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美人计(1 / 2)

加入书签

北宫金道:“别成近楚,楚国一直对我国虎视眈眈,与别成交战,等于让楚国坐收渔人之利。幸亏萧邑(今安徽徐州萧县)邑宰忠心不二,未与之勾结,我想别成也正是担心,一旦自立为王,我等率军讨伐而萧邑出兵相助,使其背腹受敌,故不敢如赵柏这般胆大妄为。”

                  小巧玲珑道:“当断不断,反遭其乱,宜借别成、赵柏未做好充足准备,一举攻破其老巢。”

                  水立方道:“玖凤凰之急,臣能体会。然如今商丘仅剩左军一万余人,不足两方开战,应等右军众将士悉数归返,再兴兵讨伐,切记错一步而全盘皆输。”

                  二卿一同反对,自己手中能指挥的人马又不够四千,小巧玲珑也只好耐着性子去等。

                  既然闲着,小巧玲珑抽空回解乡去走走,看看她交代给营患的事进展如何。

                  营患没有因她的外出偷懒,他已炼出比之前更好的精铁。当然,这些精铁与她要求的合金钢还有相当的差距。

                  在府第里,小巧玲珑还碰上了且帷。这位老先生自与原右军司马堵点脱离关系后,一直留在她的府第中,做些力所能及的事,盼望着能早日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臣子。

                  谈话中,小巧玲珑说及了大夫赵柏。且帷顿时来了兴趣:“据老夫所知,蔡丘(即蔡邑)邑宰并非真心与赵柏为伍,新里邑宰也是因赵柏诱惑而误入歧途。兼那赵柏是兵败之人,带罪之身,蔡丘、新里、黄邑三城多有民众不服,所以赵柏一死,三地必主动归顺。”

                  小巧玲珑道:“先生是否早有对策?”

                  且帷道:“赵柏好色朝中大臣皆知,欲除此人非美女不可。”小巧玲珑道:“这有何难?偌大的宋国中还怕找不着一名有姿色的女子?”

                  且帷道:“赵柏虽好美色,然也是个怕死之徒。据我所闻,其每与美女同床共枕前,总会命一老妇人将美女搜查一遍,看对方身上有无兵器。玖凤凰试想,一女子手中无利器,想诛杀赵柏谈何容易?”

                  “这样说来,如果且帷的计谋成功,那将能兵不血刃地平息一方,谁能徒手杀死赵柏呢?”小巧玲珑陷入深思。

                  突然,一个身影闯入小巧玲珑的思维——童女针休,她辫子的威力小巧玲珑是见识过的,更难能可贵的是她也算是一名较中看的女子。

                  “不行,我将十几名童女招募来,除了将她们作为助手,还打算让她们率先过上比其他女子更幸福的生活。现在竟推她进火炕,违背了我的初衷。”小巧玲珑心中十分矛盾。

                  她心中的矛盾呈现在脸上,且帷看得一清二楚,小声问道:“玖凤凰似乎已有合适人选。”小巧玲珑道:“是、、、、、哦不是。”

                  且帷道:“看来是玖凤凰身边的亲信,故不肯让其去冒险。玖凤凰仁慈,实乃万民之福。可赵柏如今立古平为新君,说明他决心与玖凤凰势不两立,愚以为派人劝说也是于事无补,唯有兵戎相见或诛杀此人,方可平息一方祸根。如交战,士兵必死伤过千,万民流离失所——损一人而换一方平安,保数千将士之性命,岂不美哉?”

                  “这、、、、、、”小巧玲珑哑口无言。

                  且帷道:“玖凤凰他日为君,宋国臣民即如同亲生子女,失一子救万子,何不使之?”

                  且帷产话说得句句是理,风雨中的宋国若再发生两次战乱,即使他日她能登基,接手的也是一个烂摊子,得花好几年的功夫才能恢复战前的安定与繁荣,无疑会使她的理想推迟数年实现,更为可怕的后果是错过历史上的契机。

                  “针休,唯有牺牲你了。”小巧玲珑不得不忍痛割爱。

                  小巧玲珑挪动千斤重的步子,走向针休的寝室。

                  屋里仅主仆二人,小巧玲珑不知如何开口。针休跟随主人也有一年有余,懂得“礼下于人,必有所求”。她主动开口道:“主人前来,必有事吩咐,请直言,针休若能办到就算粉骨碎身也在所不惜。”

                  小巧玲珑硬着头皮说出刺杀赵柏的事。

                  针休听过,一瞬间脸上全无表情,过了半响,她紧绷的额头终于驰禁,忽地跪下:“自去年以来,主人对我、布、园园、韩端四人尤其关爱。园园能为主人出谋献策;韩端可上战场杀敌;布可为主人献身。四人中,唯我一人毫无功绩。现主人有难,我岂可袖手旁观。”

                  小巧玲珑赶紧扶起针休:“我亦是不得已而为之,望你能体谅。”针休松开她的手:“我为奴仆,为主人分忧是天经地义的事,主人无需责。”

                  从针休的话中小巧玲珑得知,主仆的思想在针休脑中根深蒂固,并非她的一年半载的思想灌输所能改变,毕竟人是受社会影响的,不是孤立的。鲁迅笔下《伤逝》中的青年知识分子子君,尚未能冲破封建思想的阻挠,而与涓生结合在一起,况且对三纲五常耳濡目染的针休,更是难以做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