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一章再临冬州(2 / 2)
满府的戚哀啜泣声里,老侯爷目光沉痛的抚上了儿孙的棺椁,他什么话也没有说,只是那倏然伛偻下来的身影,却让他整个人,都仿佛苍老了十载岁月。
哪怕停灵四十九日之后,大老爷和大公子的棺椁下葬,靖阳侯府的哀戚之象,也仍旧未曾消散。
到最后,还是那年祭祀的时候,老夫人抚着长子和长孙簇新的牌位,对其他的子孙们说,那些不好的事情都过去了,之后的日子,会变的好起来的。
可惜,世事无常,终究是天不遂人愿……
崔瑜和崔珍坐在绘芳园中心的那棵,十几年前,由兄弟姐妹们一起栽下的海棠花树下,叙起了许多幼年之时的事情。
这棵海棠树初初长成的时候,大堂兄崔晋曾经带着他们拿湖笔蘸了金墨,在红绸上面写心愿,兄妹几人背着丫环们,偷偷的攀上树枝,将那承载着美好希冀的愿望挂上枝头。
可那些希冀,也终究随着那些不知道在哪场风雨里面,飘落四处,不见了踪迹的红绸,一起消散在了无常的岁月里。
等到亲人逝去,他们再走到这棵海棠树下的时候,才发觉那些东西,已经不知何时,便全然不在了。
憾事一场接着一场。
可那最遗憾的亲人永别,阴阳相隔,难道真的要再次降临在他们的头上吗?
崔珍低了低头,将自己随身佩戴着的平安符取了出来,认认真真的放在堂妹手心。
“四妹妹……”她倾了倾身子,紧紧的抱住了崔瑜,轻轻的道。
“几位哥哥还有裴小侯爷,他们定然都是能够化险为夷的,我等着你与他们一起回京,参加我的及笄礼,还有我的婚宴,你们一定都要好端端的出现,我们、我们……都要好好的。”
……
金乌代替圆月悬于天边的时候,四太太带着崔瑜在松鹤斋向老夫人辞行,又由其他的家人们一起送到了府门前。
正值十五,前线又出了差错,从宗室贵眷,到平民百姓,上香祈福的人愈发多了起来。
车马人潮拥挤的很,四太太便临时换了路线,命驾马的小厮转道西行,一路避开拥堵的人潮,往西城门的方向而去。
到了京郊的时候,母女俩又去了崔家位于此处的别院,并不敢拿疆场上的事情引老侯爷担忧,只是向管事询问了老侯爷的近况,又端端正正的在老侯爷的屋子外面磕了几个头,便静悄悄的退了出来。
一行人仍旧朝冬州的方向疾驰而去。
两地相隔甚远,先时回京,崔瑜满载二十几辆车马的辎重,慢慢悠悠的从冬州行至京师,便走了足有半个多月的功夫。
就连之前四老爷携妻儿回京述职,也走了有十日之久。
可这次大家轻车简行,由两列府兵护卫着,仅带的几箱行囊,也不过是给这支西行的队伍,增添了一辆马车而已。
等到抵达冬州,距离母女俩离京的那日,也只是过了寥寥七日而已。
四老爷提前得了信,虽然暂且离不开军营,但也遣了亲兵至城外相迎。
崔瑜跟在母亲身后,一边听着他们回禀这冬州的近况,一边打起车帘,环视着这座兵将无不枕戈待旦的城池。
愈是往前面走,那肃杀的氛围便愈是浓烈,连马匹都忍不住发出了焦躁的嘶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