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是他乡(〇六)(2 / 2)

加入书签

        不过她给人说惯了,麻木起来,也不肯替自己分辨。

        未几红药将酥饼买来了,用新鲜荷叶包着,叶子上沾着油腥,又烫人,时修便主动接了去,只递了她一个,下剩的捏在手里,渐渐烫得手没了知觉。

        归家后顾儿只问西屏那付七姐的行容,不问时修,信不过他,反正问他什么他只会说“没留意”。

        顾儿和西屏哎唷抱怨,“我常说悔不当初,那时怕他定了亲心就野了,不肯好生读书。谁知如今是读书读傻了,两耳不闻男女之事,世上的女人只叫分作两类,活的,死的。”

        时修暗自腹诽,还有一类,似乎是死了,却在他家的土壤里又一点点复活过来的,譬如西屏。

        西屏听顾儿说得发笑,掩着嘴并顾儿在榻上坐下,眼睛瞄着下首的时修。他只规规矩矩坐在四足马蹄凳上,一言不发,装作没听见。

        顾儿瞪他一眼,扶着鬓道:“造孽,他爹就是个榆木疙瘩,生下他兄弟两个,一个呆子,一个愣子!一个不像我!”

        “这回倒不能怨狸奴呆愣,实在是那位付家大嫂太会抢风头。她家小姑子相看,她倒在席上叽叽喳喳说个不停,大家的眼睛都只能望着她,谁还留意到旁人?”

        顾儿把蛾眉一夹,“这付家大嫂多大的年纪?”

        “说是说二十六岁,不过打扮起来看着也就二十上下。”

        顾儿心道不好,想必是个不安分守己的妇人,跟着这样的嫂子能学多少好?因此自己就先将心思淡了,“算了,我看这付家太远了,苏州人,往后做了亲家走动起来费时费力的,还是就在本城捡一个的好。”

        时修暗暗看西屏一眼,少不得流露一丝谢意赞赏。到底是女人知道女人,从前凭他如何说,他娘也只喋喋不休唠叨他的不是,今日西屏不过三言两语就叫顾儿主动打消了念想。

        趁顾儿此刻是只顺毛猫,时修说了明日请仵作之事,要她千万替他瞒着。西屏帮着敲两句边鼓,夸时修如何心存百姓,将来不免一番作为,顾儿心下高兴,本来也懒得管,少不得应承。

        次日午间,时修归家用罢午饭,一面打发玢儿去县衙请那李仵作,一面往西屏屋里来。进门见西屏早已在外间备下了茶果,自己则放下门上的竹帘子,坐在卧房榻上针黹。

        她没听见他进来,脖子放得低低的,身子像根给果子压弯了的枝条,能使人不禁生出几分怜惜。那细细的竹篾子将人一片片切碎了,看得益发不真切。时修在外头闲踱两圈,终于打帘子进去,“您用过午饭了么?”

        “我早和你爹娘吃过了。”西屏想起什么来,朝他招招手,待他坐下,她去翻箱笼,取出五两银子放在炕桌上,“你替我给交你娘,我给她她不肯收。”

        “这是什么?”

        “我到你们家来,总不好白吃白住,一日两日好说,一月两月的,谁家不过日子?我知道你爹是个清官。”

        时修没搭这话,只问:“一月两月姜家就能来接?”

        西屏觉得他这“就”字有点微妙,像是嫌时日短,又嫌时日长。

        她默然片刻,暗窥他一眼,笑道:“到底是一月还是两月也说不准,那头闲话消停了就回去。”

        她这几日自己忖度过,姜家终究不能撇下她不管,那样富裕的人家,没个名正言顺的由头,怎能轻易将媳妇丢弃在外头?何况她知道,她对他们还有用处,一向做生意的人都是物尽其用。

        “总之不会长年累月丢我在这里的。”她从容地弯起唇角来。

        时修没话好说,说什么都觉得有点不对,有丝郁塞闷躁。他去拿她的绣绷看,“又是手帕。”

        似乎有点嫌弃嘲讽的意思,西屏也不确定,劈手夺了回来,“我带的衣裳鞋袜足够穿,就是手帕不够使。说起这个,请你外头替我买些碎料子来,你娘不肯收我的银子,我也不好使你们家的料子。”

        时修爽快地将那锭银子掖入怀中,“回头我替您给她。”

        说话间玢儿引着那李仵作进来,是个五十来岁的老头子,先是个走街串巷的野郎中,后来年岁大了,怕走不动,捐了几两银子,在衙门里谋了这项安稳差事。

        所以技艺不精,只能说个大概粗略,“从当日尸身情形来看,胸前,腹上以及胳膊上只有浅褐色的勒痕,不见血荫,可见是先给人勒脖子勒死了,再绑在树上。”

        时修点头道:“倒和我推算不差,手腕上没有束缚痕迹,也没有挣扎痕迹,不像是活着给人绑起来的。还查检到什么?有没有其身份上的线索?  ”

        “那女子皮肤细腻,手脚嫩滑,裹了脚,必不是穷苦人家出身,那些衣物也可以断定,连内衣都是熟罗的,鞋袜也是上好的缎子。衣裳包里有一支金丝编的挑心,一副金珥珰,还有一个金镶玉的手镯。”

        时下有些妇女打首饰专爱在上头刻下自己的姓或名,时修忙问:“这些东西一并带来没有?”

        那李仵作忙将个包袱皮呈在圆桌上,“连衣裳首饰都在这里。”

        向来物证没有县令县丞准许,不能私自带出衙来。可见鲁大人是晓得他来回时修的话,正乐得躲清闲了。

        时修轻蔑地钉他一眼,低着头翻看那些物证,皆没有刻字署名。而后忽然想到什么,又翻那几件衣裳,是一件轻薄的银红长衫,一件玉白横胸,下头则是一条珍珠粉袴子,一条玉色褶裙。

        “就只这些?”

        “都在这里,衙役拿回来时还包着,连首饰还在,想必是全的。”

        清明前日天气寒冷,谁家女子只穿这点轻薄衣衫?若说贫寒穿不起,又不像,衣裳又都是好料子。时修摸着衣裳料子,似低声自喃几句。

        李仵作正凑着脑袋听,还没听清呢,又听见卧房里有个女人说:“狸奴,那几件首饰你拿来我瞧瞧。”

        抬头一望,竹帘子后头绰绰站着个女人,窈窕身姿,缥缈情韵,只看个影已令人魂飘魄离。却不知是姚家什么人,竟敢直呼小姚大人最忌讳的小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