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 秦桧的发迹史(2 / 2)
朱胜非看了那些指责林冲的官员一眼,“各位大人刚才都义愤填膺,言之凿凿,说吴王欺君惑乱。
朱某人请问各位,诸位既然个个忠君爱国,有条有理,那你们有什么良策替官家解决目前之困局呀?”
众人面面相觑。
朱胜非审视地扫了百官一番,没好气地说:“朝堂之上,但有逆耳之言语就要治罪,那还议政干什么,大可以搞一个一言堂,找几个吹鼓手吹吹打打就把目前的事解决了,不就行了吗,何必议政呢?
再说者,自太祖以后就从来没听说过,在朝堂上言事而获罪的,依朱某看,你们才是不尊先帝,惑乱朝政!”
其它的一些非秦党官员也附和了朱胜非的意见,双方又吵了起来,一时之间吵得不可开交,各说各的理,谁也说服不了谁。
赵构刚开始还忍着听双方的意见,到了后来,双方开始破口大骂,赵构恼了,重重地一拍龙书案,“都给朕住口!”
所有的官员这才止住了声音,各回本班。
赵构气呼呼地指着众人,“你们……你们这些人怎么说也都是四品以上官员,在朝堂之上这样有失礼仪,成何体统?你们还是我大宋的官员吗?”
众人沉默不语。
赵构扫了众官一眼,缓声说道:“要治一个人的罪再容易不过了,只须朕大笔一挥就可以了,可是现在朕最想听到哪个人有什么罪,而是要听到治国兴邦的良策,你们谁有呀,说出来给朕听听?”
众人还是沉默不语,因为他们也没什么好良策。
赵构见百官都不说话,气愤地一挥手,“行了,今天的朝会就这样吧,你们都回去想想,退朝。”
说罢,站起来悻悻地进了后宫,百官也都慢慢地从议事殿内退了出来,各自上轿骑马回了自己的衙门和府邸。
罗汝楫和万俟卨的轿子在街口转了一圈儿后直接来到秦桧的相府后门,进了相府。
这次之所以秦桧向赵构提出裁军之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收受了金国左副元帅、鲁国王完颜昌派来杭州的密使送来的的一千两黄金贿赂的结果。
秦桧被掳金国以后,本来是被当成奴隶的,可是因为他学问很好,又写得一笔好字,再加上为人非常机灵,获得了完颜昌的青睐,受到帐下当了一个参谋军事,后来
建炎四年,完颜昌率兵进攻山阳,秦桧随军同行。
十月,秦桧携家眷离开金营,取道涟水军水砦,返回行都临安,秦桧归宋后,自称是他杀了监视自己的金兵,抢了小船逃回。
真实的情况是:秦桧是完颜昌派往宋国的一个眼色,让他在宋国想尽办法爬上高位,做上大官,好替金国办事。
秦桧虽说没有完全的降金之心,但是他也知道现在刚刚成立的赵构小王朝急需他这样的深谙金国兵事和政事的人,所以,就顺水推舟回来了。
朝中大臣对他的这种说法多持怀疑态度,但是宰相范宗尹、枢密使李回和秦桧有同年之谊,两人竭力向赵构举荐秦桧。
刚开始的时候赵构对秦桧这个很蹊跷地从金国回来的人也有所怀疑,也并没有完全信任他。
可是后来秦桧上疏向赵构提出“如欲天下无事,南自南,北自北”的南北分治方略,正合赵构的心意。
秦桧的这个方略其实是完颜昌让他提供给赵构的,因为完颜昌从秦桧送给他的密信当中知道了赵构也没有战意,想要向金国求和的意思。
而当时,金军在北方穷于应付宋军多股游击部队的袭扰,在南线又接二连三地挫败,使金国皇帝就决定改变了单纯军事进攻的方针,重新捡起“以和议佐攻战”的策略。
这两个方略的内容实质上是一致的,而赵构非常认同秦桧的这个方略,并且认为他有见识,有谋略,能办事,马上升任他为礼部尚书。
绍兴元年,又提升秦桧为参知政事,也就是副宰相。
八月,秦桧升任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知枢密院事,首次拜相。九月,吕颐浩二度拜相,与秦桧共掌朝政。秦桧密谋夺吕颐浩权,就让党羽造谣说:“周宣王修内政、攘外敌,故能中兴,今二相应分管内政外政。”赵构诏命吕颐浩专管军旅,秦桧专管政务,从此秦桧开始独掌朝中政权了。
赵构之所以这么快升秦桧的高,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看秦桧去过金国,深通金国的国情、政务、军务。
赵构想有一个重臣可以和金国对话,以达到和议的结果,两边好罢兵议和。
完颜昌听说秦桧当了宋国的宰相,大喜,马上派密使扮作商人来杭州,先是几次给秦桧送了重礼,接着就让他向赵构提出裁军的方略。
以前,无论秦桧提出什么建议,赵构很少驳回,绝大多数都会照准的,可是这一次,赵构犹豫了,又加上林冲等人的阻挠,让秦桧原以为顺利可成的事,旁生了枝节。
这让秦桧非常得气愤。
↑返回顶部↑