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二章 范增:我就是去看看(2 / 2)
可惜此等人才,生于大秦始皇帝之家!
但小仁小义,不足以救天下。
天下苦秦久矣,暴秦不除,天下百姓动辄得咎,惶惶而不可终日;暴秦不除,有志之士,怀瑾握瑜,而学无所用,列鼎之家,荣耀无所继,血食祭祀不得存。
为天下抗命奔走,此为大义,无回旋余地。
“世间多沽名钓誉之辈,也多汲汲营营,挖空心思想要贪渎的小人,或许——”
被称为子微兄的老者说到这里,微微沉吟。
“或许我们不必急着去见范兄,这几日,不妨先在这附近走一走,看一看,看看这个慈善堂到底是个什么光景……”
宽脸老者点了点头。
“善!”
……
“范先生,晚辈想请教,这天下,到底何为大义……”
慈善堂。
夜色已深,一些离家近的,大都回家与家人一起过年了,反倒是周殷和范增这一老一少,在这咸阳举目无亲,也懒得去劳烦别人,干脆留下来,凑在一起喝酒。
此时,厢房里,已经有了三分酒意的周殷,拎着酒壶,起身为范增倒满,然后端端正正地跪坐在自己的席位上,目光一瞬不瞬地直视着面前的范增。
“扶危济困,可为大义乎?”
范增微微摇头。
“此为小义耳。”
周殷再问。
“心怀百姓,仁而爱人,所思所想所为,皆为百姓之衣食,天下苍生之福祉,可为大义乎?”
范增默然。
他自然知道,周殷话里的意思,但他没法回答,也不知道怎么回答。这些时日,他被周殷拉着在这慈善堂做事,比谁都清楚,这慈善堂到底救助了多少食不果腹的百姓,也比谁都清楚,这个打着大秦皇家名号的慈善堂到底意味着什么。
周殷端起面前的酒杯,一饮而尽。
“晚辈之前,在九江,见秦法严苛,见始皇帝重用法家,推行郡县,摒弃士人,自绝于天下有识之士,曾以为,秦必不可持久,但自被皇长孙——咳咳,自来咸阳,见到皇长孙,又觉得大秦或许未必没有一线生机……”
周殷看着沉默不语的范增,语气中多了几分诚挚。
“先生大才,智慧通达,又在咸阳日久,当知皇长孙其人其事,先生以为,若是皇长孙能继承那个位置,大秦的未来会如何……”
范增放下酒杯,目光平静地看向周殷。
“大秦的未来如何,我不知道,但我知道,大秦的严刑峻法,不会改变,大秦推行郡县,排斥百家的现状也不会改变——”
说完,语意莫名地叹了一口气。
“周小兄弟,我知道你对皇长孙殿下心存期待,但这大秦,积弊已久。早在孝公重用商君变法之时,就已经落下了病根。如今,已经像一辆疾驰的马车,停不下来了,就算是那位皇长孙天纵奇才,雄才伟略,恐怕也无力改变……”
周殷捧酒为寿。
“愿闻其详……”
范增叹了口气,举起酒杯一饮而尽。
“秦用法家之学,鼓励农耕,推行军功爵,宰相必出于州郡,猛将必发于卒伍,故秦人闻战则喜,每当战,必舍生忘死,奋勇而前,天下六国不能相抗,此秦所以得天下也,然则,如今天下一统,天下为家,这套无往不利的政策,其实已经成了秦人的桎梏……”
说着,范增长身而起,走到窗边,看着外面闪烁的繁星,似感慨,又似可惜。
“六国之士,无军功,无以晋爵,则被朝廷排斥在外,不得重用,而老秦人,自此之后,获取军功的机会,也会逐渐稀少,寻常百姓,再无晋身之阶,你觉得这样的朝廷,会持久吗?”
周殷端着酒杯,走到范增身边。
“朝廷已经推行科举之策……”
范增摇了摇头。
“大秦推行法家之学,至今已经有一百余年,朝廷上下,皆是法家之徒,你觉得区区科举,可以短时间内扭转这种格局吗?你觉得法家之徒,会坐而待毙,甘心让出手中的权柄吗?”
周殷哑然。
范增叹了一口气。
“如今始皇帝尚在,乾坤独断,威临天下,天下之人,不敢忤其意,但始皇帝终年操劳,必不能长寿,如今,凭病弱之躯,他又能支撑几年,一旦山陵崩,天下必将大乱……”
说到这里,范增轻轻地拍了拍周殷的肩膀。
“咸阳虽好,非久居之地……”
周殷端着酒杯,欲言又止,但终究还是没有再说,而是笑了笑,岔开话题。
“往后的事情,往后再说,我们且做好眼下的事情好了,不管怎样,我们现在做的事情,总归还有几分意义——对了,明日,皇长孙可能要亲自过来,你要不要一起见见……”
“老夫……”
范增刚想摇头拒绝,就听周殷慢条斯理地道。
“据说,皇长孙认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单纯的赈济,发放衣食,不足以改变那些贫苦百姓的处境。这些时日,他已经抽空整理出来数套可以帮助那些百姓富起来的办法,准备亲自向我们演示,届时会亲自征求我等的意见……”
范增到了嘴边的话,又偷偷咽了回去。
“好——”
他就很好奇,这位皇长孙殿下,又不是神仙,能有什么办法,可以让那群穷得连饭都已经吃不上的人富起来。
已经想好了,到时候自己啥也不说,三缄其口,就躲在人群里,跟着看看热闹,长长见识。
看看那位皇长孙是真的有办法,还是空口说大话。
……
赵郢并不知道,范增如今在咸阳,还混进了自己的慈善堂,并且准备着看看自己的斤两,此时,他正饶有趣味地打量着面前的逍遥生。
“说吧,又有什么想法……”
PS:抱歉,最近出了点小状况,影响了更新。不过好在,已经过去了,从今天开始,会恢复正常更新。争取慢慢补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