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关内灾民(1 / 2)

加入书签

第349章            关内灾民

阳乐城被战火摧毁的相当严重,城墙上到处都是修补的补丁,城中房屋也好不到哪里去,到处都是战斗过的痕迹。

城内人口却没多少,这座全盛时可容纳三四十万人的大城,现在只有韩擒虎麾下的三万大军及少量百姓。

这个年代的城镇化率很低,百姓没有探亲访友购物等特殊需求很少进城,很多老百姓更是一辈子都没出过村,更别说进城了。

不是他们不想进城,而是进城怎么生活,城里的每一天都需要钱,没有收入来源的话,喝什么吃什么?

阳乐又是边境城池,说不定哪天关内或者突厥就打过来了,到时候怎么办?

所以阳乐城尽管空了,对周边的百姓依然没什么吸引力,比起随时可能遭到包围的阳乐,还是住在村里更安全些,最起码能跑。

至于那些打着补丁的城墙,罗轩老早就想扒了重建,建一座钢筋混凝土,打不塌炸不烂的,让敌军瞧瞧科技的威力。

但是得有钱呐,两条公路都差点掏空了刺史府的家底,再重建阳乐城,日子过不过了。

现在还不是贪图享乐的时候,他可不想背上一个大兴土木,劳民伤财的名声。

不过空城有空城的好处,比如现在,一下涌入三四十万难民也容纳得下。

罗轩走在街上看着破旧的房屋和稀疏的人群问道:“城内现在有多少难民?”

姚元崇答道:“不到两千,灾民赶到阳乐之后,下官都让他们在城中休息两天,再送去安置之地。”

罗轩点头道:“这么做是对的,灾难提心吊胆赶了一路,心中除了对未来的恐惧还有积攒的戾气,情绪就像洪水,不疏导是会出大问题的,走,看看去。”

两千灾民并不是很多,被统一安置在驿馆。

罗轩刚进门就看见几个孩子在院子里追逐打闹,蹦蹦跳跳,满脸笑容的丝毫不像受过灾的。

还有几个成年人在树底下坐着,没有板凳没有木墩,就这么席地而坐。

看见韩擒虎等人,坐着聊天的灾民果断起身,小跑上前行礼拜道:“见过韩将军,见过姚太守。”

韩姚二人可是灾民的救命恩人,灾民看向他俩的眼神充满了感激之情。

姚元崇指着罗轩介绍道:“这位是辽州刺史,龙川侯罗轩,安置你们是他的主意。”几人一愣,齐齐跪倒叩拜。

罗轩伸手将他们扶起,笑问道:“怎么样,住的还习惯吗?”

为首的中年灾民答道:“习惯,好吃好喝不说,还给发衣服哩,八字衙门朝南开,有理没钱别进来,草民活了四十多岁,还是第一次见管吃管穿管住的衙门,侯爷真是好人,韩将军和姚太守也是好人,孙大夫也是,其他都好,就是每晚洗澡不太习惯。”

这评价还真是质朴啊,好人两字就给概括了。

太守府对入城的灾民可不是放养,而是有严格要求的,入城的第一件事是吃饭,第二件事就是洗澡,洗完澡换上新衣服,就等着分配安置。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