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四章 不为所动(1 / 2)

加入书签

傅祗松了一口气的模样,正要点头,傅庭涵已经看了一眼赵含章后道:“祖父,何刺史死前将豫州刺史位传给了含章,刺史印现在在她手上,豫州的兵马也都听她号令,现在只缺朝廷的正式任命了。”

赵含章也看向傅祗,  目光有点儿眼巴巴的。

一路上,一直担忧两个孩子成为一代枭雄,走东海王老路的傅祗凝滞住了,他不想为两个孩子提供帮助的,他觉得这简直是在通过他的手造枭雄。

但看了眼前面的滚滚大江,想到从不肯听劝,总是一意孤行的东海王,  再想到日渐独断的苟晞,傅祗还是艰难的点了一下头道:“我会向陛下上书的。”

罢了,  大江水去从不受控制,一个人拦不住水流,自然也拦不住历史往前走。

而要怎么走,会走出一段怎样的历史来,谁也不知道,但仅从目前来看,他家的这两个孩子争权,总比把一切都交到东海王和苟晞手上要好。

而且他还在皇帝身边呢,含章和庭涵若真能拥有与他们相抗的势力,到时候为皇帝争取过来,岂不是可与东海王苟晞分庭抗礼,  到时候处理国事也不至于处处收到掣肘,皇帝和百姓都能好受点儿。

想法闪过,  傅祗心情通达了许多,他脸上一直带着的郁气消散,露出笑容来,再次应承赵含章,  “我一定和陛下提。”

见傅祗一下爽朗起来,  赵含章愣了一下后便道谢,“多谢傅祖父。”

她顿了顿后道:“傅祖父手上要是能用的人不多,可以去找我叔祖父,他应该很乐意和您合作。”

赵仲舆自然乐意了,赵含章做了豫州刺史,那赵氏一族在豫州就算是暂时安全了。

对家族的发展也是利远大于弊,所以匈奴人一退,他就花钱在京城里为赵含章造势,如今她的名字在京城已是家喻户晓,和北宫纯一起成为普通百姓心中的战神。

北宫纯一直是洛阳百姓心中的战神,他两次救洛阳于水火之中,虽然在朝堂上总被打压,但在民间,关于他和西凉铁骑,那是有一首歌谣的。

和赵含章扬名需要赵仲舆花钱请人不同,北宫纯的扬名是自发的。

所以赵含章能和北宫纯排在一起,可见她被吹得有多厉害。

连深居宫中的皇帝都听到了赵含章的名字,  于是召赵仲舆进宫询问。

得知是赵长舆的孙女,  且从小习武和熟读诗书,被当做男儿教养,皇帝还惋惜了一下后道:“可惜不是男儿身。”

赵仲舆立即道:“陛下用人为何拘泥于男女呢?赵含章能力卓绝,既有领兵之能,又有治民之才,连何刺史都认同她,陛下何不干脆封她为豫州刺史,也全了何刺史的忠义。”

皇帝道:“女子当官,只怕朝中诸臣不会答应。”

“陛下是担心东海王不答应吗?”赵仲舆压低声音道:“但是陛下,您才是皇帝,不能什么事都听东海王的呀。”

皇帝脸上的笑容消失,沉着脸没说话。

赵仲舆:“陛下,赵含章手上有兵马,若能收服她,有她帮助苟晞,或能助陛下迁都。”

所谓的迁都,其实就是救皇帝出去。

他一直想要迁都,东海王一直不同意,皇帝就被困在皇宫里出不去,像个傀儡一样被随意摆弄。

所以迁都就相当于救皇帝。

皇帝心动了一下,但还是没立即答应,他决定再等等看,看群臣的反应。

群臣的反应就是没反应,朝廷早就控制不住地方了,出个女刺史有啥稀奇的,现在匈奴都自称是汉室之后登基当皇帝了,所以有一天出个女帝都不稀奇。

目前最要紧的不是东海王和苟晞又要打起来的事吗?

绝大部分朝臣都在观望,实际上除了观望,他们也做不了什么。

劝嘛,俩人都不听,还有生命危险,所以大家干脆就都不劝了,但其实心里还是挺担忧的,生怕他们打着打着又祸害到洛阳来。

不过现在双方是陈兵在豫州,要祸害,也是先祸害的豫州。

赵含章能让他们在豫州里打起来吗?

豫州刚经历过匈奴入侵,百姓死伤惨重,还有许多百姓避入山林里到现在都没出来呢,再在境内打一场,她的豫州还能要吗?

所以前脚把傅祗劝走,后脚赵含章就悄悄绕过东海王回到了豫州。

赵铭等人也驻扎在江水边,没办法,他们过来收赵含章他们打下的失地时被苟晞拖住了。

用苟晞的原话说是,“赵含章答应了本将要用豫州之力助我,如今她虽然不在豫州内,但你们却在,你们若是不遵守她的承诺,本将看她也就没必要回来了。”

苟晞的能力摆在那里,赵铭等人还是挺怕他让赵含章回不了豫州的,所以没敢跑,而是带着他们近十万的大军等候在江水边,看着隔壁两军每天对骂,时不时的打一场。

赵铭都看烦了,忍不住发火,“要打就痛痛快快的打一场,两边都有十几万的人,每次就派几百人出来打有什么意思?这是打仗还是打架?”

赵含章压住要禀报的下人,大踏步进来,乐哈哈的大声笑道:“伯父,谁惹您发这么大脾气,告诉我,我替你去打架,打仗也行!”

赵铭叫她吓了一跳,看到她抱着头盔和赵二郎傅庭涵进来,呼出一口气来,没好气的道:“东海王和苟晞,伱去吧,一对二,把他们全打了给我出气。”

赵含章只当没听见一样,左顾右盼后问道:“怎么只有您在这儿,汲先生呢?”

“前线呢,”赵铭面无表情的道:“在前面劝说东海王和苟晞,希望他们能够和气生财。”

赵含章眼睛一亮,忙问道:“有用吗?”

要是有用,那就可以和平解决了。

赵铭掀起眼皮看了她一眼,“你觉得呢?”

赵含章就知道结果了,叹息一声道:“我以为汲先生会是惊世之天才,洋洋洒洒一劝说,东海王和苟晞便能为之折服,然后就同意退兵了。”

淳于定悚然一惊,盯着赵含章半晌说不出话来,“你,你怎会在此处?”

如今赵含章的名字可是如雷贯耳,便是他远在长安都听说了,她以一己之力扰乱刘渊后方,牵制了匈奴大半兵力;

她竟然还躲过了匈奴的追捕围攻,  绕去见苟晞,也不知她是怎么说服的苟晞,竟能让苟晞出兵和她一起驱赶匈奴。

淳于定已经做好苟晞之后她是东海王下一个劲敌的准备,他觉得他们总有一天会对上的,却没想到这么快。

淳于定咽了咽口水,问道:“马将军呢?”

看到赵含章,他心里已经有不好的预感,  就见对面的少女冲他笑了笑,眉眼飞扬,向左边一指道:“在那儿呢。”

淳于定脖子僵硬的扭头去看,就见那是一堆坟土,还能看得出来是新的。

这两年死的人有点儿多,他接受良好,只是后脖子忍不住发凉,同时心胆发颤,很怕赵含章变身怪物,突然冲上来一口也咬死他。

所以他眼前眩晕了一下才回神,他勉强镇定下来,艰涩的问道:“赵刺史何故杀害马将军?”

赵含章这才收了脸上的笑容,冷冷地道:“他违抗圣命,  恶意阻拦豫州援军,别说我是豫州刺史,  我便是一普通百姓,  闻听此不忠不义之人,  也当杀之。”

“怎么,  淳于将军觉得我杀错了?”

淳于定没说话。

赵含章也不急,  耐心的等着。

淳于定的目光在她身后影影绰绰的火光上扫过,不知她在此处有多少兵马。

他放走了傅祗,过后必会被东海王问罪,南阳王也未必能保住他。

是晚一点死,还是现在搏一把?

正迟疑间,他身后的赵染已经替他做好了决定,上前一步道:“赵刺史误会,我们将军不过是见此处有火光,所以上来一问而已,毕竟这属于关中,是南阳王要防之地。”

赵含章瞥了一眼赵染,翘着嘴角颔首,道:“现在淳于将军看到了,我是来接我豫州援军的,淳于将军,这没问题吧?”

淳于定没说话。

赵染便压低了声音道:“将军,豫州军才染过血,又是和匈奴对战,其战意还在,我们此时应该暂避锋芒。”

而且都是晋人,  在没有上面命令的情况下打起来,  谁知道事后会不会背锅?

淳于定也想到了这一点,咽了咽口水后道:“没问题。”

赵含章便笑道:“时间还早,我们要等到天亮才走,相逢即有缘,淳于将军不如留下叙叙旧?”

他和她有什么旧可叙的?

淳于定僵硬的扯了一抹笑,道:“不必了,天色不早,我们就不在此打搅赵刺史了。”

淳于定让人慢慢后退,见赵含章没有追击的意思,带着人立即转身跑了。

等跑出一段,他这才停了马,气得摔了一下鞭子,“走脱了傅祗,还是被赵含章救走的,东海王肯定会发脾气。”

赵染却觉得这都是以后的事了,要紧的是现在要保住性命啊。

“将军,赵含章心狠手辣,马将军一个中郎将,她说杀也就杀了;又手段了得,马家军两万人,竟就这么悄无声息的被她收服,一点乱子也没出。”赵染道:“我们此时与她相争,她万一发起狠来……”

他压低声音道:“我们不知她到底带来多少兵马,但马家恩手底下的两万人,还有傅祗的两万人皆在她手中,她又是能以两千人就耍得匈奴团团转的人……”

淳于定终于不发脾气了,脸色铁青的上马,领着人赶紧跑了。

一直紧盯他们的斥候尾随在后,见他们回到营地后还收了东西连夜跑路,这才跑回来禀报,“将军,他们跑了。”

赵含章惋惜,“也太识时务了。”

她想到刚才淳于定身边的人,不由问道:“跟在淳于定身边的副将叫什么?”

“叫赵染。”

赵含章挑眉,“他啊,好人才。”

却没有说要收服对方。

赵含章没有立即去追大军,而是带着将士们席地而睡,等第二天天亮了才去追大军。

傅庭涵他们也没有走出很远,毕竟是深夜,很容易生乱,所以只走了二十里便停下就地扎营了。

斥候一直留意后方,一旦有异动他们就能知道。

所以大军特别好追,一追就到。

三支军队汇合在一起,但被赵含章和傅庭涵重新整合过,行军速度并不慢,一行人很快就靠近了豫州。

还未到豫州,斥候就来禀报了,“将军,前面是朝廷的大军。”

赵含章:“朝廷哪来的大军,是东海王的,还是苟刺史的?”

“是东海王的。”

赵含章就心中有数了,她直接跑到后面找傅祗,“傅祖父,前面就是东海王的大军了,您若是想保住手上这点人马,我建议您跟着我们一起进豫州。”

傅祗当然知道,但他却不愿意就站在苟晞那边,所以他决定哪儿都不去,“我来是劝阻他们二人相争的。”

赵含章:“所以傅祖父更应该随我们进豫州,您留在此处,不仅东海王会吞并你的兵马,就是苟晞也不会放过您的。”

傅庭涵道:“还有一个办法,您回洛阳去。”

赵含章挑眉,看了他一眼后一脸真诚的面向傅祗,“对,回洛阳也是一个办法。”

她道:“东海王和苟晞都不会是听您劝告的人,不然之前豫州危急,他们不会无动于衷。”

“当时满朝文武跟着劝东海王,他尚且不理会,现在兵马对峙,难道他就会因为您手上的两万兵马改主意吗?”赵含章道:“这两万人对他来说不过是河里的一滴水,不值一提,但对皇帝来说却是救命的稻草。”

傅祗只迟疑了一下便听从了他们的建议,他看向赵含章和傅庭涵,目光在俩人之间滑动,半天后道:“庭涵,含章啊,权势是这世上最美妙,也是最邪恶的东西,从前我对伱们的期望只是活下去,而现在,我希望你们将来不论走到哪个位置上,都能够不忘初心。”

他语重心长的道:“要忠君爱国,造福百姓啊。”

赵含章磕绊都不打一下,直接就点头应承,“您放心,我和庭涵一定忠君爱国,造福百姓。”

赵含章顿了顿还道:“傅祖父,您回了洛阳替我们向皇帝问好。”

傅祗苦笑道:“我们和马家恩的人常起冲突,一天打上七八趟都是正常的,不过都是肉搏,一开始淳于定还会跑来看,后来就懒得来了,今天动静虽然有些大,但他应该也不会知道你杀了马家恩。”

赵含章觉得这个理由太牵强了,  “我八千兵马轰隆隆的过来,这么大的动静他的斥候都能探不到?”

傅祗被她逗笑了,心中的沉重去了一些,他解释道:“马家恩霸道,这边是他的防线,淳于定不好越过他总是窥探这边的情况,而且他知道我不会有援军,也没胆量突围……”

傅祗说到这里微微一叹,  失落的道:“是我不够果决,反正他知道只要守住那头的关隘,不让我后退换一条路去豫州就行,自然不会多关注这边的事。”

这样的话,赵含章就决定好好的收拾收拾了。

大家急行军两天也很累的。

于是她借用马家军里的粮草,让人埋锅造饭,又好好的喂了一顿马,将士们饱腹了一顿。

做饭的炊烟升空,二十里外的淳于军队看得一清二楚,副将赵染觉得不对,连忙跑去禀报淳于定,“将军,  那边炊烟的数量不太对,  似乎是增加了几千人的用度,”

天气已经开始变冷,  淳于定不想出帐,  懒洋洋的抬起头来道:“匈奴退兵了,王爷围了苟晞,  不日就要去除心腹大患,他们多半在高兴庆祝吧。”

赵染:“那也不可能多出几千人的用度,我刚仔细看了看,那多出来的炊烟数,差不多是六千人的用度。”

这会儿炊烟还未完全散去,也就是说这是不完全统计,他觉得对面增加的人数还要更多。

淳于定不在意的道:“那或许是东海王又派了援兵过来。”

赵染觉得不是,“傅祗并不是良将,没有领兵之能,这两万人也没有作战经验,我们便能困他五天,何至于再派援军?”

“那总不能是豫州和洛阳给傅祗派了援军吧?”淳于定问道:“豫州现在派得出援军吗?洛阳有援军给傅祗吗?”

赵染不说话了。

匈奴虽然退了,但豫州现在应该还是自顾不暇的状态,而洛阳,皇帝连身边随从可能都是东海王的人,怎么可能会有援军给傅祗?

淳于定不在意的挥手道:“我们也该吃晚食了,埋锅造饭吧,别管人家做饭的事了。”

但赵染心中还是有些不安定,躬身道:“请将军给我一些兵马,  我去查探一番,没出事自然好,若是出事,我们也好及时反应。”

淳于定觉得他太麻烦,皱了皱眉,还是同意了,挥手道:“去吧。”

赵染应下,出去点了一队兵马便朝前摸去。

因为中间是傅祗的军队,他们需要从侧边绕过才能往前查探。

这是山间的小路,也就能过一队人,其实都不是秘密,三军都心知肚明,就比如傅祗也派了斥候紧盯两支军队,只要不是很过分,大家都睁只眼闭只眼当看不见。

反正他们又不是死敌,甚至算得上是一家的。

只要傅祗不想着带人从这条小路溜走就行。

傅祗倒是也想,奈何这路太小,根本走不了这么多人。

等赵染带着人摸到马家军那里,赵含章他们已经吃饱饭,天都快要黑了。

将士们吃饱喝足,也摊开手脚休息了一个时辰,她很干脆的起身,对傅祗道:“傅祖父,你们现在就可以走了。”

傅祗一愣,“现在?”

赵含章点头,“现在。”

傅祗沉默了一下,没有多问,起身便让人去通知大军收拾东西启程。

他看看站在一旁沉默的傅庭涵,再去看赵含章,不由的叹息道:“我怎么也没想到三娘你能做到这一步……”

赵含章抬头冲他笑了笑。

傅祗却是沉默下来,这一刻,他心里是有些迷茫的。

在为孙子和赵含章定亲时,他是为他们的将来做了假设的,他只希望他们能够活着,互相帮扶的在这个世道里活得好一点儿。

他从未想过,赵含章会成为豫州刺史,且看着,她兵权之盛还在他的预料之外。

这一刻,傅祗张了张嘴,最后咽下了所有的话,只对俩人点了点头便转身离开。

“祖父,”傅庭涵叫住他,在他回头时道:“我给自己取了一个字,叫庭涵。”

傅祗愣了一下后道:“伱写信告诉过我,我已经知道了。”

傅祗转身便走,这一次他没有再停留和回头,赵含章和傅庭涵站在一起目送他走远,觉得他的背影佝偻了一些。

俩人对视一眼,赵含章道:“你带着人先走,我断后。”

傅庭涵点头,只嘱咐一句,“你小心。”

傅祗带着他的两万兵马先走一步,然后是傅庭涵带上他们的部分兵马挟裹着才俘虏的马家军离开,等淳于定收到赵染的消息,带着兵马急哄哄赶来时看到的就是黑夜中静静伫立的赵家军。

点点火光,一什有一人举着火把,赵含章只留下了一千骑兵,一百多支火把在昏暗的夜中点亮,却因为分散让人看不到到底火光之外的地方到底有多少人。

带着大军追来的淳于定看到,下意识的勒住马,然后眯眼看向前方,不是很敢靠近。

赵染大着胆子喊道,“前面是何人?”

他当时在山上远远的看到底下有异,只知道来了一支陌生的队伍,应该是支援傅祗的,因为他看到他们站在一起了。

而马家军竟然一点儿反应也没有,还被那支新来的队伍和傅祗的大军包围起来。

当时赵染便觉得不好,于是立即调头回去找淳于定禀报。

淳于定很不想相信赵染,但也知道赵染不会骗他,因此点兵赶过来。

经过傅祗的营地时,发现里面都空了,他心就凉了,待追上来看到这一支军队,因为琢磨不到对方的底,他一时不敢上前。

赵含章骑在马上,旁边是赵二郎,俩人坐在马上静静地看着赶来的淳于定,听见赵染问,赵含章便轻笑一声,踢了踢马肚子上前两步,还让听荷把火把移近了些让对方能够看见她的脸。

因为火光靠近,她座下的马儿动了一下,赵含章伸手摸了摸它的脖子,安抚住它后抬起头来,就着昏暗的火光看向淳于定,“淳于将军,在下豫州刺史赵含章,这大半夜的,您这是要往哪儿去呀?”

  东海王派他们来,一是拦着傅祗去支援豫州,逼迫苟晞出更多的兵;二就是拦着他把这些兵马带到洛阳,以资助皇帝了。

所以马家恩自然不会答应,他强硬的道:“还请傅中书不要让我们为难,你即刻调头回长安,这才是你好我好,  大家好!”

赵含章冷笑,“你一个中郎将,倒是能指挥起中书监了?给我起来,放傅中书出来!”

马家恩没动,“我奉王爷之命,谁也不能从长安往豫州和洛阳带一兵一卒!”

傅祗生恼,  “东海王此举是在乱国,这伱也要听他的吗?马家恩,你别忘了,  你现在是大晋的中郎将,你该为大晋出力才对!”

马家恩沉声道:“傅中书怎么知道我就是错的?一个人身上两条胳膊,它们要是听话,力气往一处使,自然可以两条胳膊共存,可若是一条胳膊要往东,一条却执意往西,那势必会让身体四分五裂。”

“所以,不如现在就断一条臂膀,哪怕只剩下一条,但只有一个方向,  一个意志,  那身体就不会出错。”

傅祗心不断的发沉,  知道自己说服不了他,  便转头和赵含章傅庭涵道:“三娘,  长容,我这里你们不必担心,你们尽快回豫州,  东海王这是要对苟晞出手,你们一定要拦住俩人,绝不能让他们再相争,这一年,因为他们相争,中原百姓已经一年不曾耕种了,我们耗得起,百姓耗不起啊!”

赵含章没说东海王和苟晞要打起来了,但匈奴已退,马家恩又在这里拦着自己,想也知道东海王下一步会对苟晞出手。

赵含章动都不带动弹一下,直接告诉他,“东海王已经陈兵豫州,正和苟晞对峙,现在打没打起来我也不知道。”

傅祗心中发沉。

赵含章却面色平淡,一派从容,还有闲暇的玩着箭筒里的箭羽,“马将军,  你是让还是不让?”

马家恩道:“不让!”

赵含章冲他展颜一笑,还侧身回头看了一眼她的后方,  见她的步兵们也都跟上来了,正列队站在后面。

她这才转回头冲他最后笑了一下,手臂上握着的弓同时抬起,右手轻轻地抽出一直把玩的箭,搭在弓上一拉便射出去,速度之快,让一直留意她脸色变化的马家恩都反应不过来。

他下意识的偏了一下身体,但箭还是直插入他的胸口,力气之大,让他从马上跌落下去。

马家军哗然,立即就要进攻,赵含章大声道:“陛下的旨意在此,傅中书在此,你们谁敢动?”

众人一惊,踌躇不前。

马家恩的从将从马上跳了下去,直奔马家恩,见他胸口中箭,大惊,抬起头喊道:“赵含章,你是要造反吗?”

赵含章已经趁着他们下马的功夫一踢马肚子上前,听荷从后面将枪丢给她,赵含章伸手接过,骑上马去,长枪一落,直接落在从将脖子上……

马家军吓得连连后退。

赵含章微抬着下巴问:“陛下旨意,令傅中书领兵支援豫州,谁敢不从?”

大家一时慑于她的威势,不敢动弹。

傅庭涵在后面一招手,指挥弓箭手上前,做出要攻击的姿态,骑兵们也目光炯炯的盯着马家军,战意勃勃。

从将一下就能怂了,半跪在地上没说话。

赵含章满意了,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从将看了一眼怀里晕死过去,看着也活不了多久的马家恩,憋屈的道:“末将彭工。”

“你起来,让各幢幢主来见我!”

一个幢主手底下基本上是一千人,马家恩一共有十九个幢主,除了跟在他身侧的两个参将是幢主外,其他幢主都分在军中,他们只能远远的看着这边的情况,只知道他们将军和人说着话,突然就被杀了。

所以被叫上来时,他们还有点儿懵。

赵含章看到他们,直接把人收了,幢主在这里,军中一下没了领头的人,赵含章一招手,身后的士兵立即上前接手这两万人。

他们这项业务做得很熟练了,毕竟这段时间他们没少接收俘虏,大家清点人数和军备,都没找赵含章,直接报给了傅庭涵。

傅庭涵不仅要记下接收的人数和军备,还要将他们安排开,使他们不能再串联生事。

傅祗一脸懵的看着,他低头去看倒在地上的马家恩,半晌才找到自己的声音,“你,你怎能杀了马家恩,他是东海王的中郎将。”

赵含章不在意的道:“我答应了苟晞要站在他那边,反正都要和东海王站对立面了,不差这一着。”

傅祗:“……你,你要掺和他们的争斗?”

赵含章抬起头来看向傅祗,认真的道:“傅祖父,马家恩其实说的不错,一个身体的两条胳膊是不能有各自的意志,不然身体会被他们扯得四分五裂。”

“一具身体只能有一个意志,只是他选择错了,如果一定要留下一条臂膀,那我选择的是一条健康有力的臂膀,而不是一条会不顾及身体,又老迈病态的胳膊,”赵含章道:“东海王已老朽,他不适合留下。”

傅祗张大了嘴巴,他怎么也没想到赵含章会有这样的想法,他震惊得无以复加,许久没回过神来。

等他回神时,赵含章和傅庭涵已经接管了马家恩的兵马,甚至连马家恩都被收殓了。

赵含章杀了他,却不打算让他曝尸荒野,因此将他的亲卫找来,问他们,“你可以愿意护送马将军回洛阳吗?”

亲卫们面面相觑,最后一起摇头,并不想回去。

他们倒是不怕面对马家人,他们怕面对东海王,两万大军出来只回去他们几个,想想就令人害怕。

赵含章也不勉强,见他们不乐意便在附近挖了一个坑把人埋了。

赵含章问傅祗,“傅祖父,斥候说你们身后还守着一队兵马,这边动静这么大,他们也不过来问情况吗?”

傅祗这才回过神来,“对,还有淳于定,他在我们后方二十里处,那里有一个关隘,易守难攻,他守住那里我们想回头换条路走都不行,我们一走他肯定知道,到时候一定会追我们的。”

赵含章挑眉,“所以我们不走,他就不知道?”

赵含章举目四望,在两条路之间来回的看,“你说东海王会在哪里拦截傅祖父?”

傅庭涵沉思,反问道:“你说他要是支援豫州,会走哪条路?”

俩人略一思索,目光一起放在了右手边那条路上,“傅祖父为人方正,  他一定想不到东海王会半路拦截他,所以他会走最快到达豫州的路。”

傅庭涵点头,他也是这么想的。

赵含章一转马头,直接就走,“走,我们去看看。”

他们转道向西南而去,没有直接南归豫州。

赵含章在管城征召了一些兵马,  加上俘虏,此时身后带着八千大军,  虽然一大半是步兵,但急行军的速度也挺快的。

军队跑了两天,赵含章几乎以为要到长安的时候,他们看到了半拦在半道上的人。

那是一条三岔路口,一边是一座山,傅祗被拦在了路前。

斥候先一步查探好情况,和赵含章禀报道:“傅中书带了两万人,正好被拦在这里,今日已是第五天,前面领兵的是马将军,  后面阻拦傅中书离去的则是淳于将军。”

赵含章:“哪个马将军?”

“东海王下马家恩将军,看着也约有两万人,更具体的我等探不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