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第 14 章(1 / 2)

加入书签

确切的指向只有一根红绳,其他都是信息拼凑出来的推测。

        魏家人的相貌气质,哪怕是经过牢狱和流放,也绝对鹤立鸡群,是以,如果城外有骗拐的团伙,他们必定会成为目标。

        魏堇也只能带着厉长瑛一家按照这个线索去追寻,别无他法。

        而任何一个买卖,薄利便要多销,乱世里拐卖人口亦是一桩贱卖贱卖。

        这时候,人已经不是人,人是最不值钱的,甚者不如牲畜,死人就更不值钱了。

        河东诸郡秩序尚存,掳掠的风险较大,河北一带因为起义,流民极多,很容易浑水摸鱼,罪恶滋生。那些人不可能耗费粮食喂养难民,是以为了补充“货物”的损失,就会带大量的人出行。

        魏郡到突厥,要经过几个郡,如果魏家人真的被拐去突厥,出关前是仅有的机会,出关之后,几乎就没有希望了,越早找到人越安全,越晚变数就越大。

        厉长瑛他们也知道时间的紧迫性,所以才不辞辛苦地赶路,只是难免遇到坎坷,迷路只是其中一个。

        事态紧急,他们还出状况,林秀平怕魏堇有不满,重新走上正确的路后,特地在停下修整时向他表示歉疚。

        魏堇反过来宽慰道:“我一人独行,必定是举步维艰,意外本就不可避免,若我因此怨怪你们,便是忘恩负义之徒。”

        “你能理解便好。”林秀平笑容扩大,耐心地解释,“阿瑛和她爹其实在山里很会认路,只是几乎没远行过,才经验不足,先前我们赶路时,也经常走岔路,不过都没纠正,将错就错了。”

        魏堇明白她的用意,适时感恩:“我魏家之事本也与你们不相干,却得你们仗义出手,辛苦奔波,实在无以为报。”

        厉长瑛左腋下夹着一捆柴,右手拎着砍柴刀回来,听见魏堇这话,直言直语:“金珠就在我身上,你还想怎么报?”

        他实在不够敞快。

        魏堇语塞,垂眸不与她对视。

        厉长瑛手脚麻利地搭柴点火,向学道:“堇小郎,你是怎么辨认路的?能不能教教我?”

        魏堇抬眼,反问:“你们是如何走的?”

        “认准一个方向,走便是了,总不会偏离太多,实在偏了,问到路,再掰回去继续走啊。”

        厉蒙一开始就是这样,那时是一路往东北方走,等到厉长瑛问清楚路,又变成一路往西南。反正他们什么地名都不知道,走呗,鼻子下长着嘴,遇到人就问呗,错了就改呗。

        魏堇听完,“……”

        真开朗啊。

        他昏沉的时间居多,完全信任厉家人的生存能力,没想到他们是走得这么随心随性。

        “那你们是如何确认官路的?”

        厉长瑛爽快道:“好的就是官路,不好的就是杂路。”

        也是明明白白。

        “朝廷这些年在非军事要道的官路维修上多有懈怠,官路上的长亭短亭几乎荒废,不能以好坏一概而论。”魏堇顿了顿,怕她懊丧,补充道,“但你如此分辨,亦是合理。”

        厉长瑛听到后半句,就足够欢喜了,“还有吗?”

        满眼的求知若渴。

        魏堇不由地闪神,克制地移开眼,认真道:“我曾看过各地舆图,可以教给你。”

        “看过?”

        魏堇平平常常地一颔首。

        厉长瑛表情嫉妒无语得逐渐扭曲,保持蹲姿默默挪了挪,背朝他。

        说得轻松,好像教给她,她就记得住似的。

        魏堇看着她的背影,不明所以,稍想了想,若有所悟,亡羊补牢道:“若是有纸笔,亦或是其他方法,我亦可以画给你。”

        厉长瑛霎时豁亮,举起一根烧黑了的树枝,“画在木头上,我用刀刻出来!”

        魏堇岂有不同意。

        舆图极其珍贵,一直由官府管控着,厉长瑛能得一份,是捡了大便宜,照料魏堇更是尽心尽力。

        于是,接下来的行进中,魏堇除了路途的颠簸和身体的疲惫不可避免,其他方面厉长瑛但凡能想到都面面俱到,力求给他最好的服务,帮他尽早养好身体,贡献力量。

        路上,他们赶上前方的难民或者行人,厉长瑛也主动上前询问,全都不需要魏堇费心神。

        魏堇沉默地接受了。

        她一个姑娘全程步行,他全程坐在板车上任人照顾。

        若有少年人的自尊心作祟,他应该挫败,应该无法心安理得,应该急于证明什么,迫切地走下驴车和厉蒙一起步行,让厉长瑛坐在板车上。

        可他大抵是病了,少年老成,棱角平圆。

        脚偶尔落地,先前让他保持清醒的刻骨疼痛,仍然在提醒他:魏家的疼痛应该止于魏家,他不该拖慢旁人的脚步。

        魏堇更加守礼、端正。

        林秀平私下对厉蒙夸赞他:“胸怀广阔,又彬彬有礼,我看阿瑛与他也合得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