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八章三绝真人(1 / 2)
同样是“东方明珠”娱乐城,陈静江给曹迁儒正式引见了贾雨亭及其师父,也就是当吴韧走出“东方明珠”时见到的那位满头白发,一脸长须,西装革履,虽然不伦不类,但颇有点仙风道骨气派的老者。
“这位是茅山宗第一百八十二代传人,三绝真人。”陈静江笑着看着老者给曹迁儒介绍着,显然陈静江跟曹迁儒的关系非同一般。
茅山宗,也就是人们所说的茅山道士,是修道之人的一个支流,前身是道家的上清派。之所以称之为茅山宗,因为其位于被誉为“天下七十二福地”中的“第一福地”茅山,以符咒、灵图、降妖、摄魂等而名扬天下,是道家众多支流中最为神秘的一派。
茅山道士多是以捉鬼降妖而名闻于世的,殊不知茅山宗的教义精华却跟这些毫无瓜葛。茅山宗主要传承了《上清大洞真经》,修持方法以思神、诵经为主。也有炼丹,宗师陶弘景本人就是一位精于炼丹的高手,梁武帝就曾经服食过他的丹药。
鬼神之说在世间由来已久,近代更有诸多例证表明其并非无稽之谈。道家的方术有法、术两种,其中道术中的符、咒、灵图、降妖、摄魂等,指的就是降妖捉鬼、渡世救人的一些方法。但其最终却是要借此达到修行的目的,而绝非是以降妖捉鬼为已任。
宋朝至明朝时期茅山宗与各派逐渐融合,至大清由于清帝宠信佛教密宗,道家的传承在此时期受到了执政者的极力排斥。尤其民国以后,近代科学的兴起,更是让道家的发展走上了绝境。道门子弟也大都由此沉沦,以至真正的道士越来越少,反而那些假道士、真神棍们却越发的猖獗起来。导致门人不思进取,整天里只知装神弄鬼的骗人钱财,直把个好端端的茅山宗弄的面目全非、乌烟瘴气。
解放以后有一部分有真本事的茅山传人就流落民间,或还俗为民,从此过上平凡人的生活,还有一小部份人,干脆混迹江湖,干些骗人钱财替人消灾的勾当,更有甚者,一些大奸大恶之徒,乘机与某些官员勾结,充当他们的幕僚,以对付他们的政敌,部分无良商人投其所好借机构筑“官—商—大师”三角关系网,新型腐败由此而滋生。
纵观近些年,官场有两个突出的现象:一是落马贪官多有“二奶”,再者就是正在升温的“风水热”,二者齐驱并驾,俱方兴未艾,形成了两道“独特的风景线”。
“我已经还俗多年了,俗名黄飞虎,陈先生千万不要再这么称呼我了。”
“真人高姓大名,曹某早有耳闻,今日得见,实乃三生有幸,鄙人特通过陈总相邀,原有个不情之请……”
“听说河源市山川奇丽,人杰地灵,尤其是苍梧县内更是藏龙卧虎,师尊早就有意一行,曹市长不必客气——”一个尖尖细细的声音仿佛来自地下,发自脸皮超白,颔下略有几根耗子须的贾雨亭嘴里,阴森森的,让人心里有种说不出的厌恶。
“这位仁兄,如果曹某没记错的话,我们曾经有过一面之缘——”曹迁儒指着贾雨亭,微笑着说。果然是官场中人,曹迁儒喜恶不形于色。
“曹市长果然好记性——”贾雨亭显然比他的师父三绝真人,要圆滑,更精于世故。
“好了,好了,都是自家人,就不必拘泥于形式了,曹市长把你的情况跟真人说说,有什么说什么吧,临行周副省长有交待,真人来河源一次也不容易,一定要好好款待,我看‘东方明珠’的小姐就不错,等下让领班多带几个洋妞上来,春宵一刻值千金嘛——”陈静江人老成精,连忙笑着圆场,大抵也是怕冷落了三绝真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