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燕宁和谈(二)(2 / 2)
明尘远也封王?这倒是让微浓大为惊讶。姜王毕竟是一国国君,入了新朝受封王位理所应当,这也算是给姜国上上下下一个交代。而聂星逸虽是冒牌的燕王室,但从名义上看他封王无可厚非,而且若不将他封王,恐怕燕国国内还要有一阵子动荡,这个便宜也勉强可以给他。但是明尘远封王?宁王会同意吗?
像是知道微浓的疑惑,杜仲开口解释道:“世人皆知,摄政王殿下生前与王上不和,世人也都知道,镇国侯是摄政王殿下的亲信。这个封赏,一则是给殿下身后一个交代,能体现出新朝对殿下生前功绩的认可;二则有镇国侯封王在前,殿下的追随者们才会明白新君不计前嫌,他们才会甘愿拜入新朝;再者,镇国侯在军中威望太高,给他一个好位置,有利于稳住局面,稳定军心。”
这个解释合情合理,无可挑剔。而且在微浓心中,明尘远也值得这样一个位置,不禁赞同道:“您考虑得真是周全。”
杜仲似乎对这个决定也很满意,又道:“还有,为表对三王的重视,新朝百年之内将不再进行同等封赏,包括新朝的皇子皇孙们,都只会分封侯爵,绝不会与三王平起平坐。不得不说,在这一点上,宁王让我们这些燕、姜的臣子们都无话可说。”
微浓惊讶于宁王突然有如此胸襟,但转念一想,恐怕又是云辰出的主意。子孙百年内不能封王,这一举动原氏看似吃亏,其实是以退为进,占满了便宜。须知皇帝的位置都给了原氏,子孙们就算不封王也是新朝的皇室,地位又会差到哪儿去?
微浓总算浮起一丝笑意:“这个决定很好,九州统一可不是宁国一家的功劳,三王的设立是对燕、姜功绩的充分认可,也教世人都知道,统一来之不易,各国都做出了牺牲。”
“话虽如此,但是三王都不享受封邑,只享受汤沐邑,新朝建立之后都要前往国都居住。”杜仲颇有些遗憾:“在这一点上,云辰和沈觉都很坚持,我们争不过。”
这也就是说,三王有名有钱,但没有权。既然没有封邑,更不可能养兵了,他们都只能乖乖地住在新帝眼皮子底下,每年拿着汤沐邑缴上来的银子,做个富贵散人?
平心而论,这样也好,历史上许多战乱都是藩王、诸侯王先挑起的,原因就是这些人手中有地有兵,滋生了造反之心。宁王这个手段倒是防患于未然,至少能防止聂星逸、明尘远日后反悔,从大局上看,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但是,作为燕国人的立场,该争取的还是要争取,微浓遂发表意见:“没有封邑就罢了,迁去新都也是应该,但三王可不能做闲人,新朝必须给予他们一定的实权,否则燕、姜百姓心里会怎么想?”
定义侯与杜仲同时点头,前者道:“这一点,我们已经提出来了,云辰也答应了,细节问题我们会再商榷。”
这就是慢工夫了,需要三国坐下来慢慢磨,而且也要征求三王自己的意思。但只要大方向定下,应该不会再有什么变动了。
总体来说,微浓也没什么意见,唯有一点——聂氏为后,这个人选从何而来。屋内三人之中,明尘远、杜仲皆是聂星痕的心腹,早已了解聂星逸的身世,微浓行得正坐得端,也不怕定义侯多想,便当着他的面提了出来:“原氏为帝,聂氏为后,看似没有什么问题,但聂氏已经没有可以做皇后的女子了。聂星逸的女儿……也不是正统血脉。”
见微浓主动提出来,杜仲也不隐瞒:“高宗还有一名手足尚在人世,被流放到南方边陲之地已有数十年,听说他留下了一个曾孙女名叫聂雨晴,但今年只有五岁。”
五岁?那等她长到适婚之龄,岂不是还要等上十年?而统一却是不等人的!乍然间,微浓又想到另外一个问题:“宁王已经年过古稀,他是不可能再娶了,为今之计,是要看他选定谁当继承人再做打算。”
听闻此言,杜仲与定义侯对看一眼,前者先道:“就算聂雨晴适龄,我们也不敢让她做皇后。先不论她生来遭受流放之罪,对燕王室必定怀有怨愤,就算她是个好端端的公主郡主,在边陲之地长大,教化有限,她何以堪当皇后重任?根本不可能指望她为燕国百姓争取什么利益。”
定义侯也在旁附和:“新朝的开国皇后,何等重要的位置,千万不能所托非人。”
两人态度如此坚决,微浓有些看不明白了。这是什么意思?难道要让聂星逸的女儿冒充真正的燕王室公主,去做这个新朝皇后?那聂星逸不就成了新朝国丈?定义侯的位置也就暗中提高了!这也太便宜他们父子了!
微浓越想越觉不能同意,她相信明尘远也不会同意,正待开口否决,此时却忽听门外响起一声禀报:“禀郡主,宁国云大人想要见您。”
云辰来了?这一个多月都没说要见她,怎么今天说来就来了?微浓实在不知该如何面对他,犹疑片刻,正要开口回绝,脑中却突然闪过一个疑问:燕、姜都在三王之列,那楚王室呢?难道什么都没有?
微浓不相信。也就是在这一瞬之间,她立即改变了主意,决定去探一探云辰的口风,遂朝外回道:“请云大人在偏厅稍事休息,我马上过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