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六章 民族主义的萌芽(2 / 2)

加入书签

鸣翠楼内,声讨倭寇的声音越来越大,人群从楼上下来,聚集到了一楼甚至走出鸣翠楼,来到了街道上。

“倭寇竖子,必将讨之!”

“倭寇竖子,必将讨之!”

“倭寇竖子,必将讨之!”

很快,五城兵马司的人就注意到了鸣翠楼外发生的一切,并立刻把消息送到了宫内。

“什么?百姓们又闹起来了?”

寒荣一个踉跄,差点没从椅子上跌倒,他抹了一把额头的汗水,显然是对前些日子宰相府门前发生的事情后怕不已,甚至出现了应激反应。

“是,不过这次百姓们是因为倭寇的事情,江南日报的最新一期,陛下您看。”

太监总管李公公生怕皇帝出了什么岔子,连忙解释起原因来,并把引起这一切的“罪魁祸首”递到了寒荣面前。

寒荣眯起眼睛扫视这期江南日报,第一眼看过去,他就瞳孔一缩,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

嚯!好劲爆的标题!

“倭寇一事,朕自有裁量,百姓们捣什么乱?真是!”

寒荣非常气愤,他现在一听到江南日报,就知道没什么好事发生,你说说这帮子家伙,怎么专挑坏事报道,为什么不报道报道一些好事呢?

“再这样下去,朕迟早得被这群书生气死!”

这说的当然是气话,不过寒荣也确实拿《江南日报》没什么办法,一是因为江南日报和镇国侯周骁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二是江南日报出自文人书生辈出、文风深厚的江南地区,三是江南日报的许多编辑和作者,都是翰林院的翰林,这帮清贵没有别的,就一身硬骨头。

他们不怕皇帝责罚,甚至不怕皇帝赐死!

相反,皇帝越对这些翰林惩罚,他们就越兴奋!原因很简单,翰林以清贵自居,使命就是保证皇帝贤明、朝堂清肃,皇帝对他们不能用刑,否则必将招致天下士林口诛笔伐,百姓议论纷纷。

所以,寒荣尽管对《江南日报》非常厌恶,但也是无可奈何。

“陛下,奴婢以为,若东南倭寇的事情已经闹到京城百姓人尽皆知的话,恐怕到了不得不解决的地步了。”

李公公小心的提着建议,寒荣则是一张苦瓜脸摆起:“朕何尝不想教训倭人,展现我大夏国威?”

“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大军调动剿倭,需要海量的银子,这钱从何而来?”

“这几年,我大夏屡屡用兵,与匈奴战,与大乾战,国库早已空虚,空旷的都能跑马了!如今若是因为倭寇一事,再与倭国开战,只能增加赋税了。”

“到时,又会有百姓、官员骂朕是昏君、是暴君,朕该如何是好?”

寒荣说到这里,心里有些委屈,对这几年连续不断的战争降临大夏感到很是倒霉,仔细想想,又归咎到了周骁头上。

“镇国侯恢复正常之前,我大夏风调雨顺,太平长久,可偏偏自镇国侯从痴傻中恢复后,我大夏就屡遭磨难,朕真不知,这是不是巧合!”02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