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科考(1 / 2)
垂拱殿内,几位议事大臣就是否再开科举考试一事争执不下。
“自圣上登基以来,共进行两次科举考试,最后一次考试距今已有九年,天下文人苦读宵旰攻苦、雪案萤窗,为的是就是能通过科举考试博取功名,光耀门楣。皇上若能重开制科,便是福泽天下,是天下读书人之福气啊!”许晏朗声说道。
他曾是落魄书生,家中穷苦偏远,寄住在寺庙里,吃僧人剩下的餐食果腹,在寺庙里苦读十年,通过科举考试一考成名。
他曾经通过这条路获益,也希望更多的读书人能走上这条路。
“许太傅所言甚是,这九年虽然不曾再开常科,但天下读书人仍孜孜不倦,皇上若能重开科考,那是天大的福泽。”参政知事王素说道:“如今官员或因伤病致仕、或因丧事丁忧、或年迈不能胜任,各司常有人手不足、青黄不接之时,若能重开科考,也能为我大韩选取经世之才,实是两利俱存之事。”
“王参政,说科考便说科考,你扯到用人选材上是什么意思?”左相萧雍口气颇为不善,“你当着皇上的面儿,说什么‘人手不足’、“青黄不接”,这是嫌皇上用人不当?你倒是说说,何司何岗人手不足?”
“虽九年未科考,但我朝素有荐举制,各地不断推荐合适的新人到任,何至于到青黄不接的地步?”
“荐举制是皇上饮定,你如此说,是对皇上的圣裁有何不满吗?”
萧雍越说越激动,脖颈上的赘瘤上下晃动,十分若眼。
“我、我、我何时对皇上不满?你别以词害意、拗直作曲。”王素脸色白了白,他就是吃了熊心豹胆,也不敢当着皇上的面说他的不对。
有道是:打人不打脸,说人不说短。
普通人尚且如此,何况他是当今圣上?
“左相,说科考便说科考,你扯到用人选材上是什么意思?”右相林易简学着萧雍的口气重复了一遍他的话,“皇上今儿召我们来是为商议科考的事,你扯什么‘荐举制’?你当着皇上的面非议朝臣,挑拨君臣不和,你居心何在?”
“何况‘荐举制’的弊端你不说皇上就不知道吗?山西新上任的转运使便是地方知府张成岚推荐,那转运使当了一年的官,连十个数都写不全,如此‘人才’,竟安安稳稳坐了一年的转运使!据说,那张成岚曾是左相的门生。不知左相还记得此人?”
“你别血口喷人,我从不认得此人!你如此污蔑我……”
“行了!都闭嘴!”皇帝看着殿中的臣子吵作一团,无奈说道:“瞧瞧你们成什么样子,都是我朝的重臣,如市井泼妇一般大吵大闹,成何体统?”
“今日只议科考,其它不提。”
萧雍心中一滞:林易简啊林易简,你再活三百年,也改不了你那直肠子的毛病。
有些话,能当着皇上的面儿说吗?
碰到这号人,真是踢到铁板了!
他看了看林易简红红的酒糟鼻,心想:怎么没喝死他!
许晏对于耳边的争吵声充耳不闻,左右丞相不对付,这在大韩并不是什么新鲜事。
两人时常在朝堂上因为各种有样的事起争执,皇帝对此睁只眼闭只眼,不过是叱骂几句,从来不曾有过任何责罚。
大事小事,该议的接着议,该定的也没耽误。
相反,皇帝甚至有些喜欢看到这种局面,他希望大臣们互相制衡,最后由他来做出决断,这方是帝王之道。
许晏听得耳边安静下来,缓缓睁开眼,看到皇帝脸上的怒气早已散去,随意翻着奏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