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善始善终(2 / 2)

加入书签

坐了大约一盏茶的功夫。

她面有怒容的大步进门,一进来就把攥得发皱的报纸重重拍在桌上,气冲冲的坐在一旁。

众人不明所以。

曲冰上前翻开一看,报纸刊登的正是之前慈善活动的内容,看完笑问:“你这生的什么气,说出来让我们替你评评理?”

宋婉莹不知道她怎么看了报纸上的内容还笑得出来。

越明珠走近去报纸,在曲冰眼神示意下才在右下角非常偏僻的一个小角落里找到一张模糊不清的照片,依稀能看出是她做开场演讲的那天拍下的。

整张报纸最显眼的自然是报头下方的头条要闻,各界名流合照加声情并茂的文字解说。

这不是很成功吗,生气什么?

宋婉莹差点被她俩的反应气晕过去,忿然作色地指着右下角不起眼的地方:“这些人为了抢风头脸都不要了,学校出场地,咱们还大方捐钱。他们连张能认清脸的照片都不给放,熹微名字也不提,就用学生二字一笔带过,这难道还不够气人吗?”

越明珠和曲冰不约而同笑出声,笑得宋大小姐莫名其妙,直到其他人把手中的报纸一一摊开给她看。

“好了别生气,来看看这些。”

宋婉莹余怒未消,愤愤不平地拿起报纸,这一看,惊喜抬头:“长沙《大公报》?”

她聚精会神,细细看去。

和她拿来的那份完全是政商占据主流的内容不同,《大公报》最新一期的社会版块中,在副标题和正文内容上都重点介绍了这场慈善的发起人,从年龄,到籍贯,再到学校,都有详细标注在越明珠名字旁边,还细心以小字注明。

差不多五百多字的篇幅客观公正的报到此次《省会难民救济所章程》的推动,就是在越明珠同学发起的活动演变下“实业救国”最显著的功绩,不仅末尾追加了后台采访,还在其他版块上提到她自入校以来所有在校报上刊登过的文章和诗词。

夸她:咏絮之才,林下之风。

要知道长沙《大公报》日发行量高达四五千,作为民众喉舌,坚持言论自由,也从不阿谀政府谄媚政客的《大公报》可是如今整个湖南最为畅销的报刊,有着“国家之鉴,社会之师”的美誉。

有它背书,才是真正的声名鹊起。

“你还是少看点政府的私报。”

曲冰又抽出其他几份,“《正言报》、《湖南日刊》、《公正报》...夸熹微的这么多,你倒好专挑没夸的生气,怎么,还不许夸夸其他人了?”

她惊喜接过,看完满意之余不由撇嘴:“都怪我爸,这两天一大早就让下人拿报纸,看完了还非得让我看,我说他怎么这么得意。”

原来是专挑政府的喉舌往桌上放,难怪她一个夸熹微的都没瞧见。

其实曲冰摆出来的那份《公正报》和其他报纸刊登的内容不同,越明珠在家也看到过,上面对慈善的事着墨不多,少见的提到了去年一件事。

并夸她是当代女中豪杰,说近期在湖南小范围流传开的一篇短篇弹词——《茶楼》,内容并不复杂,讲述的是一位女艺人在茶楼卖艺受恶人胁迫最后被一位路过的女侠相救的故事。

越明珠一看标题就知道是什么事。

可能是为了维护她的尊严,那份她让捧珠寻来的评弹脚本没有提及当初她为了其他人的安危受辱的事实,只着重描绘了她如何临危不惧、妙语连珠与对方周旋,最后气得对方暴跳如雷却无可奈何直到被赶到警察拘走。

看完越明珠心情有点复杂。

其实她倒不是很在意自己当初在茶楼下跪磕头,只是这弹词把她塑造的风趣、聪慧、又擅巧思,而敌人像个跳梁小丑一样,在脚本里纯粹就是个丑角,只能被“她”多番戏耍,引人发笑。

报纸上说那位女艺人是主动找上报社,向他们提供独家消息。

她自述家境贫寒,身无长处,想要报恩又无能为力,只能在离开长沙后找了相熟的大师把这件事编写成了弹词,在各大茶馆的评弹书场免费弹唱这篇《茶楼》,尽一点微薄之力,想替恩人宣扬美名。

要不是看到报纸,越明珠都不知道自己成了故事中行侠仗义的女侠。

其实她早忘了那个女艺人长什么样了,初衷也不是为了救人,没想到对方会一直记着这份情。

不过这样也好。

室内人声,窗外风声,越明珠靠在窗边伸手去捉风,可风缥缈无定又怎么会被人捉住。

只是——

她缓缓松开,只是恰好有风停在了自己手中。

托管系统忍不住开口:【既解了“采生折割”的后顾之忧,又借政府的力量救助了众多受害人,宿主这次又是一箭双雕。】

君子论迹不论心。

当初越明珠用来夸林校长的话,用在她自己身上也未尝不可。

【那我这个善人得到善名,也很合乎情理。】

这样一来,就算将来国家要跟九门清算,以她的名声和经历想必也很好割席,以绝后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