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手腕(2 / 2)
然而正在此时,外头的王德又催一声:“皇上,六百里加急……”
夏侯明很快就匆匆离去。
我一个人呆愣了许久才缓过神来。
还好今日事态紧急,朝政大过天……若非如此,我今儿真是躲不过了。
不过……若真的躲不过,好像也不是什么坏事啊……
夏侯明他……
我以往全都错怪了他。我只一心认为他是暴君、昏君;而他又总是喜欢折腾我,我就尤其怕他,怕自己如方婕妤一般在房事上被他虐杀,但现在想来,他是不可能做这种暴戾之事了。
且我厌恶他,只是因着他是令人不齿的昏君。但我如今见识到他的手腕与隐忍,我对他就只有钦佩了。
对啊!侍寝这事情……
这哪里是坏事呢!
若之前王德没有催那一声,若夏侯明真的要了我,我竟是会打心底里愿意的。
在中秋这事上,他竟还有些保住我的意思!一个真正嗜杀,暴虐的人不可能是明君,这些只能是他的面具……他不仅不是我的威胁,甚至是我的庇护!他既然想要我活着,那就一定有他的理由,虽然我看不透为什么。
或许我这个小卒子对他的大业也是一分助力?
总之他是要保我的。
我为此欣喜至极。我这个人最惜命,只要夏侯明有了保我的心思,我的活路就大大地增多了。我以往把他列为严重威胁我性命的大怪兽之首,但现在才发觉他非但不是暴君,竟还是个明君;他虽然折腾我,但他并不会想处死我。他一不会赐死我,二不会因残暴而虐杀我,三还对我有庇护的意思……
夏侯明从一个大威胁变成了一个明君,这真是我入宫以来最好的消息了!
中秋的这一晚,宫里纷乱不堪,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前朝有六百里加急的军情连夜送进来,皇帝从宠妃金氏的床榻上爬下来赶过去处理政务,而皇太后则扔下了凤仪宫的小产案子,急急地赶回长乐宫里去,然后深夜召司徒氏的两位小辈进宫。
第二日早朝,便有许多朝臣上谏,皆是为司徒将军抱不平的。皇帝亦是对弹劾一事不肯苟同,当庭驳斥了幽州刺史的折子,并责骂其“胡言乱语”、“攻歼忠良”。
司徒一族把持朝政,十多年来跋扈惯了,这一遭碰上个不长眼的,当即愤慨异常。司徒族中几位做官的族人立即请命,求皇帝处置幽州刺史;平阳侯、兵部王侍郎等人也纷纷附和。
其实,他们如此愤慨也不仅仅是因着跋扈——主要是因为,幽州刺史的弹劾实在太过分了。你若是弹劾“结党营私”,这好歹说的是实话。可你弹劾什么“私通敌国”,这说的是人话么?司徒一族虽然野心勃勃、夺帝王权柄,但他们亦是实实在在的为大周效力的忠臣,怎么可能去私通敌国?
大家都是受儒家礼教,忠义二字就是头顶的天,不论是文臣武将,一旦被责骂说什么“卖国贼”,天哪,你是要坏我的生前身后名啊!士可杀不可辱,这实在太过分了!
于是这一日的早朝上,所有的臣子都痛骂幽州刺史的诽谤。连那些并非是司徒党羽的人也如此作为。最后,皇帝当堂下旨,将幽州刺史革职查办。
唉,这一革职,还不是送去司徒将军手里查办?可是死得够惨啊……
幽州刺史因“污蔑”之罪坐死。但夏侯明的杀戮并没有结束,他大肆彻查朝堂,凡有“胡言乱语”、“罔顾尊上”、“构陷忠良”的官员,悉数被处置了。可以说是夏侯明因着司徒大将军被构陷的事情一下子起了兴致,要狠狠地整治污蔑之风。
夏侯明一向暴戾,对臣子们常有杀戮,朝堂上下都知晓这一点,也见怪不怪。然而我却是知道了夏侯明最隐秘的一面,再看看那些因“构陷污蔑”的罪过被处置的臣子,我便明白了——这只是夏侯明的手腕而已。
他是借着构陷之事,借着自己“残暴”的骂名,将那些不肯忠君的臣子们铲除了!
我慢慢地理清了思绪,便越发觉着夏侯明城府太深、心思太可怕。一切都是幌子,不论是残暴,还是昏庸,都是他竭力维护着的面具。暴戾这样的特点,只会存在于昏君身上,他如此不顾贤名,一是为着令司徒氏放松警惕,二便是方便铲除敌手。总归他是皇帝,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司徒将军见了还会高兴呢,觉着皇帝越荒唐便越容易掌控。
还有前些年因着他的残忍而被处死的嫔妃们,良妃,张贵嫔,方婕妤,祥嫔,林美人……皆是母家在朝堂上依附司徒氏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