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往日迷障,以白真心(2 / 2)

加入书签

可当时梁王是其座上宾不假,也没听说过令王也搀上一腿啊。

“那吴氏姐妹本是蜀中人士,虽远离都城可在当地也算是富户。更难的是她家福泽深厚,竟是少见的一胎三胞。”

“什么?三胞胎!”

听到这里苓容不禁插嘴道。

“是的,吴氏姐妹并非双生,而是三胎。她们姊妹二人还有一个弟弟。吴家小弟其容貌不输姊妹二人,甚至还要更胜一筹。为人更是谦逊有礼,是蜀中有名的清贵公子。可惜,天嫉英才。蜀郡太守的女儿,看中了吴家小弟。彼时那吴家小弟已经婚娶。太守却非要逼着他写下休书不可,更是不惜以吴氏一门的性命相逼。”

她越说越激动,似是那太守仿佛就站在她面前一般。苓容虽也厌恶这以势压人的狗官,却也知在远离都城的地方。这样的事儿不知凡几。那吴家小弟,必然是不能与太守抗衡的。

“太守见逼迫无果,便差人把吴家小弟的发妻毒死了。可这二人本是天生一对鸳鸯,一个归去,另一个自然不能独活。吴家小弟心中愧疚难当,竟是抱着妻子的尸体,跳下了蜀中的一座荒山。而太守为掩恶行,更是把吴家判为贼逆。这才有了名冠都城的吴氏姐妹。她们二人逃出生天,不惜自贬为贱民,就是想替吴家翻案。可惜...”

她猛咳了几声,剩下的话尽数被掩了起来。可不用在说下去,苓容便也知道最后结局如何。

若是那吴家沉冤昭雪,哪里还会有吴氏姐妹被杀一事。原来这背后竟有如此大的隐情。

“这太守好大的胆子,难道竟从蜀中追到汴梁不成。”

苓容凤目微睁,她自然也是看不过,这恶官如此行径的。只不过姐姐既如此地,为吴氏姐妹抱不平。又怎会袖手旁观?任这桩公案沉寂下去。虽说姐姐现在的身份尴尬,但有背后的景府撑着。收拾一个蜀郡太守,也完全不费什么功夫。难道...这背后还有什么,连姐姐都动不了的人。

她看着小容主的眼睛,似乎已经从里面得到了答案。

“你想的没错。蜀中太守是太子建泽的人。每年蜀中进贡无数织棉玉石,多一半都献给了他。想那太守就是在怎样胆大包天,也不敢在都城杀人。愿意帮他善后的,也唯有这位太子殿下了。可惜,吴氏一门本是钟灵毓秀之家。倘若没有这两个恶人,现在不知道过着何等,让人艳羡的日子。”

一个别人的故事讲出,却是让苓容有点了解了这位太子殿下了。不过,她也并不是良善之辈。这别人的故事听来虽然激愤,但若是与姐姐相关。她只怕比这位太守还狠辣些。凭这个却是不能收回心意的。

“天兴十七年,太子奉旨剿匪大胜而归。今上亲自在归德门携众臣相迎。还御赐了一块神英灵武的匾额以示嘉奖。可又有谁知道那上缴的两百个人头里,有多少是褚山县百姓的么?”

小容主看着苓容郡主道。

“整整两百个人头,皆是无辜百姓。褚山山匪与太子暗中勾结,借剿匪为名屠戮百姓。而真正该死之人,则摇身一变,顶了百姓的民户。充了太子的私军,还美其名曰,为为报他救命之恩,甘愿以性命相付。称之谓天兴朝一桩美谈。”

小容主的脸上显出一丝悲意。但竟不知是在为,那些无辜的百姓而伤,还是为这不公的世道而苦。

“仅这与今日,相去不远的这两年。太子就闹出了如此事端。这其中还有多少我不知道,也不甚了解的冤案。若此,你还要得了他的好处,相帮于他么?”

苓容郡主咬着牙,还是点下了头。不管太子有多少龌龊,只要他能帮姐姐一展抱负,她做这相逼的恶人也罢。

小容主苦笑一声,竟是留下了两道清泪。

“你却是永远不懂我。你只知道我为前景自苦。却不知道,我哪里是贪恋这权势!我只恨身为女儿身,不能匡扶社稷惩奸除恶。若是将来这天下,是建泽这样的人来掌握。纵然他助我重回朝堂,我又能做什么呢?难道以自己之才替他做恶,还是为他添改史书?若是如此,你不如现在就杀了我吧,也好还我一个干净。”

苓容郡主愣愣地看着自己的姐姐。她从未与她交心过,因而也未深究过她的自弃自卑。她只当她的苦是不能一展抱负。以为她平日里的借酒消愁,是为了再也不能,在天兴的顶点上施展才华。

更不知道她每日颓唐,却原来在背后了解了这许多。她看似的冷清,看似什么都了无兴趣。却内有一腔热血,又一心挂记在民生之上。

今日听她此番辩白,才终是有些了解。为什么她总是对自己冷脸待之。或许不知道什么时候,她早就和她厌弃的那些人站到了一处。而姐姐也不是恨失了那身份,不能与臣工一较高低。而是痛心她身为女子,从此在没有立场,为那些冤屈之人辩解什么。

她沉默了,人生竟第一次觉得,她甚至是不配喜欢姐姐的。今日自己这所谓送给她的礼物,就像是贿于忠烈的黄金白银。不但不珍视贵重,反而令人生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