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当年(1 / 2)
城北,安定坊。
夜色稀薄,一顶低调的素帷小轿抬进了一座四进四出的宅子。一对夫妻,若干丫鬟小厮都守在院里,轿子一落下,众人立即围上前,一个老实憨厚的中年男人快步上前打起轿帘,扶魏士下了轿。他急切道:“叔父,您终于回来了。”
魏士拧眉,沉声道:“孝文还没找到吗?”他刻意压低了声线,可那种太监声音中独有的尖锐与阴柔还是让人无法忽视。
一个穿金戴银的锦衣妇人跪上前,边用手帕拭泪边哭诉道:“叔父,我们也是没有办法了,才敢来找您,孝文那孩子已经失踪三日了,城里城外都寻遍了也不见踪影,这可怎么办啊?敬文天资愚钝不成才,孝文聪明能学明白,孝文这孩子最是孝顺,经常念叨着努力读书考取功名孝敬爷爷您呢……”
被妇人点名的敬文因胎里不足,头脑也笨笨的,此时呆头呆脑地低着头不敢反驳。
魏士道:“起身吧,哭哭啼啼的有什么用?孩子能回来吗?近日可有人送信勒索?”
妇人止了泪,丫鬟扶着她站起身。
中年男人道:“没有。”
魏士长叹一声,看着这一家子人。
幼时家贫,他净身做了太监换了银子用作一家人的口粮。他魏士陪王伴驾也曾立下汗马功劳,拼搏半生,从人人可欺的小太监一步一步爬到堂堂从三品内侍监,作为内侍省中说一不二的人物,宫里一众贤子贤孙挣破头抢着做他干儿子亲孙子。又有何用呢?不过是阉人图个安慰罢了。
偏偏母亲临终前闹着要将大哥唯一的儿子按头认他做父,他拒绝了,进宫之事他从未怨怪过母亲。俗话说侄子门前站,不算绝户汉。侄子将自己的一个儿子,也就是最聪慧的孝文认在他膝下做亲孙子。他知足了。
如今亲孙子丢了,魏士自然心急如焚。
然他见惯了大场面,虽着急,心里却明白,这是冲他来的。
他命众人进屋等待。
果然,半柱香的功夫,门房那边收到了信。
信上写着“亥时六刻,西市宝元楼膳福间相见。”
中年男人一看字迹,急道:“叔父,这就是孝文的字迹啊!我们一起前去,瞧瞧那歹人有什么花招可耍!”
魏士摇头,“你们回去等着孩子吧,我一个人过去就行。孩子回家后就不要再提此事了。”
下朝时,裴譞问过他,京中哪家酒楼的菜品上乘?
原来在这里等着他。
西市酒楼食肆林立,华灯密布十里不绝。
魏士乘轿到宝元楼,在伙计的带领下来到膳福间。甫一进门,孝文就迎上前来,“爷爷,您来了。”
“嗯。”魏士伸手摸了摸孩子的额头,脸上的慈爱之色与寻常百姓无异。
他习惯性的卑躬,却在此时直起腰杆,面向座上冷漠的男子拱手道:“裴修撰,可以让孩子先回家休息吗?”
裴譞点头。
魏士让下人将孩子送回府上,合上门,屋里只有他们二人了。
裴譞如老友叙旧一般,斟上两杯清酒,望着满桌佳肴平静道:“魏大人请坐,不知这些菜品可符合您口味?”
魏士与他面对面坐下,“魏某人是苦过来的人,嚼过草根咽过树皮从不敢挑剔。不成想裴修撰风光霁月一般的人行事竟也不择手段,不似君子作风。”
不似君子,那就是小人。
裴譞不恼,推向他一杯酒,笑着反问:“魏大人久伴圣驾,慧眼如炬。不知在魏大人的眼中龙椅上那位可算君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