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 蒋结巴(1 / 2)
很快七八天便过去了,趁着天气晴好,白雪稍融,叶箐箐披上斗篷骑马出城,去看看自己心心念念的‘白玉池’进展如何。
正所谓人多力量大,在三十来个人共同动手的情况下,池子很快就挖好了。偌大一个土坑横呈眼前,尚未码上白色砖石,随处可见土堆杂乱不堪。
让那群难民挖挖坑还行,叫他们修建池子却是不能的,需得做这一行的人才能把池壁弄得整齐漂亮。到时候再把来来峰上的山涧泉水引下来,有水的池子才能叫做池子。
这些时日李鱼生是吃住都在益田村,压根没回城里,便是雪天也不例外,俨然一个坚守岗位的合格监工。他原以为这群人会怠惰成性很难使唤,做了不少准备工作,实际上却没有他预想的那般严重。
特别是天气严寒来袭,难民们更是认真做事,就怕裴家反悔了,连个木屋都没得住。还别说一日两餐饭食,比起自己先前有了上顿没下顿的日子,不知好多少倍。
当然,一个群体总少不了那些闹事的刺头,不听从吩咐做事,总想耍滑偷懒蹭吃蹭喝,甚至还抢夺别人碗里的食物,扰乱宁静。
这种人一概被李鱼生给打了出去,跟他们客气只会蹬鼻子上脸,纵容不得。所幸只是个别几人,大部分人还是安分老实的,谁不想好好过日子,温饱都成问题哪来那么多闲心闹事。
人是群居动物,大家生活在一起就会产生一种微妙的集体感,基于某种相同的境地,怀有相近的期许,共同去做一件事情。
当所有人都在干活的时候,唯独你自己站在一旁,此时心中便会有不稳妥的感觉,似乎独立特行把自己排除在外,不能融入他们。
有人只专注于眼前的安逸,更多人却想到了以后,他们这群外来人,没有能力买房买地,活计又不好找,倚靠什么为生?
率先找上李鱼生的是那个结结巴巴的汉子,大伙都唤他蒋结巴。因着先天大舌头,养成他憨厚腼腆的性格,若不是怕极了一家子挨饿的日子,他也很难鼓起勇气来问李鱼生。
“李李李老爷……我、我想问个事……”蒋结巴吭吭哧哧的,声音很小。
李鱼生看他憋红了脸,不由失笑道:“我可不是什么老爷,无须紧张,有事直说便可。”
蒋结巴挠了挠头,嘿嘿笑两声,才道:“我们很很……很感谢你们,就想问问还、还缺人不?”
“嗯?”
一开始李鱼生没明白他的意思,随后听他说想要长久替裴家做事,就是不知他们有没有地方能用得上他……这才弄清他的来意。
蒋结巴告诉他,自己虽然说话不顺溜,但是做事绝对踏踏实实,有什么活计但凭吩咐,只求能养活一家老小。
挖池塘的活差不多已经结束了,后面需要这些难民帮忙的事情并不多,他们每天都在益田村附近转悠,游手好闲内心不安。俗话说居安思危,虽然少夫人答应供给他们两个月食宿,也确实这么做了,只是这段时间总会过去的,以后怎么办呢?
但凡有点上进心的,都不甘这样坐吃等死,来年继续流落街头?于是,蒋结巴才求到李鱼生这里来,希望以后也能有事做有饭吃。
也有其他人去帮田心村的村民收萝卜白菜,博得好感之后就好说话了,问村里可有哪户需要人手干活的,工钱可以商量。
叶箐箐当年替王婶子弄得大棚蔬菜早已经在各个村子流传开了,为了抵挡冬天风雪,村民们纷纷支起油纸棚子,虽然雪下大了还是会冻死菜苗,但至少情况有所改善。
益田村也学得这个法子,家里田地多些的,总不能冬天都荒废着,支起棚子种蔬菜,自家吃不完还能卖。这么一来,还真有人需要些人手帮忙。
难民就是最廉价的劳动力,大家各取所需,双方都很乐意。帮忙支棚架收萝卜之类的活并不重,反正暂时不愁吃住,能赚得一文是一文,存下来就是他们以后的倚仗。
更多的难民则是跑到李鱼生和赵管事这边来了,一个个苦巴着脸望着他们,可怜兮兮的,实在不想流落街头行乞了。
李鱼生只能暂且安抚他们,是否需要这么多人手他也做不了主,回头就去问问少夫人与少东家。
正巧这一回叶箐箐来巡视,李鱼生一股脑把问题推给她,这群人是她招来的,要卖可怜也该对着她才是。
叶箐箐听他说完,远远看着木棚笑了笑,劳动最能激发人的斗志,你只有动起来了,才不会一直赖活着恶性循环。他们这是吃饱了穿暖了,开始害怕饥饿寒冷呢。
“不知少夫人有何打算?”李鱼生问道。
叶箐箐瞧着远处延绵青山,答非所问:“我觉着四亩地太少了些,你问问挨着的那些田地主人,可愿让与我们。”
李鱼生一愣,“还要扩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