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8章 愿随将军死战!(2 / 2)

加入书签

“眼下消息尚未走漏,我军正好可以利用这个绝佳的时机发动突袭,杀敌人一个片甲不留!”陆尘大手一挥,气势如虹地说道。

“若是能够偷城自然是好,否则便只能强攻了。”

陆尘的手在地图上滑动着,最终落在邯郸上。

“将军,末将心中尚有一疑问未解。”章邯面色凝重地开口说道。

他深吸一口气后继续言道:“我军倘若抢先对魏国发动攻势,是否能收获更为显著的成效呢?毕竟魏国相较赵国而言,距离更近一些。”

陆尘微微抬眼,神色淡然地点头示意章邯继续说下去。

章邯紧接着又道:“然而将军却毅然决定率军长途跋涉前往赵国,此决策让末将着实费解。”

“此外,将军此番出征未曾向大王禀报并获得应允,如此擅自行动攻打赵国,末将实在忧心忡忡啊......”

说到此处,章邯不禁停下话语,目光忧虑地望向陆尘。

确实如章邯所言,陆尘所统领的这十五万大军此时可谓一支孤军。

一旦陷入敌军包围之中,便会处于孤立无援之境,届时唯有坐以待毙,任由敌方围剿歼灭。

况且朝廷亦未下达明确指令要求进攻赵国,若此刻执意进击魏国,那么陆尘及其麾下这十五万人马,就真真切切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独行军。

一旦遭遇围困,等待他们的结局恐怕唯有覆灭一途。

当他说出这番话语之后,其余众人皆像是被惊醒一般,纷纷抬起头来,眼中闪烁着浓厚的兴趣之光,齐齐将目光投向那位站在人群中央,身为大秦最为年轻的主将身上。

只见那陆尘身姿挺拔如松,眼神坚定且锐利,浑身上下散发出一种令人无法忽视的强大气场。

他毫不犹豫地开口道:“本将可以断言,此次大秦必定会率先对赵国发起进攻!”

其声音洪亮如钟,在空气中回荡开来,清晰地传入每个人的耳中。

迎着众人那充满疑惑和不解的目光,陆尘却没有丝毫退缩之意,反而昂首挺胸,脸上洋溢着无比的自信。

他继续解释道:“此前的南阳之战已然令魏国遭受重创,元气大伤,然而,赵魏两国尚不知晓庞煖已兵败身亡之事。”

“以当今大王的雄才大略和果敢魄力,定然会抓住这个难得一遇的绝佳战机,命令大军率先攻打实力更为强劲的赵国。”

说到此处,陆尘稍稍停顿了一下,环视四周,观察着众人的反应。

见大家都听得聚精会神,他又接着说道:“一旦我们成功攻破邯郸城,赵国势必会陷入土崩瓦解之境。”

“届时,我军若能乘胜追击,便可奠定覆灭赵国的不世之功,待到赵国边境大乱之时,其驻守边境的军士必然匆忙回援,如此一来,王翦老将军便能趁势一举歼灭敌军,彻底踏平赵国!”

陆尘的每一句话都犹如重锤一般敲打着在场众人的心弦,让人不禁热血沸腾起来。

此时的他,宛如一尊战神般屹立于众人面前,那种属于主将的威严气息展露无遗,他的语气愈发激昂,其中蕴含着排山倒海般的自信力量。

最后,陆尘振臂高呼:“诸位将士们,可有胆量跟随本将一同去建立这旷古烁今的伟大功勋?”

下一秒,大殿内的所有将领,对着陆尘躬身一拜,齐声应道:“愿随将军死战!”

陆尘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满意的笑容,那笑容仿佛春日里绽放的花朵般灿烂而温暖。

他的目光犹如两道火炬,紧紧地凝视着眼前那张摊开的巨大地图。

视线最终定格在了地图上标注着“邯郸”二字的那个位置,久久未曾移开。

此时的陆尘,双眸之中闪烁着坚定不移的光芒,就像夜空中最亮的星辰一般耀眼夺目。

他轻声呢喃道:“始皇帝啊,您作为名垂青史、千古传颂的一代帝王,想必一定不会轻易放过这个千载难逢的大好时机吧!”

“真心希望您能知晓我内心深处的所思所虑!”

陆尘在心中默默祈祷着。在他看来,秦始皇嬴政无疑是他心目中独一无二,无可取代的千古一帝。

同样的,他也由衷地期盼着这位伟大的帝王能够对他予以信任和支持。

尽管已经入伍整整两年之久,然而在此期间,陆尘与军中大臣们却从未有过一面之缘。

不过即便如此,他仍然坚信,就算彼此之间素未谋面,或许凭借着那份与生俱来的默契以及共同的目标追求,他们依然能够敏锐地感知到对方的存在和心意。

邯郸,这座古老而庄严的城市,乃是赵国的都城所在,更是整个国家权力的核心中枢。

此时此刻,赵王正端坐在宏伟壮丽的龙台宫内,稳稳地掌控着象征无上王权的权杖。

虽说如今赵国的综合国力相较于往昔已略显衰弱之势,但值得庆幸的是,负责镇守本国疆土的三位威名赫赫的上将军依旧健在。

正因如此,对于赵王偃而言,赵国目前尚未面临真正意义上的严重危机。

恰恰相反……

他并非是一个沉迷酒色、不理朝政的昏庸之君,相反,乃是一位胸怀大志、心怀抱负的英明君主。

遥想当年,在大秦决意出兵之前,倘若没有王翦亲率雄师劲旅抵达赵国边境,那么局势恐怕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也许,燕国亦会难逃赵国铁蹄的践踏而惨遭覆灭,如此一来,赵偃势必会成为一位名垂青史,开疆拓土的千古帝王。

然而,正所谓时运不济,命途多舛。

偏偏与大秦嬴政身处同一时代,这对于赵王偃而言,无疑是无尽的悲哀。

对于其他各国的君王来说,又何尝不是一场巨大的灾难?

毕竟,在强秦虎视眈眈之下,他们的国家犹如风中残烛,摇摇欲坠,注定逃脱不了被灭亡的命运。

此刻,朝堂之上庄严肃穆,金碧辉煌。只见文武百官们手持朝笏,毕恭毕敬地对着端坐于王位之上的赵王偃深深地躬身一拜。

并齐声高呼:“臣等参见大王!”其声如洪钟,响彻整个殿堂。

赵王偃微微抬手,面带微笑,和声说道:“诸爱卿快快请起吧!”言语之中尽显王者风范。

众大臣闻言,纷纷起身,再次齐声回应道:“谢大王!”

声音整齐划一,气势恢宏。

紧接着,只听殿内传来一声高喊:“有本上奏,无本退朝!”

这声音仿佛一道惊雷,打破了短暂的宁静。

站在赵王身边的寺人大声道。

“大王,如今我国与强秦之间的战事已然全面爆发,这战争所需的粮草和各种辎重数量之大,简直超乎想象!”

“微臣经过深思熟虑后认为,可以适当增加一成赋税来缓解我赵国军队所面临的困境。”

“如此一来,我们的将士们便能得到充足的物资供应,从而在战场上勇往直前、战无不胜!”

赵国丞相郭开朗声说道,其语气坚定而自信。

在郭开毅然站出来提出这个建议之后,那些原本便与郭开处于同一阵营的大臣们,此时也都纷纷踊跃地开口表示附和。

“臣附议!”一位身材魁梧的大臣率先高呼道。

“臣亦深以为然,丞相大人此计甚妙!”另一名文质彬彬的官员紧接着附和起来。

一时间,朝堂之上此起彼伏地响起了赞同之声:“臣等皆认同丞相大人之计策!”“加税之举实乃当务之急啊!”

......

粗略一算,至少有半数以上的大臣都随声应和着,毫无疑问,这些人皆是郭开一党的支持者,他们在赵国除了听赵王的话之外,唯一能够指使他们的,只有郭开了。

由此可见,身为赵国丞相的郭开,在朝廷之中的势力竟是如此庞大,令人咋舌。

然而,正当众人齐声附和之时,朝堂上却突然传来一声不同的声音。

只见一个看上去年龄稍长于赵偃,且相貌与之略有几分相似之人挺身而出,此人正是赵佾。

赵佾神色凝重,向着王座上的赵王拱手行礼,然后义正言辞地说道:“启奏大王,微臣以为此计万万不妥!”

“想我赵国的赋税原本就已颇为沉重,现今更是高达七成之多,倘若再额外增加一成赋税,那必然会导致我赵国百姓生活困苦不堪,甚至到了民不聊生的地步。”

“届时,国内必将陷入一片混乱,生灵涂炭,百姓们更是苦不堪言呐!还望大王三思而后行,切莫因一时之急而给国家带来无尽的灾难。”

他本是赵国昔日备受瞩目的太子——赵佾,往昔岁月里曾被迫前往强大的秦国充当人质。

倘若不是在那生死攸关之际,赵偃使出了卑鄙龌龊的手段,残忍地杀害了前去迎接他回国的忠诚臣子,那么此刻继承赵王大位之人必定会是他!

又哪里能够轮到那个心术不正的赵偃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