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毛熊不会也准备亲自下场干涉北里夫地区的战争吧?(2 / 2)

加入书签

他们很清楚,他们的情报系统,早已被苏联渗透成了筛子,四面漏风。

美国没有这样的认知。

即便经历过“生化武器情报泄露”的事件,他们依旧对自己的情报系统充满信心。

“在我们情报系统内,不可能没有苏联和东方的间谍,但是肯定都是一些底层,中高层是绝对忠诚可靠的!”

面对国会质询,CIA局长是这么回答的。

在随后的白宫记者会上。

有记者问,“向以色列运输生化武器,属于绝密,如果苏联和东方的间谍都是一些底层的工作人员,那这件事是怎么泄密出去的?”

白宫发言人的回答是——

“我们美国严格遵守国际法,从未向任何国家或组织运输过生化武器,纯属造谣。”

到底有没有生化武器。

外人或许不清楚。

国会老爷还能不清楚?

他们也同样很好奇这个问题!

对此,CIA局长的解释是,“凡事都有可能发生意外,哪怕概率是万分之一。一次偶然的事件,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

“我的祖母曾告诉我,当房间里出现一只蟑螂时,也就意味着,在看不到的角落里,已经有成百上千只蟑螂在爬!”

面对国会老爷打破砂锅问到底的行为。

CIA局长很无奈,“我们已经对内部展开了大清查,所有疑似是间谍的人,都已经被隔离审查了!”

或许是害怕没说服力,CIA局长又补充道:“我用我的灵魂向上帝起誓,如果中高层有苏联或东方间谍的话,我就姓迪克!”

……

重新回到白宫。

听到美听宗的问题。

CIA局长开始回忆。

片刻后。

CIA局长摇摇头道:“总统,我们CIA近段时间没有收到任何情报,表明苏联有亲自下场的迹象。”

在回答完问题后。

CIA局长又补充道:“相反,根据我们收到的一些情报显示,苏联甚至还拒绝了布吉尼亚的请求,他们让布吉尼亚自己想办法解决我们美国可能会亲自下场干涉北里夫地区的这个问题。”

“?”

美听宗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困惑。

随后。

美听宗开口问道:“有没有可能,这份情报是苏联放出来的烟幕弹,目的就是为了迷惑我们?”

CIA局长点点头,“不可能,这些情报都是经过再三确认的,真实性可以保证!”

“那就奇怪了!”

美听宗很是不解地喃语道:“既然苏联拒绝了布吉尼亚的请求,那布吉尼亚为什么会停止进攻?

他们不应该趁还有时间,在我们美国正式下场前,想办法结束北里夫地区的战争吗?”

CIA局长问道:“有没有可能,是苏联许诺了布吉尼亚其他什么条件,才让布吉尼亚不急于结束战争?

或者是布吉尼亚高层在接连战胜法国和西班牙后,膨胀了,认为我们美国可能也就那么回事?”

“谁知道呢?”

美听宗摇了摇头。

随后。

美听宗继续开口道:“不管布吉尼亚是怎么想的,哪怕苏联后面会亲自下场,我们美国也有信心能够赢得这场战争!”

在美听宗看来。

北里夫地区的这场战争,跟第三次中东战争完全不一样。

那个时候,苏联空军可以从地面起飞战机,而美国及其盟友只能从航空母舰上起飞战机。

众所周知——

由于一些原因,舰载机的战斗力,是远远比不过从地面上起飞的战机的!

而现在,美国也能从地面上起飞战机,不会再出现数量和质量都比不过苏联的情况。

不仅不会比不过,甚至还可能超过苏联。

这就是美听宗不怎么害怕苏联亲自下场的原因!

由于严重的惯性思维。

不管是西班牙,还是美国,他们的第一反应都是猜测是不是苏联也亲自下场了。

他们完全没有想过东方亲自下场这种可能!

其实也不是没有人想过。

但是!

当这种想法出现在他们脑海中的时候,很快就会被他们下意识给否决掉。

因为东方已经连续几十年,只关注他们自己家里的那一亩三分地了,从来没有说亲自下场去干涉其他国家的事情。

第三次中东战争不算。

那个时候东方也只是在后面提供帮助,并没有亲自下场。

……

不同于美国的效率。

东方在与布吉尼亚签订相关协议三天后,就已经把飞行员给通过专机送过来了。

布吉尼亚购买的战机,最迟也将在一周后,抵达布吉尼亚的各个空军基地。

反观美国。

那150亿美元的援助,都还待在美国所谓的专用账户上呢!

至于飞行员和战机?

呃……

飞行员倒是早就已经到了西班牙。

但是他们到西班牙后,没有开会,也没有培训,更没有说进行战前准备之类的。

而是他妈的度假去了!

也不对,不能说度假。

更准确点讲,美国派来的这些飞行员,在抵达西班牙后,前脚刚下飞机,后脚就到红灯区去了!

然后沉迷在红灯区不可自拔!

至于战机……

这个问题就更复杂了。

美国的战机数量有很多,但这些都是自用的型号,不会拿出去卖。

至于拿出去卖的战机,要现生产!

现生产也就现生产吧,反正美国还没有搞去工业化那一套,工业能力还是非常强劲的。

只要美国愿意,根本要不了多久,就能够生产出西班牙需要的几百架战机。

但最重要的问题在于——

美国的军工企业正在争论这些飞机由谁来生产!

各大军工巨头都不愿意放弃这笔大单。

他们纷纷花钱对美国政府展开了游说,导致美国政府迟迟下不了决定,根本不知道该把订单交给谁好。

只能说——

桑卡拉把冷战时期的美国想得太好了,虽然尽可能地低估了美国,但实际上还是高估了美国的办事效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