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亲征高句丽(1 / 2)
公元644年,唐贞观十八年,李世民45岁了,如意刚满20岁。
七月,李世民下令要率大军亲征高句丽。事出原因,高句丽大臣泉盖苏文杀其王高建武,立高建武侄高藏为王。是年,百济攻占新罗40余城,复与高句丽连兵,谋绝新罗入唐之道。新罗向唐求援,唐遣使至平壤劝盖苏文罢兵,遭拒绝。高句丽不但与百济联兵,进攻新罗,还遣使前往漠北,挑唆薛延陀汗国与唐的关系,大有要抗衡唐朝之势。于是,李世民决定对高句丽用兵。
这天傍晚,李世民驾临延嘉殿,他揽着如意坐在席子上。
“陛下,我听说过几天你要亲征高句丽了?”
“对,过几天去洛阳,从洛阳出发。”
“陛下,你有必要亲征嘛!派个大将去征讨就行了,何必自己去,从长安到高句丽,有几千里路呢。”
“如意,你的话跟朝上那些大臣说的一个样。”
“所以,陛下,你究竟是怎么想的?为何要亲征?”
李世民摩挲着如意的肩膀,长叹一声:“如意,这两年朕明显感觉精力不济,朕老了。”
“陛下,你今年才45岁,正当年,老什么!”
李世民摇摇头,继续道:“朕总是回忆年轻时候的事。如意,可惜你没见到朕年轻时候!朕从小熟读兵书,十几岁就开始领兵打仗,征战四方,而且朕不是躲在军帐内运筹帷幄,而是冲锋陷阵,一马当先的那种,可以说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那个时候朕是多么意气风发,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朕想念那个战鼓雷鸣,金戈铁马的战场!如果朕不是皇帝,那一定会是名留青史的大将军。”
如意似乎明白了李世民的心境!安慰道:“陛下,你现在也会千古流芳了。世人都道,大唐皇帝李世民是文能提笔定乾坤,武能上马平定天下。”
哈哈哈,李世民开心地大笑一声,道:“看来这十八年朕兢兢业业的,没白干。”
“不过,陛下,你这一走,得什么时候回来?”
“这个嘛,最起码要明年了,要看战况。对了,如意,这次出征,你随朕一起去吧。”
如意一怔,抬头看向李世民,不解道:“我去?陛下,你这可是打仗,我跟着去做什么?不合适吧!”
李世民低头睨着如意,认真道:“如意,朕想让你陪伴左右。”
李世民的眼神真诚无比,倒让如意无法拒绝,她也不知李世民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但还是应道:“你真想我随军?”
“是。”
“那,好吧,听你的。”
就知道如意会答应,李世民笑了下,低头亲吻了一下如意的额头。其实,李世民的想法是,他亲征高句丽,留下太子李治监国,但又担心李治与如意之间产生感情纠葛,所以干脆就把如意带在身边,这样他放心。
这天上午,如意坐在院子里的藤椅乘凉,眉宇间蕴藏着一丝哀愁。
杏雨来到如意身边,道:“才人,过两天您就出发了,小人给您收拾好了包袱。”
“好,多带点厚衣服,高句丽那边冬天很冷。”
“是,小人还给才人准备了好几套胡服,方便骑马。”
“你有心了。”
“才人,您这次去,不能带着小人吗?”
唉,如意叹息一声:“我跟着去都已经很不方便了,还带着你,更不方便。我这次去就是充当陛下的侍女。”
“也对,对了,才人,太子殿下来了。”
“怎么不早说!”如意一惊,赶紧起身。
一身银色圆领袍的李治大步走进了院子,冲着如意一作礼,道:“见过才人姐姐。”
“武才人见过太子殿下。”如意也恭敬地回礼。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