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第 156 章(2 / 2)

加入书签

        韦训解释说:“那一鞭并没打中,对方也不想伤人。”

        杨行简叹息道:“对这些高位之人而言,地位尊卑有时甚至比性命更重要,为了争路这种事,是能拼上前途命运的。如我这种小官儿,早早就习惯了驻马避让,唾面自干,公主却从未受过这般委屈。在宫中时,她隆宠显耀,莫说是官员,就是亲王郡王,也得在凤舆前识相让路,岂有被随员仆从驱赶的经历。从没有挨过打,自然受不得这个罪,那一鞭虽未打中,却等于当街被痛殴一顿。”

        韦训怔愣片刻,回想起在长安时安化门前那场冲突,事后宝珠回到翠微寺,便有了自尽的念头。他丢下杨行简,连忙回身赶到她身边,拉起手腕切脉,只觉脉象紊乱虚浮,起伏不定,当真有受了内伤之象。

        光天化日之下,有他在侧陪伴保护,竟不知不觉间让她受了内伤,韦训怒意上涌,张口道:“你等着,我这就回去把那群人痛打一顿。”

        宝珠听了这话,略微回神,回手抓住他袖子,低声说:“不用了,他们其实没有做错什么。这就是朝廷赐予命官的权力,君君臣臣,尊卑有序,他路遇上级,照样要下马回避。我以前的随从,也是同样……”

        宦官禁卫净街赶人,朱雀大街上纵马狂奔,那时最寻常不过的事,如今才知晓是特权。她越说声音越低,流落江湖几个月,有韦训师兄弟和杨行简细心照护,虽衣食不周,但从未受过气,她心中仍以李唐贵主自居,今日一场小小风波,才切实体会到自己的身份其实早就荡然无存,一去不返了。

        狮子猲罗成业和罗刹鸟那等宵小,她可以举弓铲灭,然而秩序之内的规则,利箭射出,只会落入虚空。她曾凭借皇权血统畅行无阻,规矩仍是那套规矩,如今从秩序顶端跌落下来,难道就不认账了吗?

        这一鞭,像是将醒未醒赖床不起时,被人大喝一声,彻底将她从黄粱梦中叫醒了。

        宝珠心中酸涩,摸索着摘下头上的桂花枝,让十三郎从行李里取出琉璃漆盒,重新放回盒中,自语道:“那人倒提醒了我,在城中要小心行事,被有心人认出是蟾光寺的桂花,查问起来,就有些麻烦了。”

        杨行简恭敬地道:“芳歇很是谨慎。”

        韦训伸手从盒中取出花枝,再簪回她发上,直言道:“你尽管戴着。有谁不长眼吵起来,我回头把那树直接砍了,今后整个洛阳谁都别戴!”

        杨行简瞠目结舌,十三郎高傲地说:“这便是我们残阳院的行事作风,既然要霸着花树,那就得有霸着的本事。”

        听了师兄弟二人的这番话,宝珠明知情况不会有所改变,心中仍感慰藉,擦了擦眼睛,勉强挤出一丝笑容。过了一会儿,慢慢把那一碗已经冷掉的馄饨吃掉了。若要说这一路学到了什么,那就是不能浪费食物,无论任何情况,有得吃时就得赶紧填饱肚子。

        杨行简趁机禀报住宿地址:他从牙人手中赁下慈惠坊的一栋宅院,那院子曾经是某位高官的外宅,面积不大,胜在风景优美。

        慈惠坊距离南市不远,众人跟随他来到此处,宝珠见这小院子闹中取静,主屋是一栋二层高的小楼,矗立在洛水河畔。洛河东西横穿洛阳城,登楼可欣赏河岸两侧风景,远眺甚至能看到紫薇城内通天宫的宝顶。

        院子算不上豪华,却也清幽雅致,比人来人往的客栈安静许多,院墙粉壁上题着不少名人诗句。宝珠赞了一句“杨主簿用心了。”实则并无登楼赏景的念头。

        她说要出去走走散心,韦训扔下师弟和驴,跟着她离开院子。

        沿着河岸走了没几步,就是新中桥。此时夕阳西下,宵禁的暮鼓声一下接着一下敲响,路人行色匆匆,穿越沟通南北的石桥各自奔向自己的家园。

        宝珠双臂撑在桥边的石栏上,心事重重地望着洛水浩浩汤汤向东流去,夕阳缓缓沉入霞云,西方的紫微城建筑群依然宏伟,但仔细望去,便能注意到宫墙斑驳,荒草蔓生。

        后汉书云:天有紫微宫,是上帝之所居也。王者立宫,象而为之。百年之前,洛阳仍是大唐帝国中心的时候,这里是万国来朝的神都。如今华丽壮美的宫城早已破败不堪,正如下沉的夕阳,颓势难以挽回。

        两人并排立在桥上,无言地站了一会儿,韦训看见她的泪珠顺着面颊一颗一颗往下坠落,消失在洛水中,不知该如何劝慰,便说:“珍珠掉进河里,可就捞不上来了。”

        宝珠望着残破的洛阳宫阙,沉默了一会儿,租来的院墙内突然传来驴呕哑难听的嘶鸣,跟着是杨行简的惊叫呼痛之声,似乎又被驴给踢了。那头驴一直不喜欢他,拆卸鞍辔和搬运行李的活计,向来是韦训来做。

        宝珠轻声说:“你去吧,我想自己待一会儿。”

        石桥距离院子不远,又是人来人往的显眼之处,韦训叮嘱道:“你就在此处不要走动,等我安顿好,再过来找你。”

        宝珠点头应下。

        他离去以后,暮鼓又敲了几十下,宝珠感到肩上被人一拍,一个和蔼的声音问道:“怎么一个人在桥上哭泣?夜里可有去处?”

        回头一瞧,身后站着一名三十多岁的方脸男子,肤色黝黑,穿着竖褐短打衣裳,左眉一道刀疤。

        宝珠心生警惕,立刻收了泪,照着套话说了一遍:“有去处,不打零工,阿耶在岸上,阿兄这就牵驴来接我。”

        那人的表情有些尴尬,应了一声“我还以为你想……既是有去处便好。”然后讪讪地离开了。

        又过了片刻,天色更暗了,宝珠想着继续待下去也没什么意思,照原路返回慈惠坊。刚走到桥头,见道旁有个干瘦老妪搀扶着一名年轻妇人,催促她继续往前走。那少妇却扶着肚子低声呻吟,似乎一步也无法前行。

        宝珠走到她俩旁边,见那妇人的肚子高高鼓起,是个临产的孕妇。

        “走呀,再走几步就到家了,你总不能生在大街上!”

        老妪试图将孕妇扶起,但她本身年迈,并没有这个力气,见宝珠经过,向她求援:“这位娘子,我儿媳突然腹痛难忍,想是胎动快生了,求这位娘子帮忙搭把手,我家就在附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