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压热搜(2 / 2)

加入书签

至于“景”这个前缀,则大概因为他姓白,大陶连皇上都姓白,姓白的人实在太多,又要避讳,所以姓白的人一般很少直接以“白某某”这种叫法来称呼,往往习惯用地名或者人名中的一到二字来指代,比如白景渊显然就用了“景”,而白道宁一般会被用“道”,白道宁之前被苏誉之选中过的倒霉太子白有德则会被用“德”——这大概是因为用“有”字比较不顺口的缘故。

至于薛佑歌将这位白景渊称为“旬密王的老世子”,这个称呼倒是挺直白的,能够理解这指的就是这个人。

苏景焕又停顿稍许,立刻对薛佑歌发问:“这件案子上个月才办,一直压着案稿不敢往外发,薛大人新进京城,又是从哪里听说的?”

薛佑歌心想,这个苏家的好冢孙搁这儿装啥呢,他昨天去找刘荣轩和蓟安然吃饭的事情又没有瞒着人,他还跟别的好多人都聊过了天,想问到一个劲爆的八卦,还不容易?一件事既然已经上了大理寺的卷册,那至少已经让三十个人看过了。三人就能成虎了,三十个人还不够一个八卦传遍整座京城吗?

但薛佑歌不能把这种话说出来,他只能说:“我听别人说的,也许是有什么经办过卷册的小吏一时不慎,所以往外说了出去。”

苏景焕问:“薛大人具体是听哪一个人转述的?”

薛佑歌的语气里充满了理直气壮:“这个具体情况,我已经忘了!我昨天跟太多人说过话了,又问了不少北方新闻,我还听说了苏敬之老太爷遇刺这个新闻,也许就是在讲这些新闻的时候,我听说旬密王老世子那件事情的。”

苏景焕点点头,似乎不准备纠结这漏洞百出的理由,只是先说:“您说的三叔公遇刺一案,虽说行刺失败,但三叔公仍然受到了颇多的惊吓,我听说堂叔堂兄弟们还在安慰三太爷。”

随后立刻把话题转到当下所谈的事情上来:“不过三叔公也无大碍。三叔公那件事情知道的人确实多,我刚刚听太子殿下说这个‘压热搜’的时候,心里其实考虑的是这一件事。”

萧博厚突然一个大转头,面无表情地凝视苏景焕几秒。苏景焕恍若无觉,继续说:“不过这个刺杀案,确实在吸引人们注意力的程度上,不如男女之事……但我本来还以为阚王妃一案事涉皇家脸面,所以要秘密经办,因此不准备公开此事。但薛大人听说阚王妃与景鸾公这件事时,这件事竟已往外流传得如同三叔公遇刺一案了么?”

苏景焕还没等薛佑歌回复就立刻又叹了一口气:“看来这个案子已经流传出去了,那就不必再强压。太子所设的‘压热搜’之策,像阚王妃这样的案子,事关男女情事,确实更容易起到太子所说的作用。”

薛佑歌一脸满意地点头:“苏大人所言甚是!”

苏景焕喝了杯茶,说:“但是不瞒太子殿下,我平日也不常关心这些流言蜚语之事,所以不太了解想传谣造谣应该怎么做……”

白道宁立刻打断他:“这个不是谣言,我听你们所说,这是件真事?”

苏景焕露出尴尬之色:“……太子说的是,我的意思是,我不太知道应该如何散播这种绯闻。我对这种散播……话语的了解,还停留在历史书上传播什么童谣之类的。所以我现在所能想到的手段,一是利用茶馆酒肆这种聊天说闲的地方,比如这家寇家茶馆,就可以让陶、寇母女来讲这些故事;二是找些走街串巷的贩夫走卒,三姑六婆之辈,他们能接触到更多底层民众。除此以外,我想还可以编纂一些朗朗上口的童谣,以便传播……就是这样传播消息,可能会令皇家在另一个方面的面子不太好看。”

白道宁心想那没办法,就只能委屈一下当事人及其合法配偶的名誉了,毕竟他们损失的只是清誉,我可能要损失的是小命啊!!

他沉痛地说:“不知道该如何赔偿这位阚王妃与景鸾公因此在声誉上造成的损失,只能以后得空再弥补了。”

薛佑歌语气轻蔑:“他们自己做出这样的事,被传出去,只有别人连带着为他们丢脸,才有损失。他们两个是自作自受。”

苏景焕则说:“既然这个案子已经传出去过了,那他们的声誉就已经受损,我们再加以更广泛的传播,也不过是顺势而为。声誉有损也非太子您此计之过。”

白道宁又说:“尤其女子更容易受清誉影响,要注意关怀当事人……我是说事主的情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