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教育扶贫在乡村(1 / 2)

加入书签

这是个生动的数字,也是实实在在的成绩,李景明率先鼓掌来。

        他的掌声具有绝对的号召力,紧接着,掌声雷动。

        接下来,一众常委按次序发言,都表示对扶贫工作的全力支持。其实这也是整体形势,大势所趋。

        最后,李景明提出:扶贫工作要扶到根上,扶到点上,实现由“输血”向“造血”的华丽转身。

        “我们还是分组行动,实现整体推动,不落一人。”他说。

        大家还没说话,萧志祥点头支持道:“书记提出来的这个建议很好,我同意。只有解决了后顾之忧,村民发展的信心就更加充足了,对于今后的发展,我们更是信心满满。同时,我们也希望今后能有更多的实体,能够投身到产业扶贫的工作当中来,让偏远乡村的群众都能够早日脱贫。”

        散会以后,大家就立即行动起来了。

        李景明跟何俐还是在一组,他们俩稍微整理了一下,何俐拿上一沓资料,就坐着李景明的车出发。他们首先去了培元角村,它是培元乡最偏远的村,与南山县接壤得更多。上次走访途中,李景明被叶司令叫走了,所以,还有几户他没去过。

        路过学校,他们看到了刘江老师。

        刘江见二位领导过来,热情得不得了。他说,他的教育扶贫已经初见成效。

        这是李景明没有听说过的。

        刘江讲到,学区对教育扶贫非常重视,他们学校开展了“教师结对帮扶贫困学生”活动,实现“帮扶教师人人献爱心,贫困学生人人受关爱”的目标。

        “在这一活动中,我有三位帮扶对象。上学期帮扶的三位对象中,有两位转学了,学校又将新招的一年级的两位同学分给了我,而我同时又是他们两个的班主任。五年级有个叫于伟才,这个孩子性格内向、不善与人交流,还有点胆小,见了老师很少说话。但是,他身上带着一股子坚韧劲、力求上进,学习也很努力,老师布置的作业都是按时完成,只是,他的基础没有打好,学习方法不得法,记忆力又差,刚学的知识过几天就忘了,因此成绩不是很理想,我正犯愁呢。”

        刘江一边摆弄着竹枝做的教鞭,一边望着何俐出神。

        李景明暗笑。

        看来,自从出现了那次求婚的闹剧以后,这个刘江心里的火焰并没有熄灭,依然如火如荼。

        李景明问刘江:“刘老师,这个于伟才现在教室里吗?”

        “他说家里有事,昨天就请好假了,所以今天没来上课。”刘江回答。

        于是,何俐问他现在有没有时间,能不能去他家里看看。

        刘江自然是满口答应,好像跟她能够在一起、哪怕多呆一分钟,都是自己的福报似的。

        这个于伟才的家住在于家湾村,看来于姓是大姓。

        这是一个地处公路旁边的一个静谧的小村庄,汽车可以一直开到组里。

        李景明最初看到的是青山绿水,炊烟袅袅,一派祥和的气象。

        刘江指着前面宽阔一点的空地,要李景明停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