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沦为孤儿(1 / 2)
当一个人去世的消息传来,人们在接收到这个信息时普遍会有两种心里活动,第一种首先是震惊,那么第二种紧接着就是对这个人的内心评价。也就是每一个人都会在他人的心理走一遭。正所谓“盖棺定论”嘛!往往寥寥数语概括一个人的一生。
诸如:“哎,好人啊!可惜了!”有的甚至会增添一两句深表惋惜的感叹:“这老天爷呀!怎么这么好的人你们就早早收走了?就不能让他多活几年吗?”
而有的人的离去人们在感觉震惊之后,对于这人的评价就不怎么吭声了,而对于这人的死讯也懒得传递,往往是东耳朵进,西耳朵出。而有的人的离去人们在感觉到震惊之后,则会加上一两句评语“死的有点晚了!早该死!”
然而刘得贵的噩耗传来人们则禁不住都酸楚落泪。这其一,因为人们对刘得贵一家的遭遇深感同情,不管对也好错也罢,短短几年光景一大家子人家相继都走了,走的就留下一个未成年的孩子,成了一个孤儿,这孩子将会生活的异常艰难;其二,人们觉得刘得贵这个人一生为人正直,虽然人们有时会背地里骂他“倔驴”!但是刘得贵一副热心肠,乐于助人。一生不与人争,不与人生气闹矛盾。人们反倒对他报以深切的同情。因而当刘得贵的死讯传到那里,那里的人们即刻就会喉咙哽咽,眼圈发红,为这一生命的逝去流下哀伤的眼泪!
出殡的这一天,大半个村子的人都来了,王老虎哭着说:“得贵大叔,我还等着你指点我养牛嘛,怎么这么早就走了呢?”
人们看一下,这一大家子人家都离世了,凄惨冷清,就留下一个小孩子孤零零的,不禁都潸然泪下
因而人们都扶灵嘱咐刘得贵道:“你安心走吧,乡亲们会照顾大宝的!”
送葬的队伍悠悠漫长,络绎不绝,从西山沟的窝窝坡一直拖延到村子西头。乡亲们纷纷洒泪送别!
这一个鲜活的生命就在悠悠悔恨之中离去了。
亲戚朋友们对大宝安慰一番就都纷纷离去了。
从此大宝就成了一个孤苦伶仃的孤儿。送走他爷爷的那一天黑夜,大宝第一次一个人睡觉。他已经习惯了和爷爷一起睡觉,睡到半夜他习惯地伸手摸他的爷爷,他爷爷床铺上空落落的,他就使劲用手寻找,搜索半天也没有摸着,他就一下子惊醒了,“爷爷到哪里去了?爷爷已起床干活去了吗?”然后就一咕噜坐了起来,呆呆地望着他爷爷的床铺,半晌他才意识到他爷爷已经永远离开他了。
“他爷爷已经离开他了”这一事实往往不是一个理性问题,而是感性问题。需要长时间的痛苦煎熬才能接受爷爷不在了这一残酷的现实。
因而多少个夜晚,他依然在黑暗中醒来喊道:“爷爷!爷爷!我要撒尿!”,因为他从小就习惯了,黑夜一到要撒尿的时候,就喊他爷爷给他开灯,他要下地往尿盆里撒尿,因为他害怕,他害怕这一无边无际的黑暗,所以就得叫醒他的爷爷。。
但是当喊了无数次,他的爷爷也没有应声,直到喊得他自己完全清醒了,方才意识到,他的爷爷已经不在了,这个屋子里、这个无边的黑暗之中只有他孤零零的一个人。往往在这个时候,他就打开灯望着他爷爷的空旷的床铺哭泣起来,直到哭着困了倒下再睡着。
大宝就这样一天挨一天痛苦地在他爷爷离去的这些空旷孤独的夜晚煎熬着。
早晨起来,大宝要上早自习,一放学回家就能看到邻居们从大门门缝里给他塞进来的饭菜。他进的家门,生着火灶,把邻居们塞进来的饭热一下吃了就背着书包上学去了。
中午回来,大宝还是像他爷爷在时一样,烧火熬一锅小米粥,煮一个窝窝头。不过这些窝窝头以往是爷爷蒸的,这一次是大婶大娘们蒸好给他送来的。
大宝最难熬的时光就是每个夜晚了。每到晚上一放学大宝就发愁回家。他一想起打开大门面对那一个空旷寂寞的黑洞洞的屋子,心里就一阵一阵的酸楚恐惧。
大宝每天晚上照例要在吃完晚饭后,将他爷爷给他准备的那个小炕桌搬到炕上,开始做作业。
但是以往每天都是爷爷给他搬炕桌,他准备书包,往出拿课本作业,然后爷爷就坐在他的对面,一边抽旱烟袋一边陪着他做作业。
爷爷困了就坐在他的对面就像老鸡琢食似的一连串地打盹。这时大宝就说“爷爷,你困了,你先睡吧!”
爷爷怕他一个人做作业害怕,就一个激灵清醒一下,说道“爷爷不困,你写吧!”说完不久爷爷就又打起盹来了,但是无论如何困,爷爷也不会躺下,总要坚持坐着陪大宝做完作业,直到大宝说:“爷爷作业做完了!”,这时爷爷才说:“好,睡觉!”
现在却是他一个人孤零零地坐在小炕桌的一边,做作业。每到夜深了大宝就感觉害怕。但是老师布置的作业不能不完成,于是大宝就一天天壮着胆子完成作业。
他已经习惯了做一会作业就要望一望小炕桌的对面,看看他爷爷是不是困了,又在打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