敌来时,这策略只要一直能用,就能保皇权持续下去。
当然,要是遇到外敌,那就跟废清似的,被人一脚踹下神坛,反击之力都没有。
而沈旺也是意识到了,自己刚刚那话,触了众人的眉头。
绝大多数都是希望,安安稳稳的在一个高位,活到退休,最好什么变化都没有。
而自己那一番话,几乎等于告诉文武大臣们,赶紧学。
再不学,过几年你会的技能和知识就不管用了,迟早给你从官位上踹下去。
“陛下,诸位!”
“变革是必须的。”
“求稳,求不变,甚至说,发展不如不发展,这话在没有外敌时,是可以的。”
“但我们明显不行!”沈旺直言道:“我会开设各种班级,辅助各位共同进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