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突破200大关!(1 / 2)
这些人年龄不一。
有的看起来是上班族,有的则像是学生。
林奇自我介绍、告知营业时间后,要上班的人就匆匆离开了。
只有两个学生又追问了几句文章里的本子国冷荞麦面和南越凉拌米粉,问他有没有出过国,似乎是对国外的事物比较感兴趣。
随便聊了几分钟,打发走他们后,林奇和顾锦云回到店里开始做准备工作。
今天来店里的读者应该比较多,而且估计都会点凉面。
又因为中午天气热,适合吃凉面,其他顾客大部分应该也会点凉面。
所以,今天除了要准备各种调料和配料外,还要提前做出来一批凉面条,伴着熟油放在盆里备用,以免中午忙不过来。
做准备工作期间,陆陆续续又有几名读者来店里询问,基本都是学生模样的人。
毕竟今天不是周末,而大部分习惯买报看报的人又是上班族,所以半晌的时候不可能有很多人来。
从临近十一点,第一位顾客登门,到十一点半,期间来店里吃饭的顾客,还基本上都是普通顾客。
但十一点半过后,看了报纸的读者就渐渐出现了,并且越来越多。
“对对对,我就是林奇!”
“没错,那篇文章是我写的!”
“来碗凉面?好嘞,随便找地方坐,稍等,很快就好!”
“已经和朋友约好了去其他地方吃饭?没关系没关系,慢走,下次可以来尝尝我们的面!”
“没问题,有机会大家一起交流写作……”
林奇一边忙碌,一边应付着大家的询问。
好在后来店里的读者多了,再来人就不需要问他了,前面来的读者就帮他回答了,除非是坐下来点餐,才需要他来招呼。
店里的其他顾客,得知林奇竟然还是一个在报纸上发表文章的“作家”,也都挺意外的。
因为对于普通人而言,能在报纸上发表文章,那绝对是文化人了。
哪怕这里是大学旁边,大学生和大学老师众多,却也不是谁都有能力在报纸上发表文章的。
没想到,“作家”这个带着风雅气息的标签,竟然能贴在此刻正在厨房里忙得热火朝天、额头冒汗的林奇身上。
这种反差,也太奇特了。
十二点过后,来到店里的读者就更多了。
甚至有的读者表示,自己是骑了两三里路,或者是专门乘坐公交车过来的。
就为了尝尝这么了解各地凉面的作者,做出来的秘制凉面,是什么滋味的,好不好吃。
在读者们的热情加持下,店里首次出现了8张桌子、32张座位全部满员的情况。
见后来的读者和顾客没有坐了,林奇又搬出两张折叠桌放在门外靠近街道的树荫底下。
尽管他们已经提前准备了几十份凉面,却也难以满足这么多顾客的需求,不得不继续和面、切面条、做凉面。
顾锦云在厨房里忙个不停,林奇则在厨房和堂食区、店门口来回打转。
有顾客离开,就赶紧收拾碗筷、抹桌子。
有人来,就热情招待,询问要吃什么面,然后来到厨房里帮着顾锦云做面,再端给顾客。
稍微有点空,就得抓紧时间去把收上来的碗筷洗刷干净,预备好后面用。
忙碌的同时,令他们感到欣慰的是,每一位进店的顾客,不论是不是读者,都给予了他们高度评价。
“好吃!”
“您这凉面的味道,不比您的文章味道差!”
“臊子面香得很啊,肉很大块,口感很好!”
“酸汤面不错,物美价廉,4毛钱一碗,比在其他店里吃得舒坦!”
“卤豆腐也很棒!我在卤味店里买的卤豆腐,都没有你们这里的好吃!”
“改天还来!”
“今天吃的凉面,下次来尝尝你们的招牌臊子面!”
顾客们的称赞表扬,缓解了林奇和顾锦云的疲惫。
而收上来的一张张钞票、一枚枚硬币,更是让他们充满干劲。
满员的情况,一直持续到一点多,来吃饭的人少了,各个桌子才逐渐出现了空位。
直到两点多,店里还剩下七八位顾客、没有新顾客登门时。
已经连续忙了几个小时、又累又饿的林奇和顾锦云也不管店里有没有顾客了,给自己也拌了两份凉面,坐下来和顾客们一起吃,同时休息片刻。
“做生意就是这样,生意不好,发愁。生意太好,也发愁啊!”
一位顾客开玩笑道:“老板,是不是后悔在报纸文章里给自己打广告了?”
但不等林奇回答,另一人就说道:“为什么要后悔?生意这么好,忙点累点也高兴啊!”
又有一人开口道:“我倒是觉得,后悔不后悔在报纸上打广告,都没有意义。
因为如果店里的面本身不好吃,即便大家因为报纸被吸引来了,也会边吃边骂,而且以后肯定不会再来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