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七章 献女(1 / 2)

加入书签

一个叫锥古的莽夫,强势闯入了前三!

仅列于项羽之后,就连龙且和钟离昧都被挤了下去!赵郢翻看了一下前几场的成绩,不由哭笑不得,这货在石锁一项上,竟然跟项羽直接打平,但是在骑射上直接交了白卷,然后又在今天的对决中,直接凭借一身蛮力,简单粗暴地横扫了龙且和钟离昧。

主打的就是个莽!

这货身材高大,接近两米,站在那里,看着比项羽都要高出一线,而且身材壮硕,跟个门板似的,看着就满满的安全感啊。

忍不住笑着开口。

“壮士!你可愿意留在我身边,做一个执戟郎……”

项羽:……

锥古看了看比自己还要高出半头的赵郢。

“你就是皇长孙殿下?”

赵郢闻言,不由眉毛轻挑,笑着点了点头。

“不错!”

“俺听说,皇长孙殿下是天下第一猛将,比俺力气都大,你要能接俺一锥,俺才信你——额,俺的铁锥没带着……”

这货,说着,还郁闷地挠了挠后脑勺,憨态可掬,瞧得赵郢忍不住哈哈大笑。

这不是也不傻嘛——

“跟我回去,我可以给你一个机会……”

这货当即喜滋滋地就站到赵郢身后去了,那干脆利索的劲儿,哪里还有半分憨傻呆愣的模样!

只有项羽,无语望天。

跟着赵郢走的时候,他跟锥古两个人,一左一右,这种并驾齐驱的感觉,让他觉得别扭非常。

……

第二天的兵法考试。

锥古这货干脆利落地直接弃权,至于跟赵郢比武——自从见过赵郢的演武场,从项羽手中接过赵郢使用的那根长戟的之后,就再也不提了。

人家武器就五百多斤——

不过,项羽得去。

他借口避嫌,不愿跟锥古一起跟在赵郢身后,骑着自己的乌骓马,直奔考场。

目前,自己虽然石锁,弓马骑射和实战,三项第一,但要想拿下状元,也得打好最后一战。

实战都能冒出来个傻大个,焉知兵法推演会不会出什么幺蛾子。

兵法推演,考官都是从咸阳卫戍军中抽调出来的中级军官,他们未必见得兵法有多么高明,但看看谁胜谁负,还不在话下。

当然真要是遇到了难以裁决的情况,还有赵郢、尉缭子和王翦老将军这三位主考官在,可以保证让大家心服口服。

但兵法这一块,对普通人来讲,实在是太考验一个人背后的家庭底蕴了。

你有天赋,不一定有机会,不是谁都能有一个当皇帝的爷爷,资源无数,也不是谁的大父和阿翁都是兵法大家,耳濡目染。

也不是谁都有一个叔父,天天带着,耳提面命。

也不是谁都是幸运儿,当个大头兵,都能被人当军官来培养,兵书不要钱似的扔过来,还有大佬亲自传授其中精要。

这世间,更多的,还是虽有心思,亦或是有点天赋,但却没有机会的普通的人。

他们就算是侥幸对兵法有所接触,也大多都是有点粗浅的皮毛,故而虽然参加的人很多,但真有水平的却是寥寥。

很多人之所以过来参加武举考试,只不过是想凭借一身武艺,搏一个前程罢了。

故而,整个的兵法考试,进行的其实挺快。

仅仅一天,就出了结果。

项羽以犀利霸道的兵形势之法,干脆利落地击败了所有人,以石锁,骑射,实战和兵法四项第一的成绩,成为大秦第一次科举考试,武举考试的武状元!

第二名,出身齐国姜氏的姜时,凭借着兵法上的出色表现,后来居上,击败龙且和钟离昧,成为榜眼。

龙且屈居第三,荣膺探花。

出身东海郡的钟离昧、出身渔阳郡的高元武和出自河东郡的赵钦紧随其后,分别夺得第四、第五和第六!

当天下午,皇长孙赵郢、太尉缭和老将军王翦,亲自为六人披红挂彩。

又有玄甲精锐护持,特许走官道,跨马游街。

主打的就是一个荣耀加身!

都是赵郢根据后世电视剧提出的小细节,不过效果立竿见影,除了项羽心情有些复杂外,其他大多数人,在前呼后拥,玄甲开道,众人瞩目,和来自皇长孙殿下、太尉缭和一代传奇老将王翦的勉励声中逐渐迷失了自我。

一个个挺胸抬头,踌躇满志。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这种荣耀感,在始皇帝亲自召见,在大殿之中,温言勉励,赐宴款待之后,达到顶点。

哪怕是项羽心比天高,都忍不住心神摇曳。

“大秦能取天下,实非侥幸,单就这收买人心的手段和对待人才的这种态度,就远非其他诸国……”

看着眼前的这一幕,项羽和姜时等人,不由心情有些复杂。

跟其他人不同,项羽原本是要立志推翻暴秦的,结果被皇长孙赵郢给强势拿捏,为了避免自家叔父被朝廷直接剿灭,只能暂时屈服。

而姜时祖上本来就是齐国的国君,虽然后来被田氏所代,但身为这一代姜家最出色的男子,骨子里又何尝没有想要恢复荣光的意思?

但跟项羽不同,始皇帝灭齐,对他们来讲,算不得什么仇恨,真要细说起来,甚至还有那么一丝恩惠的意思。

故而,今日看到始皇帝在大殿上的威仪,心中有点五味杂陈。

武举这边尘埃落定,但文科那边的成绩,就没那么快了。因为此次文科考试,牵扯到了算学、阴阳学、法学、农学、医学、墨学在内,共计六个学科,几乎涵盖了当今所有主流的学派。

所以,朝廷这次组织了各家学派的博士,进行统一阅卷。

由于糊名誊抄制度的推行,阅卷保持了最大可能的公平,当然,世间没有绝对的公平,家学渊源的,有长辈可以参与阅卷的,还是能从答题的情况,看出一丝端倪,但这都是极个别的,而且一般这种出身的,就算是凭自己的真才实学,也足以中举了。

倒也不至于影响公平。

至于秀才科,则是由赵郢、李斯和蒙毅三人亲自批阅,排出名次之后,呈请始皇帝定夺。

三个人都没有回去,当天晚上加班加点,对秀才科的试卷进行批阅。

赵郢不动声色地把所有加了标志的试卷,都判了优等或者是良好。李斯和蒙毅倒也没有发现什么特别的端倪,就算偶尔意见相左,但也考虑到皇长孙殿下的态度,跟着赵郢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毕竟,敢来参加秀才科的,也没多少真正的庸才。

当然,像张苍这种,是属于特例。

这货本身是法家学徒,韩非子和李斯的同门师弟,结果第一场,法学考试,疯狂攻击法家各种条款,愣是把一场简单的法家考试,考成了论文答辩。

算是自爆。

第二场,《铸军魂》的考试,又旁征博引,从各种角度,历数大秦政策的残民害民之举。

关键是这货,这些年游历各地,还言之有物……

成绩,当然是稀碎。

科举取士,第一关,立场考核就直接判了死刑。

但第三场的策论,是考的真好啊。

真正的言之有物,切中时弊,思路清晰,框架分明,有大方向的引导,又有小细节上的考虑。

“人才难得啊——”

哪怕是一向性格严谨的蒙毅,都忍不住感叹再三,仔细地反复通读了数遍。

“此人之才,足以理一郡之地……”

赵郢也忍不住给张苍这货点了个赞。怪不得这货后来能做到丞相,这份施政能力,真的让人很惊艳。

尤其是一些细节上的把握,就算是以赵郢如今的目光来看,都觉得受益匪浅。

这已经是一个成熟的官吏了。

听着赵郢和蒙毅,对这份试卷赞不绝口,欣赏有加,还齐刷刷地给判了一个特优,李斯默然不语,试卷虽然涂名誊抄,但身为同门师兄弟,他自然一眼就能看出这份试卷出自何人之手!

张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