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七章 姚常青送信(1 / 2)

加入书签

第四百七十七章  姚常青送信

古代的县衙,总是会给普通人一种神秘而又威严的感觉。

第一点是因为县衙既是地方的行政中心,也是司法机关,县太爷大权独握,往堂上那么一坐,就是判案的法官,什么事情都管,鸡毛蒜皮的事情也好,人命关天的事情也罢,只要拿惊堂木往桌子上一拍,就算是开庭了。

第二点则是因为县衙建筑本身的威严气派使然,大多数的平民百姓只要到了县衙门口一站,立刻就会心中诚惶诚恐、不知所以。

而这常山县的县衙也是如此,县衙大门面阔三间,中间是明间过道。黑漆的大门上,有两个狰狞的兽头门环,门房右侧设置了鸣冤鼓,据说是供老百姓击鼓鸣冤之用。不过,旁边又放置了两块石碑,上面分别刻着“诬告加三等”、“越诉笞五十”的字样。诬告自好理解,而越诉指示的就是越级上诉,比如说常山县的老百姓有了事情,不到常山县县衙鸣冤,却跑到上一级的衙门告状,那就是越级上诉了。

除了这些以外,最为显眼的就是县衙大门的右侧门柱上,挂着的“安国军浙军第五师师部”的牌子,以及正在站岗的几个安国军士兵。

走进常山县县衙的大门,就会来到第二道门“仪门”,就像龙虎山天师府的布局一般,就连“文官下轿,武官下马”的规矩都是一般。不过,也有一点不同,那就是普通老百姓不能从这里通过,只能出入旁边的便门。

所有衙门无论大小,中心都是大堂,常山县县衙也不例外。只不过,因为现在已经是民国,不会有县衙、县太爷这一说,所以这常山县县衙已经是荒废有些年头了,自从浙军第五师前段时间移防到常山,并把这县衙当做了师部的所在地,董建城这才命令部下把这县衙里里外外全都打扫了一遍。

如今从外面看,倒还真看不出有什么荒废、破败的感觉。不过,这县衙大堂内已经是空空如也,原本的那些什么“肃静”、“回避”的牌子、十八般兵器、青旗、皮槊、桐棍、蓝扇、官衙牌、堂鼓等等,这些公堂之上必备的东西,都已经被董建城命人给扔了个干净,说是他看到这些东西就烦。

能够被保存下来的唯一装饰,也就是这县衙大堂之上,悬挂的“**高悬”的横匾,主要用来标榜官员的清正廉洁以及明察秋毫。不过,事实上,古代衙门,暗无天日的永远要比**高悬的多。

除此以外,整个县衙的大堂可以说是空空如也,而姚常青却正站在这空旷大大堂内,焦急地等待董建城的到来,身后还有两个士兵在对他进行监视。这要放在以前自然不会是这种待遇,但他现在已经成了第31师的俘虏,再回到浙军第五师来,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姚常青在来县衙的路上,也不知是不是心中作怪,竟然绝对碰到的那些浙军第五师的军官、士兵们,看他的眼神都不一样了。

因为太过紧张的缘故,所以姚常青的双手一直在来回不停地揉搓,这就使得两只手掌上更加的粘稠了。今天晚上,第31师在城外的野战工事刚刚匆匆挖完,姚常青就被林阳命令,把那封劝降信给送进城,交到董建城的手里。

面对林阳的命令,董建城没有办法拒绝,他非常清楚地知道如果要是拒绝了,自己的下场绝对不会好到哪里去。就这样,姚常青就孤身一人,揣着林阳亲自写的那封劝降信,来到了常山县城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