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因材施教(1 / 2)
“万岁,非军功不可封爵。”
老朱很热情,但周宣不可能接受,文臣封爵只在开国初期,参与过夺取天下的功臣,确实有资格封爵。
但口子一开,文臣封爵便一发不可收拾了,本来文臣就能够掌握天下舆论,头上再有爵位,很快就会压制勋贵一头,朝堂上的平衡会被立刻打破。
有朱元璋这样的铁腕皇帝在,倒是可以镇压得住,但太子朱标性格温和,不会像他老爹那样磨刀霍霍,极有可能在两三代之内,臣权会全面压制皇权。
通常情况下,一旦皇权被臣权压制,作为皇帝为了制衡,只有两条路可走,要么重用外戚势力,要么扶持宦官集团。
大明一朝,就经历过这个阶段,并且成为衰落的起因。
明初勋贵被朱元璋收拾得服服帖帖,又经历过靖难之役,势力已远不如开国时,加上动荡之后需要休养生息,皇帝需要文臣集团治理天下,所以文臣快速崛起。
永乐时还在北伐,所以勋贵集团还有施展空间,不过自朱高炽之后,文臣在朝堂上的分量,已有压制勋贵的趋势。
明英宗朱祁镇时期,一个土木堡之变,明朝开国时的勋贵几乎团灭,这就造成了文臣一家独大,从而彻底掌控话语权,甚至有了压制皇权的苗头。
所以自朱厚照起,宦官这个原本在大明根本不起眼的集团,开始火箭般蹿升,迅速成为不容忽视的力量,武宗八虎,到天启年间的九千岁魏忠贤,皆是制衡朝堂的产物。
对于勋贵,文臣,或者宦官的是非对错,周宣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但他知道每一个集团都有自己的局限性,只有平衡才能够稳定,否则将会变成斗兽场,自内部互相厮杀。
这便是一个王朝衰落的根源,所以周宣尽量不去打破目前的平衡状态。
听了周宣的话,朱元璋自然明白他的用意,露出欣慰之色:“你小子,倒是知道为咱考虑,可是你救了皇后和太子,如此大功不封赏,岂不是委屈了你?”
周宣立刻做出一副不用怀疑,我就是忠臣的大义凛然状:“万岁,臣不委屈,为了大明江山社稷,粉身碎骨亦无怨言,当然,如果万岁觉得臣委屈,可以赏个几万两......”
朱元璋自动过滤了后面的半句话,点头说道:“好吧,咱就尊重你的意愿,暂时不给你爵位了,不过你放心,咱记住了你的好。”
周宣愣住了:“万岁,臣是说,可以赏给臣几万两......”
“好好好,咱们先去给皇后治病,别的事以后再议。”
朱元璋充耳不闻,这可把周宣给难受坏了,老朱不愧是乞丐出身,抠是真的抠,区区几万两都不给。
当然,老朱的态度出来了,周宣可不敢追着要,人家始终是杀伐果决的雄主,为了几万两丢了脑袋不划算。
来到蚕室,给皇后打过青霉素,周宣又仔细观察一阵,发现马皇后的情况还算稳定,这让他松了一口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